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MS法同时测定十滴水中4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2024-02-06 12:59具笑平吴志国吴芳花陈腾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樟脑桂皮茴香

具笑平,吴志国,吴芳花,陈腾辉

(河源市药品检验所,广东 河源 517025)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7890B 气相色谱仪联用7000DEI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XS205 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超纯水系统(默克,Milli⁃Direct16)。

1.2 试药

桉油精(批号110788⁃202108,质量分数99.4%)、樟脑(批号110747⁃202011,质量分数98.8%)、桂皮醛(批号110710⁃202223,质量分数98.8%)和反式茴香脑(批号111835⁃201804,质量分数99.6%)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醇为色谱纯(批号J2209213,阿拉丁公司);十滴水(批号220808、210703、220906,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S0236,广西惠宝源制药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分析条件

2.1.1 色谱条件 Agilent HP⁃5MS UI 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5 ℃,保持2 min,以每分钟6 ℃的速率升至150 ℃,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为210 ℃;载气为氦气(99.999%);流速为1 mL/min;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 μL。

2.1.2 质谱条件 电子轰击离子源(EI),电子束能量为70 eV;传输线温度为280 ℃;离子源温度为230 ℃,四级杆温度为150 ℃;质量扫描范围35~500m/z,溶剂延迟6.0 min。监测模式为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监测离子对及相关参数设定见表1。

表1 4种组分监测离子对及相关参数设定表Table 1 Monitoring ion pairs and related parameter settings of four components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储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樟脑30 mg 及桉油精、桂皮醛、反式茴香脑对照品各10 mg,置于10 mL 棕色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成对照品储备溶液(2 ℃下保存,可保存5 d)。

2.2.2 标准系列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樟脑对照品储备溶液1.0 mL,其余对照品储备液0.5 mL,置于同一10.0 mL 的容量瓶中,用7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定容至刻度。再精密吸取该溶液适量,配成樟脑对照品质量浓度为6、30、60、150、300 μg/mL,其余对照品质量浓度为1.0、5、10、25、50 μg/mL 的系列标准溶液。

2.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样品1.0 mL,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为样品溶液I。再精密量取样品溶液Ⅰ5.0 mL 置于10 mL 容量瓶中,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25 μm 滤膜过滤,滤液为样品溶液。

2.2.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十滴水处方配比和制备方法制备缺桉油、樟脑、肉桂、小茴香的阴性对照样品,再按“2.2.3”项下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全阴性对照溶液。同法制备桉油阴性对照溶液、樟脑阴性对照溶液、肉桂阴性对照溶液和小茴香阴性对照溶液。

2.3 方法学考察

2.3.1 专属性考察 精密吸取“2.2”项下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样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各1 μL 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阴性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在各指标成分相应保留时间处均无干扰,见图1。

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大风,其中较易出灾且难防范的就是大风过程。

图1 专属性考察图谱Figure 1 Spectrograms of specificity test

2.3.2 线性考察 吸取“2.2.2”项下系列标准溶液,按“2.1”项下色谱⁃质谱条件进样分析,记录MRM色谱图,以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4种成分线性回归方程和线性范围Table 2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linear range of four components

2.3.3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2.2.2”项下系列标准溶液中质量浓度为1 μg/mL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质谱条件连续进样6 次,记录峰面积。结果得桉油精、樟脑、桂皮醛、反式茴香脑峰面积的RSD 值分别为1.27%、1.35%、1.87%、1.4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3.4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批号:220808)样品,按“2.2.3”项方法平行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质谱条件进样分析,计算得桉油精、樟脑、桂皮醛、反式茴香脑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2.356 0、30.311 1、0.823 3、0.418 2 mg/mL,RSD 值分别为1.72%、0.61%、1.86%、1.90%,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3.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2、24 h 进样分析,记录峰面积。结果得桉油精、樟脑、桂皮醛、反式茴香脑峰面积的RSD 值分别为0.91%、0.65%、1.35%、1.6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2.3.6 加样回收试验 取已知含量(批号:220808)的样品6 份,每份0.5 mL,分别加入表3 中相应的对照品,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质谱条件进样分析,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3。

表3 十滴水中4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Table 3 Recovery test of four components in Shidishui(n=6)

2.4 检测限和定量限

吸取线性关系考察项下最低质量浓度溶液,用70%乙醇稀释,按“2.1”项下色谱⁃质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MRM色谱图,分别以最低信噪比3∶1和10∶1时的质量浓度作为检测限和定量限。桉油精的检出限为25 ng/mL,定量限为75 ng/mL;樟脑的检出限为10 ng/mL,定量限为30 ng/mL;桂皮醛的检出限为100 ng/mL,定量限为250 ng/mL;反式茴香脑的检出限为50 ng/mL,定量限为150 ng/mL。

2.5 样品的测定

取4 份不同批号样品,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质谱条件进样分析,测定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见表4。

3 讨论

3.1 MS/MS方法的优化

先在MS1 扫描模式下扫描,扫描范围35~500m/z,选取丰度最大的1 个离子作为母离子,确定母离子之后,在MS1⁃SIM 模式下进行子离子扫描,多次扫描后,选取2个子离子丰度较高且最稳定的离子作为定量定性离子,在MRM 模式下,对已获得精确质量数的母离子作不同碰撞能量(5~30 eV,以2 eV 为间隔),其对应的碰撞能量作为离子对的碰撞能量,最后针对样品中4 种成分的响应值调整与之相适应的增益因子。

3.2 指标成分的确定

本研究曾对方中的茴香醛展开考察,确定了相对稳定的离子对,优化了与之相适宜的碰撞能,线性和精密度均达标,但当对样品进行茴香醛的测定时,结果显示样品中茴香醛的响应低、峰面积小、重复性差、准确度低,不适宜用本方法测定。

3.3 样品提取方法的优化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十滴水样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尤其是樟脑和反式茴香脑。如何既可同时准确定量4 种成分,又能使得样品的稀释倍数在合理范围内,是本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实验摸索及总结发现,通过调整质谱参数的增益因子可以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即降低樟脑和桉油精的增益因子,升高桂皮醛和反式茴香脑的增益因子,可同时准确定量4种成分。

3.4 对照品储备溶液的稳定性

试验对对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和记录。数据显示对照品储备溶液的制备于2 ℃下保存的5 d 内各对照品峰面积相接近,于第6 天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

3.5 与现行标准检测方法比较

《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一部“十滴水”项下,采用GC 法测定桉油精和樟脑的含量、薄层色谱法鉴别桂皮醛和茴香醛。GC 的灵敏度较差,只能测定样品中的桉油和樟脑,而无法对样品中同为重要成分的桂皮醛、反式茴香脑进行测定。本文建立的GC⁃MS/MS法可一次性同时测定桉油精、樟脑、桂皮醛、反式茴香脑这4 者的含量,发挥了GC⁃MS/MS 法灵敏、准确的特点,通过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二级碎片离子的丰度比同时判定化合物,进一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避免其他成分的干扰。与现行标准检测方法比更加准确、简单、快速,可为十滴水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樟脑桂皮茴香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一束茴香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球形茴香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桂皮多酚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HPLC法测定桂皮中的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
桂皮水除口臭
桂皮水除口臭
樟脑球用不对可能带来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