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海盗分析及策略优化

2024-02-19 03:58杨权
航海 2024年1期

杨权

摘 要:海盗对于船舶安全与航运业的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对近年来海盗活动的现状,诸如海盗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船舶动态以及船舶防海盗的制度和相关政府机构進行介绍,之后针对不同方面提出一定的船舶防海盗策略,并对船舶防海盗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船舶安全;航运稳定;船舶防海盗

0 引 言

近些年来,全球海盗事件虽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但仍然对全球的航运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威胁。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船舶航次运营的效率受限,航运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船员难以下地,同时在某些特定海域内船舶受到海盗袭击事件的概率不降反升,这对于船员的身心健康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尽管新冠疫情肆虐,但并未阻止海盗的猖獗,海盗活动依然威胁着船舶的货物与人员安全,破坏着航运业的良好秩序。海盗行为对航运业和国际贸易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和经济损失,被劫持的船舶和船员可能面临身体伤害、人质处境、货物转移以及经济赎金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面前,受到疫情的影响,船舶防海盗应当成为世界各国和海事组织必须重视的一大问题。基于这样的前提之下,船舶防海盗成为众多航运业界人员所关注的一大问题[1]。

船舶防海盗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船舶和船上人员免受海盗袭击和劫持的威胁。海盗活动在某些地区的海域频繁发生,给航运业和国际贸易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和经济损失。海盗袭击通常发生在海上交通繁忙的区域,特别是在某些地区的海上的要道和沿海水域。海盗活动对船舶安全、航运业和国际贸易造成了多方面的威胁。首先,海盗袭击带来了人身安全和生命的威胁,船员可能遭受伤害甚至丧失生命。其次,被劫持的船只可能遭遇船舶损失和货物失窃,给船东和货主带来经济损失。此外,海盗活动还导致航运公司面临高额的保险费用,同时也影响了船舶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为了应对海盗威胁,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船舶防海盗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物理防护措施如安装围栏、增强船舶结构强度,技术装备措施如雷达系统、GPS跟踪设备和红外线监测装置,以及联合行动措施如护航队、合作巡逻和信息共享等。

船舶防海盗研究的目的在于保护船舶和船上人员的安全,维持航运业的正常运营,保障国际贸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成本,维护国际秩序和海洋安全。这需要政府、国际组织、航运公司、船东、船员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只有通过共同行动,才能有效应对海盗威胁,确保海上航行的安全与畅通。

1 海盗活动的现状

1.1  海盗活动的分布区域

近三年,海盗事件的发生区域多集中于马六甲海峡附近海域、加勒比海域、西非海域,除了上述海域之外, 在赤道附近的海域,诸如南美洲东北部海域、非洲东海岸以及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岛国附近也有约二百余例的海盗事件发生,如图1所示。

近一年来,各海域的海盗事件的数量相对于之前有所降低,但是由图2上所标注的区域可以发现,海盗事件的发生多以西非,马六甲海域为主,其他海域的海盗事件的发生数量有所降低,但仍然集中在赤道附近的海域。

近三个月,船讯网有所记录的海盗事件发生,马六甲海峡仅发生一起,西非海盗区有5起海盗事件发生,而在新加坡附近十数起海盗事件,在这十数起海盗事件中,多以海盗登船这一类型的事件为主。

总体来看,发生海盗袭击的地点以西非、东南亚这两处地点较为集中。在2023年上半年,记录了65起海盗和持械抢劫船只事件,比2022年同期的58起有所增加。在报告的65起事件中,57艘船只被登船,4艘袭击未遂,2艘被劫持,2艘遭到射击。犯罪者成功登上了90%的目标船只。

1.2 袭击方式

取决于不同的地域、情境和海盗组织的规模和特点,海盗袭击船舶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盗袭击船舶的方式:

(1)登船袭击。作为最常见的海盗袭击方式,为船员的航行安全也带来巨大的威胁。海盗使用小型快艇或小船接近目标船只,迅速登上船舶并控制船上的船员,他们可能会使用武器来威胁船员。

(2)远程武器袭击。某些海盗组织会使用如RPG火箭或其他的轻型武器来袭击航行中的船舶,他们从一段距离内瞄准目标船只,发射武器以摧毁或迫使船舶停止航行。

(3)拦截船舶。与上述的远程武器袭击不同的是,采用此类方式的海盗组织多使用诸如快艇、渔船或其他船只来拦截目标船舶,他们可能会紧随目标船只、追赶并逼近目标船只,以实施劫持船舶或抢劫行动。

(4)伪装与渗透。海盗有时会伪装成渔船、商船或其他的合法船只,以此来融入目标船附近的船舶流当中,之后他们会趁机发动袭击,以免引起目标船舶的警觉。

(5)劫持港口或锚地。海盗可能在港口或锚地处设下伏击。他们会在船舶进出港口或锚地时进行袭击,利用船舶在停靠或锚泊时的脆弱性劫持船舶或实施抢劫行动。

(6)伪造救援。有一些海盗会发送伪造的求救信号,以此来吸引船舶的靠近,之后利用此时船员较低的警戒性对来船进行袭击。

1.3 受袭船舶类型

用表格列举近5年来受到袭击的主要的船舶类型[2-4]

总体来看,受袭的船舶类型较为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船舶类型。其中散货船受到袭击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集装箱船在2020年和2021年较往年受袭击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而到了2022年又大幅下降。杂货船、原油船、拖船这些船舶的受袭击数量一直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油船,特指的是成品油和化学品船,自2020年后的遇袭数量相对以前明显降低。而2022年3艘交通艇遇袭,是近4~5年来该船型首次遭到海盗袭击。

无论是固体散货船还是液体散货船都是海盗袭击的首要目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两类船舶的数量占比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类船舶的船速较慢,干舷高度相对较低,海盗乘坐的小型快艇类船只比较容易接近并挂梯子登船。此外,劫持油船后利用驳船来盗取油品货物,也是海盗向油船发动袭击的一个刺激因素。除了散装货轮外,集装箱船和拖船也是海盗袭击的主要目标。

任何类型的船舶都可能成为海盗袭击的目标,因为任何船上都有他们非法想要索取的物资,比如:他们可以盗窃船上的物料、备件、货物和船员的财物,他们甚至可以绑架船员索要赎金。

1.4 船舶动态

锚泊和在航中的船舶,是最容易被海盗锁定的攻击目标,这是因为受袭船舶即使在锚地、航道以及公开水域发出警报,海事、海警和海军等救助资源也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赶到现场。

一般来说,在航的船舶相对来说更容易成为海盗袭击的目标,而锚泊的船舶相对安全一些。以下是在航船舶更容易成为海盗袭击目标的原因:

(1)可移动性:在航的船舶可以自由移动,而锚泊的船舶位置相对固定。海盗通常会选择那些相对容易接近并逃避追捕的目标,而在航的船舶提供了更大的机会来接近、登上以及控制船舶。

(2)注意力分散:在航的船舶上,船员通常需要集中注意力在航行、导航和船舶操作上,这可能导致他们对潜在的海盗袭击不够警惕。而在锚泊的船舶上,船员可以更加集中地关注船舶安全和可能的威胁。

尽管在航的船舶更容易成为海盗袭击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锚泊的船舶完全免疫于海盗袭击。海盗仍然可能利用其他方法,如使用快艇等来攻击锚泊的船舶。因此,无论船舶处于锚泊状态还是在航状态,都应该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严格限制非授权人员的接近、增强警觉性、安装安全设备等,以防范海盗袭击。

总体而言,海盗事件逐步减少的趋势与各国海事、海警、海军和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尽管如此,海盗袭船数量的减少并不能说明海盗的隐患已经减少,更不应是航运界放松警惕的时候,每一起袭击事件对个体船舶和船员而言,都可能是一场灾难。地缘政治、经济危机及环境恶化的影响,都可能导致海盗铤而走险,随时向商船发动袭击。

1.5 海盗事件发生的时间

多数情况下海盗袭击事件发生在夜间,主要原因如下:

(1)隐蔽性:夜间的黑暗提供了海盗活动的隐蔽性。在黑夜中,海盗可以更容易接近船舶而不被察觉。夜晚的视野受限,船舶上的船员可能难以及时发现入侵者的存在或者他们的意图。

(2)限制视野:夜间的能见度较差,船舶上的船员难以观察到远处的船只或潜在的威胁。海盗可以利用这一点,逼近船舶并在船员注意力分散时发动袭击。此外,夜间也可能会影响雷达和其他侦测设备的有效性,使得船舶的防御能力下降。

(3)容易掩护逃跑:夜晚提供了海盜逃脱的机会。一旦发动袭击,海盗可以迅速退离现场,利用黑暗和复杂的海域地理条件来逃避追捕。这使得海盗更有信心在夜间选择目标,因为他们更有可能成功逃脱。

(4)船舶保安较弱:夜间,船舶上的船员可能在睡眠或轮班休息,船舶的保安较弱。海盗可能瞄准这个时机,选择夜间袭击,以减少与船员的直接对抗,并增加对船舶的控制。

尽管海盗更倾向于在夜间进行袭击,但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海盗不会在白天活动。船舶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并充分利用船上的安全设备和技术来减少海盗袭击的风险。

除此外,通过分析不同的海盗事件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船员观察及时,勤于瞭望,及时发出警报,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船上的财产损失,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海盗登船而造成的人员伤亡。

2 船舶防海盗分析及策略优化

2.1  船舶防海盗措施

(1)航线规划:在航行之前,船舶应当规划其航线,避开已知的高海盗活动区域。航行计划应考虑风险,选择更安全的航线,以减少遭受海盗袭击的机会。

(2)警惕性:船员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特别是在潜在的高风险区域。他们应该密切关注雷达、自动识别系统(AIS)和其他航海设备,以及观察周围的海域。

(3)通信设备:确保船上的通信设备(如卫星电话、VHF电台等)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报警或请求援助。

(4)安全舱室:船舶应配备安全舱室,这是一种坚固的、可以提供避难的区域。这些舱室通常位于船舶的中心,并具备防护措施,如坚固的门、通信设备和食品储备,以供船员在袭击发生时躲避。

(5)武装警卫:在高风险地区,一些船舶可能雇佣武装警卫队伍,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这些警卫通常由专业的安全公司提供,他们可以应对潜在的威胁。

(6)紧急演练:船员应定期进行紧急演练,以确保他们知道如何应对海盗袭击,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入安全舱室、如何使用通信设备等。

(7)合规性和合法性:船舶应遵守国际和国家法规,以确保他们的防海盗措施是合法的。有些国家可能对私人武装警卫有严格的规定,必须遵守这些规定。

(8)情报信息共享:船舶可以通过与当地和国际海事安全机构共享情报信息,获取有关潜在海盗威胁的情报。这可以帮助船舶更好地规划航线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9)报警和援助:如果船舶遭遇海盗袭击,船员应立即报警并请求援助。国际海事组织(IMO)已经建立了紧急联系中心,以帮助协调应对海盗袭击的行动。

2.2船舶防海盗策略优化

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确保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通过绑架在船船员来获取高额的赎金,这是海盗的主要目的,也是海盗行为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在风险辨识、评估、准备以及防海盗策略的执行工作中,不光要考虑到海盗行为可能对人员安全产生的威胁和风险,还需要及时检查船舶安保设备是否可以正常投入使用,并且要采取有效适当的防范与应急响应措施,让船舶处于安全状态,应尽量避免与海盗人员发生正面冲突[5]。

辨识、评估船舶。不同船舶具有不同的特点,结合本船自身的干舷、船速、船舶大小、船舶装载情况以及船舶操纵性能特点,针对本船的薄弱点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做到未雨绸缪。

针对不同航次不同环境进行评估。要考虑到船舶当前航次航行的环境和航区特点,要考虑到船舶通过航行/停泊区域的时间、海况等自然环境的风险,也要对所经过海域的政治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特别是在政治环境风险评估这一方面,海盗的产生与发展往往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根源,贫困、战争、恐怖行为、宗教信仰等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海盗组织滋生的温床,因此,船长和船舶保安员应对当地的政治环境风险进行充分的研究。

加强船舶管理。船长等船舶管理人员应基于现有的设施和人员,制定详实的应对策略。加强船舶的日常检查力度,进行一定的针对海盗袭船事件的演习训练。应对可能会遇到的海盗袭击行为,应当确定具体的防海盗措施的实施流程,细化责任分工。将事情分管给每个船员,避免船员因海盗突然袭击而手足无措,从而引发正面冲突,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同时船员都应对船舶上现有的通讯设备十分熟悉,在遇到海盗事件时能及时、迅速地向附近船只以及岸站求助,避免因不及时发出求救信号而导致的更多的损失与人员伤亡。

应当充分认识船舶海上航行的特殊性。与内河航运不同,船舶在海上航行的环境更为复杂且多变。船舶在航行至海盗事件频发的高危海域时,船员应当高度警惕,船上的值班人员加强瞭望,尽可能增设更多人员参与到船舶保安中来,提高船员的警惕性。从以往的海盗袭击事件中总结经验,敢于斗争,争取在遇到海盗袭击事件时能够化险为夷。

船舶防海盗策略的优化应以保护船员的生命安全为最基本的要求,同时,针对不同的船舶不同的特性,做出相应对策,优化船舶管理结构,细化分工,保证人人对自己安全负责,确保生命安全始终有所保障。要正确认识到目前船舶防海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研究可能发生的新情况,制定新的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乃至于各个工作流程的预见性与可实施性,尽可能避免对人员以及船舶造成伤害和损失[6-7]。

3 结 语

本文指出了海盗事件对航运事业带来的影响,分析目前海盗事件的主要发生区域和特点,列举一定的防海盗制度与相关政府机构所扮演的角色,针对船舶防海盗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策略,指出防海盗策略优化的要求。同时,针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可以对智能化防海盗系统进行研究开发,船舶防海盗可以更多地依赖于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应用。国际间应加强合作机制并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框架来制衡海盗活动。

参考文献

[1] 麻荔波.LRIT在船舶防海盗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航海,2021(02):63-64.

[2] 曹玉墀.2021年全球海盗事件分析[J].世界海运,2022,45(03):15-19+36.

[3] 曹玉墀,鄭国平.2022年全球海盗事件分析[J].世界海运,2023,46(02):25-29.

[4] 曹玉墀.2020年全球海盗事件分析[J].世界海运,2021,44(02):23-27+48.

[5] 施旭航,王诗忆.当前船舶遭海盗和武装抢劫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研究[J].中国海事, 2021.

[6] 郭滨.浅析船舶防海盗和武装抢劫的几点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007):011.

[7] 黄熙森. 中非海上通道海盗活动空间分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