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2-05 12:30骆嵩杨丽娟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神经病病例案例

骆嵩,杨丽娟

(1.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04;2.儿科教研室)

目前全球高精科学领域都将目光投入到神经科学,神经科学被认为是未来引领新时代科技变革和医学革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1-2],而作为疾病研究为中心的神经病学教育,新时期对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3-4]。以往神经病学教学,学生抱怨神经通路纷繁复杂、晦涩难懂,教师为难其相互关联知识点众多、难点众多,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5-6],最后神经病学教学就变成了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茫然地记录,因此如何更加充分地调动医学生在神经病学学习积极性将是目前神经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借助于多媒介下的神经病学教学模式,使得传统晦涩的神经病学变得更为生动、立体和直观成为现实的可能,基于此,本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以微课作为方法,采用案例反向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激发医学生对神经病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使得神经病学学习效果更佳,便于为神经病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 级精神医学专业60 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奇数组为试验组,偶数组为对照组,每组30 名学生。对照组中男生19 名,女生11名,年龄21~24 岁,平均年龄为(22.03±0.72)岁;试验组男生20 名,女生10 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为(21.93±0.84)岁;2 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外为保证授课教师、时长、教学内容同质性,全部授课老师均为神经病学专职教师,且均参与2 组医学生神经病学教学;每节课时长均为40 min;教学内容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实施教学,教学总时长为1 学期,共计82 学时,均为理论教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7-8],即教师通过讲授教学大纲里的学习内容,授课过程中师生可以进行互动,并对重难点进行梳理和强调,课程结束后布置相应的作业,于下一次授课时收取作业,并进行总结。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进行神经病学授课:(1)微课的建立[9-10]:根据教学大纲选取神经病学中常见的疾病及重点、难点知识,通过中国知网、PubMed 等国内外医学专业相关数据库选取相应疾病的动画、视频、图片等,以丰富微课知识,并使疾病相关知识更为趣味化和直观化,制成10 min 以内的教学“微视频”,微视频的内容主要是神经病学中的经典疾病案例、相关动画和简洁的文字总结,从而建立微课;(2)基于微课的案例教学模式的建立[11-12]:进行教学前5 d,先将选取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案例知识的微视频发送到试验组学生的学习群中,要求学生在教学前进行观看,并结合课本和网络进行自学,通过对微课观看学习,记录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重难点和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反映的疑惑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针对性解析,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3)反向案例教学模式应用[13-14]:由参与本研究的神经病学专职教师根据实际的病例资料创建相关的临床案例,该疾病诊断结果并未明确,属于开放式病例,要求学生基于给出的临床案例,通过前期学习基础,进行查阅相关文献,根据案例给出的临床资料梳理相关线索,从而发现难点和重点,并进一步分析和形成疾病初步诊断的结果,使得学生需要充分联系病例资料,结合已有的神经病学知识,形成诊断思路,在做出诊断的过程中,深刻地将理论联系病例,更好地掌握神经病学诊疗学习的重难点。

1.3 考核指标 课程学习结束后对2 组学生进行神经病学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能力测评。采用笔试的方法,考核内容分为神经病学基础理论知识共计50 分,一共50 道选择题,每题分值1 分;病例分析共计50 分,涉及5 个临床案例,每个案例分析10 分,需要从定性、定位2方面给出初步诊断,并给出相应的鉴别诊断和后续的诊疗原则。考核总成绩100 分,成绩越高,提示学习效果越好。此外,由学生对授课模式满意度进行问卷评分,使用问卷星采用匿名电子问卷链接形式,问卷评分内容包括学习兴趣提升、神经病学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提升、促进团队合作、促进沟通能力5 部分,每部分包括以下选项:提升优秀(20 分)、提升良好(16 分)、提升一般(12 分)、提升较小(4分)、无提升(0分),仅能勾选一个选项;每部分满分20 分,共计100 分,总分越高,提示学生对授课满意度越高,此外如任一电子问卷调查内容有缺失,如未勾选选项而进行提交,则视为无效电子问卷,本次一共发出60份电子问卷调查表,全部收回,且电子问卷调查内容没有缺失缺项,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学生神经病学知识测评结果比较 试验组学生在神经病学理论知识、病例分析、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见表1。

表1 2组学生神经病学专业知识、病例分析、总分测评结果比较(,分)

表1 2组学生神经病学专业知识、病例分析、总分测评结果比较(,分)

?

2.2 2 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 共发放问卷60 份,全部作答,全部回收,均为有效问卷。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5方面问卷评分中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表2 2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

3 讨论

神经病学是一门研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二级学科[12]。由于其解剖复杂性,较为独特的病理生理[15],使得医学生在神经病学学习过程中自觉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更难以有效地运用到临床实习过程中;此外长期以来单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机械地通过死记硬背知识点等,而使得更多的学生缺乏对神经病学学习的兴趣,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神经病学知识掌握的不熟练,课堂上无法和教师有充分的互动、学习上的讨论等,这些问题都进一步加剧医学生对神经病学学习的抗拒和挫败感。因此对于神经病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显得很有必要。本研究是在脑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互联网,尝试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进行初步探索。

潘蓓等[16]和王蕾等[17]的研究中认为微课在促进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方面具有促进意义;本研究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微课的观看学习,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神经系统疾病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微课中较为生动的病案情节、相关诊疗过程、适时的解说,都可以吸引学生,其中的一些引导性问题起到引导的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一定深度的思考,通过自身的努力,借助课本、图书馆、互联网等工具进行相关问题的自我学习,进一步加强团队分工与协助,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和信息的检索和传送能力,最后通过在教学中师生互动,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分析探讨神经病学学习中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中让学生在神经病学学习中提升兴趣和动力,掌握大纲中的重难点知识。本研究与以往的相关研究结果[18-21]一致,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并使得学生学习主体性增强,对教学满意度也明显增加。但也需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群体,进一步观察和探讨其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优势。

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提高能力。反向案例教学模式,其本质也是案例教学模式的一种特殊形式[22],即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是给学生一个疾病案例,让学生基于已知的疾病,进行相关病例临床表现、病理生理、辅助检查等进行梳理、分析和讨论,以便形成对该疾病的较深刻认识[23],虽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由于已知的疾病案例,使得学生疾病思维训练和形成仍欠缺[24];而反向案例教学,则是要求学生基于教师给出的临床案例,需要充分联系病例资料,结合已有的神经病学知识,做出自己的诊断,将理论联系病例,更好地掌握神经病学诊疗学习的重难点[25],同时也能收获更多疾病关联知识和促进疾病诊疗思维形成和强化[26]。在神经病学教学中,该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研究表明,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7-29]。例如,一项对神经科学课程的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微课和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动机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且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也有所增加[30]。另外一项研究则探讨了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临床实践水平[31]。研究表明,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术成就[32-33]。

在具体的神经病学教学中,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也有很多的应用案例和实践经验。例如,有些教师使用微课和案例反向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预习和讨论[34];有些教师则利用该教学模式来介绍不同神经系统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践和演示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35];还有一些教师则利用微课和案例反向教学模式来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思考[36]。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同时,教师在使用该教学模式时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模式的优势。在以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方面,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以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神经病病例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病例”和“病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越测越开心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