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利润下滑35%,但看衰还太早

2024-02-20 04:03翟芳雪王静仪
财经 2024年4期
关键词:降价马斯克财报

翟芳雪 王静仪

特斯拉的降价降低了全行业电动车的价格门槛,引发消费者们对电动车的购买热情。图/法新

过去七年来,特斯拉(TSLA.US)首次全年利润下滑。

2023年,特斯拉全年营收创新高,达到了967.73亿美元,同比增加19%。但营业利润仅有88.91亿美元,同比下滑35%;总毛利为176.6亿美元,同比下滑15%;全年毛利率为18.2%,较去年下降7.35个百分点。

日赚2436万美元,特斯拉依旧保持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但少挣了三分之一。财报发布当天的1月25日,特斯拉股价报182.63美元,跌12.13%,一夜蒸发8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43亿元)。截至1月31日,股价小有回升,报191.59美元。

要销量还是要利润,特斯拉选择了前者——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卖出约181万辆汽车,踩线完成18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

“内卷竞争对于车企、零部件和经销商而言,都形成短期盈利挑战,”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郑赟对《财经》表示,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下半场”,变革升级、模式创新、格局重塑和效率卓越将是多年不变的趋势和主线。

看衰特斯拉还为时太早。特斯拉CEO(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汽车销售不是特斯拉未来的盈利重点,自动驾驶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特斯拉可以通过向用户提供高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软件服务来获得利润。

特斯拉倒在了自己发起的价格战上。

北京时间1月25日,特斯拉发布的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显示,四季度特斯拉营业收入为251.7亿美元,每股收益0.71美元,同比大降40%,二者均低于预期。

在毛利率上,四季度特斯拉毛利率继续下滑至17.6%,录得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2023年全年特斯拉毛利率为18.2%,较2022年下降7.35%。

特斯拉的解释是一增一降:增是指花钱多了,由人工智能和其他研发项目驱动的运营费用增加;降是指收入少了,价格和车型组合降低了车辆平均售价,合计影响了2023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收入少了,因为单车平均售价降低,特斯拉连续几次主动大幅降价。2023年特斯拉的单车均价减少了8820美元,下滑16.2%。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在中国的起售价分别降至22.99万元和25.99万元,创下了两款车型实现国产以来的历史最低价,直接掀起中国车市的降价潮。

同年9月1日,特斯拉再度出降价大招,高端车型Model S和Model X下调售价,最高降幅甚至达到了20%左右。

尽管在2023年底,特斯拉一度短暂调整价格策略,Model 3/Y车型一个月内小幅涨价四次,但在2024年开年,特斯拉再次回归降价模式。

1月12日,特斯拉对Model 3/Y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版售价进行调整,下调幅度6500元至15500元不等。调整后,Model 3起售价为24.5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89万元。

特斯拉方面对《财经》表示,最新的价格既是国内的最低价,也是全球最低价。以Model Y 25.89万元的起售价为例,中国比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市场便宜了10万元以上。此次下调售价,也将进一步降低全行业电动车的价格门槛,引發消费者们对电动车的购买热情。

特斯拉很可能还会继续降价。马斯克在2023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成本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必须让我们的产品更实惠,这样人们才能买得起”。

降价引起毛利率下降,属于特斯拉的高毛利时代已经远去。但马斯克认为,汽车销售不是特斯拉未来的盈利重点,自动驾驶技术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特斯拉可以通过向用户提供高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软件服务来获得利润——而卖软件的前提,当然是卖出足够多的硬件。

郑赟也认为,单一的汽车产品销售收入比例将降低,数字化、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正促使一些新付费潜力成为现实,整体收入将逐渐向价值链的下游转移。车企正在与车相关的潜在场景中充分探索不同的收费模式,包括自动驾驶软件收费、维修服务包等在内的收费方式已经逐步落地,开拓了车企增长的新曲线。

2023年,特斯拉在开年时主动降价,掀起了中国新能源车企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连行业龙头特斯拉的利润都有所受损,行业中的多数企业都遇到盈利难题,甚至出现“卖一辆亏一辆”的窘态。

车企一边是动辄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降价,一边是军备竞赛式的堆料和加配置,在为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极大降低了自身的毛利。但大部分企业为了留在牌桌上,只能疯狂内卷,一切为了活下去。

“电动汽车赚钱的逻辑就像手机,在没有出智能手机之前,靠的是硬件赚钱,真正出了智能手机以后,是要靠软件来赚钱。特斯拉就是走这条路,它的硬件不赚钱甚至赔钱都愿意卖,所以中国很多车企很担心,如果特斯拉将来在中国硬件赔钱都卖,靠着软件赚钱的话,我们国内的很多企业怎么去生存?”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对《财经》感慨道。

2024年开年,特斯拉降价策略卷土重来,而中国车市的价格战也将延续。

1月6日,广汽传祺推出新年特惠购车限时补贴,最高优惠3万元;1月7日,吉利银河L6推出交2000元抵1万元膨胀金等限时补贴购车政策。1月17日,计划3月推出2024款新车型的蔚来宣布,给予现款车型一定幅度的优惠,幅度在2.4万元-3.2万元不等。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由于合资车价格、电动车价格仍未到底,且空间幅度相对较大,预计2024年将延续2023年的价格压力。

平安证券研报预计,2024年以头部新能源车企主导的“价格战”仍将延续,尤其是在10万-20万元的主流价格带。

不只是特斯拉股价下跌,许多新能源车企都过得不算好。比亚迪从2023年3月303.19元每股的高点一路走低,1月30日收盘报171.97元每股,总市值缩水5006亿元。2024年1月1日至今,蔚来、小鹏股价跌幅超34%,理想跌幅超25%。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公司的市值表现,业内各有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存在特斯拉等头部企业下挫导致的羊群效应,也有观点认为国内的新能源上市公司走出了独立行情,是因为发展冲高过程中,遇到了新挑战。

东吴证券指出,新能源行业目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渠道库存水平较高,价格竞争再次加剧,市场对车企盈利能力预期下修;二是行业景气度一般,尤其进入1月以来前三周进店/客流/订单/周度上险数据均未及预期;三是智能化未见明确拐点。

好消息是,混战里,未来的行业龙头正逐渐浮现身影。

中国车企比亚迪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四季度,其销售了超过52.6万辆纯电汽车,而特斯拉同期的销量接近48.5万辆。从全年来看,比亚迪共计销售了近160万辆纯电汽车,略逊特斯拉一筹。

需要指出的是,纯电以外,比亚迪还有混动车型。2023年全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车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86%,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销售目标,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去年三季度,比亚迪归母净利润首破百亿元,毛利率超过特斯拉。

正如吴胜波所言,电动汽车行业到目前为止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所有人都在担心行业如何盈利。一种思路是让多种动力形式共同发展。

中国车企的实力已经得到了马斯克的高度关注。他在财报会议上说,中国厂商是全球很有竞争力的厂商,如果没有贸易的限制,“他们可以摧毁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汽车厂”。

没有新车的2024年,特斯拉的破局仍然艰难。

降低预期当然是预期管理的一种形式——特斯拉至今仍未宣布2024年的销量目标,同时明确表示,2024年销量增速可能会明显低于2023年。

在财报电话会上,有投资者提问“特斯拉是否预计在2024年或者2025年实现50%的销量复合年增长率”,特斯拉首席财务官Vaibhav Taneja坦言:“特斯拉在某些时期不会以之前同样的速度增长。”

基于最新业绩及销量展望,华尔街机构纷纷下调了特斯拉的目标价,其中,高盛将特斯拉目标价从255美元下调至220美元;韦德布什将特斯拉目标价从350美元下调至315美元。

然而,唱衰特斯拉还是太早了。

首先是车。本季度,特斯拉正式对外销售皮卡车型Cybertruck。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目前Cybertruck的订单量已经超过200万辆。马斯克表示,Cybertruck成为“正现金流贡献者”,尽管短期不能产生大量现金流,但未来的产能预计能达到年交付25万辆。

2025年会成为重要时间节点。特斯拉已经对外公布了下一代车型的部分信息,新款电动汽车可能被命名为Model 2,售价预计在2.5万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7.4万元)。

外媒报道,Model 2是一款紧凑型SUV,将采用最新的模组化底盘技术,由新一代特斯拉电动汽车平台打造,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降低新车售价。

有消息称,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6月正式将Model 2量产,与比亚迪等中国电动车企业直面竞争,月销量能达到4万辆,有望成为新的爆款车型。

特斯拉在财报中写道,公司正处于两个主要增长浪潮之间:第一个增长浪潮始于Model 3/Y平台的全球扩张,而下一个增长浪潮将由下一代汽车平台的全球扩张引发。

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Wind 制图:张玲

资料来源:特斯拉财报

其次是软件。被特斯拉视为未来盈利大头的自动驾驶软件(FSD),前段时间在北美地区更新了FSD V12版本,面向所有用户。在中国,特斯拉也在加速推进FSD入华事宜。

马斯克表示,FSD V12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完全端到端AI自动驾驶,即不再依赖算法,而是依靠AI神经网络驱动。

自我定位为“科技公司”的特斯拉还将推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人形机器人正在快速发展,并最终可能成为公司最大的业务。”马斯克进一步表示,公司计划在2025年出货首批Optimus人形机器人。

高盛指出,特斯拉长期增长潜力是有希望的,但短期内面临重大风险。“我们认为,主要的不利因素有汽车价格的降幅可能比预期更大,电动汽车竞争加剧,FSD/第三代平台等产品/功能的延迟。”

特斯拉的后续大招有很多,但就如打游戏释放技能一樣需要读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挨过这一段不算短的过渡期而不失元气,是特斯拉现今最重要的问题。

猜你喜欢
降价马斯克财报
No.2 知乎2021年全年营收29.59亿元,同比增长119%
马斯克打脸简史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乐高2020年上半年财报:收入同比增长7%
梅耶·马斯克的“育儿经”
2019第一波饲料降价启示录
车企财报:几家欢喜几家愁
PPG公布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
马斯克预计“猎鹰”9可在12月复飞
只因他是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