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

2024-02-19 05:54
新班主任 2024年2期
关键词:育儿女儿方法

乔能俊

中学高级教师,“国培计划”项目专家,乔能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被评为“荆楚好老师”“湖北省优秀教研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各地讲学、执教公开课两百多场次。现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科院常务副院长。

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自认在教育孩子方面是行家里手,但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有一次,我和女儿的同学聊天,故意问她们被爸爸打过没,她们很肯定地告诉我从来没有。女儿在一旁委屈地嚷着:“我都被打过好多回了!”我的心里一阵愧疚。我的脑子里储存着足够丰富的育儿知识,总结的经验、方法也不少,为什么在日常的陪伴中就做不到温和而坚定呢?

大多数父母和我一样,患有“育儿方法依赖症”,不管参加什么聚会,最终都能将其演变为“育儿研讨会”。但是,我们从别的父母口中得知的“金方法”,往往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就不灵验了。我们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一定是“工具箱”里的工具不够齐全,于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下一轮的方法大搜寻,希望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其实,对教育方法的执念恰恰遮蔽了我们的双眼。

当我们一门心思沉迷于寻找最优“育儿经”时,其实就意味着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孩子只是一个接受教育的客观存在,需要被教化、训导、批评、灌输或限制。如果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我们眼里看到的就是孩子的缺点、缺憾和缺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堵住他们身上如筛子般的“窟窿”。我们就像希腊神话中无休无止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付出艰辛的劳动却对改变现状毫无帮助,甚至让情况更加糟糕。这种思维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黑暗之中,却忘记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光源。我们没有认识到,最需要教育和改变的并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审视自己人性中的弱点,并学会认同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这是所有父母成功育儿的前提。

父母为什么会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出无限的焦虑?那是因为父母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时会感到惶恐不安、忧心忡忡,希望和孩子一道通过学习上的努力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为了让自己内心踏实,很多父母不惜采用“极限时间管理法”,压缩孩子走路、吃饭、睡觉、上厕所的时间,通过大肆补课、刷题,在学习成绩上不断内卷。当父母眼里只有分数时,亲子關系一定会变得很紧张,只要孩子稍有懈怠,父母便会认为他们不想学习、意志软弱、不思进步。其实,这哪是孩子的错?

我常与妻子强调: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女儿也是普通娃,她在学习上只要有内驱力、愿意学就行,我们要把她的每一次进步都视为“逆袭”。未来的确不可预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健康的体魄、乐观坚毅的品格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与人交往的能力才是未来生存必备的素养,我们不能为了孩子暂时的考试分数“杀鸡取卵”。当我这样想的时候,陪伴女儿学习就变成了我与她相互探讨、深度交流的过程。

父母为什么那么在意孩子在众人面前的表现?为什么那么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那是因为父母缺乏自我认可,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教育水平。孩子遇到生疏的客人不主动打招呼,父母会生气;在公共场合表现出胆小怯懦的一面,父母可能恼羞成怒;在竞赛项目中拿到了好成绩,父母会急不可耐地发微信朋友圈炫耀……从培养孩子的角度来讲,父母的这些行为其实都远离了教养的“靶心”,唯一可以解释的是,父母更在意的是自己的脸面和虚荣心。内心缺乏自我认同感的父母,会看重任何一次外在的评价,并把这种压力施加于孩子,以挑剔的眼光催促孩子一个劲儿地前行,从中获得成就感。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而不完美的父母总是希望培养出完美的孩子,但结果往往是提前把孩子送上了叛逆之途。

父母为什么总是对孩子无法做到温和而坚定?那是因为父母从来没有对自己温和而坚定过。就我个人而言,从农村一路谨小慎微地走过来,对自己严苛的习惯已经刻进了骨子里,同时也形成了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脾性,不仅会对自己一时的不合时宜之举耿耿于怀很久,也容易对社会上不平之事产生烦懑之感,性格刚直得有些迂阔;而一旦遭遇不顺,却又喜欢竖起防御的盾牌,在回避、退缩中寻求内心的平静。自己尚且无法做到温和而坚定的父母,又谈何如此对待孩子呢?父母要扪心自问:面对不堪回首的过往,我们能否与之挥袖诀别?面对外界的批评与不屑,我们能否找个善待自己的理由?当遇到挫折时,我们是否可以接纳自己、安慰自己?当想要放弃时,我们能不能对自己说“坚持”?……温和而坚定意味着悦纳所有的不完美,微笑着与生活和解,常怀知足与感恩之心,并且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回想自己和女儿发生冲突的种种情景,很多时候她那些微不足道的过错只不过是一根微小的导火索而已,我冲她发火的真正原因更多的是自己负面情绪的宣泄。因此,父母教育孩子的关键不是寻找合适的育儿方法,而是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纾解。认识到这一点,再看女儿的缺点与犯的错误时,我就心平气和多了。

父母能做好自己,看到的都会是孩子的好,也就有助于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关系比教育更重要,或者说,父母所做的努力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好。

毫无疑问,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是主动的一方,是关系的主导者。如果要改善亲子关系,那么父母应该责无旁贷地率先做出改变,那种“孩子不听话,就由不得我不发火”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父母主动改变,做好自己,亲子关系才会向美而行。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愿意听父母提出的要求,才愿意为了不破坏这种关系而努力。教育的能量只有在和谐而亲密的关系中才能够被充分释放。

所以,我们先做好自己,再思考如何做好父母吧!

猜你喜欢
育儿女儿方法
大三的女儿
偷偷摸摸育儿
海的女儿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育儿神器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