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企业价值链嵌入、开放式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2024-02-20 09:58易加斌高绪辉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数字化转型

易加斌 高绪辉

摘 要:基于农产品企业的调研数据,探讨农产品企业价值链嵌入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企业通过价值链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开放式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企业价值链嵌入正向推动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在价值链嵌入与数字化转型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组织柔性在价值链嵌入与开放式创新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过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价值链嵌入;开放式创新;数字化转型;组织柔性;农产品企业

中图分类号:F30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310086

Value Chain Embedding, Open Innovation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nterprises:Regulating Role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Yi Jiabin,Gao Xuhui

(Business School,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value chain embedding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nterprises.It is found that agricultural product enterprises can promot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value chain relationship embedding and structural embedding, and open innovation; Enterprises value chain embedding positively promotes open innovation; Open innovation mediates value chain embedding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has a negative regulating role between value chain embedding and open innov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Value Chain Embedding;Open Innovation;Digital Transformation;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 Enterprises

0 引言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指出,农产品企业应提升内部管理服务、加工与流通环节、应用场景的数字化水平,驱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系统性、网络性、开放性工程,仅依靠封闭的内部资源与技术循环难以实现开放化、科学化发展,需要农产品企业嵌入多主体、多资源、多网络、多机制的价值链,促使农产品企业汲取价值性、异质性资源与数字创新机遇,突破现有技术、资源、环境约束,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现有研究聚焦于探讨区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企业绩效的影响,而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相对匮乏,需进一步揭示农产品企业价值链嵌入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内在机理。

农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既需要数字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全覆盖与创新赋能,也需要农产品企业与产供销价值链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科技服务企业、数字惠普金融平台、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形成价值共创网络,打破互补性、异质性资源的垄断机制,实现各创新主体节点的最大效应发挥以及整体价值链增值。然而仅依赖价值链主体及资源的静态、被动支撑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不够的,还需通过开放式创新突破产业边界、商业边界、企业边界,自觉打破内部“陈规旧俗”,主动采纳与扩散新型管理模式、多元主体合作方式、价值性资源等,由静态、被动转为动态、主动地推动主体合作、要素循环。因而将开放式创新作为农产品企业通过价值链嵌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探索开放式创新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

在数字化应用范围、环境限制程度、市场地位、结构位置等均有差异的情形下,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组织柔性、风险应对策略、学习创新模式、资源调配能力等,最终呈现不同的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效果[1]。在数字化场景下,当前研究较少将组织柔性纳入价值链嵌入、开放式创新的理论研究过程,也较少探讨在农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组织柔性如何发挥调节效应。

综上,本文以开放式创新为中介变量、组织柔性为调节变量,探究农产品企业价值链嵌入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理,以期为农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新时期下农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管理依据和实践路径。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价值链嵌入与数字化转型

价值链关系嵌入是指企业与各价值链主体间联结关系的构建,以及交易多方间相互信任与承诺的程度。在农产品企业横向联结关系中,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人、货、场”的创新探索,主要通过革新与重构农业产业鏈各环节来赋能产供销价值链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持续发展,助推农业数字化转型[2]。在农产品企业纵向联结关系中,数字科技服务企业形成了涵盖供给端至消费端业务整合的数字化农业平台,为农产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全维度创新支持。数字惠普金融平台为加速涉农金融信息共享、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提供极大可能,成为评估农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金融收益与风险的重要抓手[3]。农业科研院所、大学等科研机构与农产品企业的协同合作,对农产品企业扩大隐性知识来源范围,积累科研成果、技术人才等优势,加速与数字经济融合步伐至关重要[4]

价值链结构嵌入是指企业嵌入一定网络规模的价值链并占据相应位置,其直接关乎企业能否汲取丰富的要素资源。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网络规模易引起范围经济效应、资源获取效应,直接影响数字化资源汇集与创新的界面延展,可见嵌入较大规模价值链的农产品企业更具资源优势与技术扩散潜力,益于精准定位数字化转型的必备资源[5]。农产品企业通过嵌入“陌生人+熟人”的开放网络并争取有利资源及主体生态位,来拼凑零散农业资源,共享数字生产要素,对新时代背景下农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驱动作用[6]。农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新兴农业技术、数字技术的精准实施,强调农业生产资料与数字生产要素在产业链、价值链的协同整合,而企业价值链结构嵌入越强,越易实现价值链内技术资源、农业资源、数字资源的动态获取与综合运用,驱动数字化转型[7]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价值链嵌入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1a:价值链关系嵌入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1b:价值链结构嵌入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开放式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战略实施能为企业提供开放性的数字思维、可操作性的数字资源,促使开放式创新在机制和行动上共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一,开放式创新打破了原有创新范式的封闭性、边界性思维认识,需要通过开放式、包容式的技术共享与数字创造机制,有策略地将数据化、可量化、模型化的數字思维用于解决农产品产业链的各种瓶颈问题,助推数字化转型思维建设[8]。第二,创新过程中,基于数字机遇识别与数字技术引进,农产品企业通过不同程度、范围的开放式创新体系构建,内化吸收隐显性知识,将外部异质性资源集成于创新实践,并维持两者的动态平衡,进而积累农产品企业内部数字化生产、管理、物流、服务所需的专用资源[9]。而异质性资源作为企业数字创新的重要补充,可向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型解决路径。开放式创新推动农产品企业完成了数字思维的应用与扩散、数字创新资源的获取与吸收,助推数字化转型。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开放式创新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1.3 价值链嵌入与开放式创新

伴随价值链关系嵌入引发的企业与各价值链主体间的边界模糊与交融,企业应该构建跨时空、跨层次、包容性、共享性的开放式创新网络,促使新技术、新知识实现全范围的流动、交互、共享、整合。农产品企业与产供销价值链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科技服务企业、数字惠普金融平台、科研机构等主体构建稳固的社会创新网络,并形成“关系锁定”,促使企业在嵌入过程中接触、升级其他主体的异质性资源与核心技术,实现多元技术组合与前瞻创新。同时涉农主体间的网络关系质量与强度直接关乎大规模资源交互与创造,往往采用转移、模仿等方式汲取显性资源,而深嵌入价值链的隐性创新资源更依赖于涉农主体的强关系获得[10]。如我国农业科技型企业通过与科研机构、大学等价值链主体保持高稳定、高强度的联结关系,使其在降低知识交易成本、传递共享创新资源等方面占据优势,从而助推创新实施及绩效提升。

企业基于价值链规模及其所处位置,通过组织学习、知识搜索与共享、环境适应、协同创新等方式,在数字经济导向下汲取与配置引领性创新知识与数字技术,并克服现有创新障碍,促使开放式创新路径朝着更加多元化、包容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价值链规模直接反映异质性、高质性、多元性的创新资源总量,农产品企业通过拓展与配套服务商间的价值链规模,满足了开放式创新需要更多借鉴对象与各类价值性创新资源的要求[11]。另一方面,企业所处地位、影响力与企业融入何种开放式创新网络并获取何种创新资源息息相关,由于优势位置具备资源汇聚与升级的特征,占据优势位置的农产品企业会优先获得新颖性、引领性创新资源,及时积累突破式与开放式创新技术与知识基础,进而激发农产品及其市场的创新潜力[12]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价值链嵌入对开放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a:价值链关系嵌入对开放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b:价值链结构嵌入对开放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1.4 开放式创新的中介作用

价值链嵌入是农产品企业获得价值链主体支持和创新资源基础的重要驱动要素,尤其是涉及技术采纳、开放创新、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知识[13]。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农产品企业与农业生产资料供给主体、配套服务商、消费者等价值链主体构建开放化、协同化网络体系,紧密的网络联结关系更加推动各价值链主体的开放式创新行为,主要通过技术流和信息流产出、农业科技专利出售、创新联盟、商业活动开展等方式,加速农产品企业开放式创新进程,提高数字化转型程度[14]。例如,基于数字赋能,北大荒依托共创平台集聚科技创新力量,与各领域创新主体紧密联结,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开放合作、强强联合,助推传统农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此过程中,与北大荒共创平台嵌入程度越强、联结关系越紧密的企业,其开放式创新越深入,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

一方面,农产品企业面临供给与实际发展需求契合度低、内部数字管理薄弱、数字人才匮乏等数字化转型困境,而开放式创新带来的数字基础设施与多创新主体需求信息为农产品企业满足农业产业需求和消费者美好数字消费需求给予了硬件与软件支撑,缓解了这一困境。另一方面,数字场景下,开放式创新推动企业内部主动性变革与内外部变革要素的流动循环,正向赋能于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制度适配、企业文化更新,同时创新网络中汇集的各类专用人才,以及共享型跨界资源的应用,完善了农产品企业内部的数字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共同驱动了内部数字化建设[15-16]。在动态变化的数字情景中,价值链嵌入对农产品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的驱动较为薄弱,需要借助数字技术,以满足以数字化需求为核心的多主体耦合联动、多资源内外化与升级的开放式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开放式创新在价值链嵌入与数字化转型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1.5 组织柔性的调节作用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组织柔性反映了企业资源的转换与配置能力、对动态化环境及其数字化风险的精准应对能力、各创新主体的价值共创能力、创新水平的提升能力,以及相应能力带来的资源、联结关系、市场地位等差异,从而影响企业与各价值链主体间的联结关系及其内部数字化创新发展[17]。一般地,组织柔性程度较高或占据价值链优势位置的核心企业往往凭借自身能力与资源基础可能损害价值共创主体的利益来扩大自身利益,导致价值链主体对开展创新行为的主动性弱化,降低了数字化转型程度与效率。另外,核心企业在创新与合作过程中拥有对新资源获取与转化、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话语权、优先权、掌控权,更易于影响其他企业的创新方向、战略思维,其他企业只能依存于过剩资源、创新劣势、现有体系来谋取利益,这对农产品企业乃至农业产业的创新积极性和数字化转型产生不利影响[18]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a:组织柔性在价值链嵌入与数字化转型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H5b:组织柔性在开放式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H5c:组织柔性在价值链嵌入与开放式创新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2 研究設计

2.1 样本与程序

以从事农业产品和生产资料的研发、生产加工、流通、营销等活动的农产品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线下访问、问卷星平台、网站链接等方式开展调研。问卷发放时间为2023年1~4月,共发放问卷493份,剔除无效问卷196份,得到有效问卷297份,有效回收率为60.2%。

被调研企业主要集中于东北、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华中、西南、西北地区则相对较少;企业成立5年以下占比33.3%,5~10年占比24.2%,10~15年占比13.1%,15~20年占比7.4%,20年以上占比21.9%;企业年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占比24.6%,50万~500万元占比39.7%,500万~2亿元占比17.8%,2亿元以上占比17.8%。基于以上特征表述,调研样本可以反映企业基本情况,满足本次研究要求。

2.2 变量测量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与筛选,文章依据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的成熟量表,以及农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情景与内容,对其测量题项加以修正。

2.2.1 价值链嵌入

对余建平等[19]、李杰义等[20]的研究与量表作出改进,最终构建两个维度7个题项的量表,代表题项为“本企业能与价值链伙伴建立并保持信任关系”等。

2.2.2 开放式创新

借鉴周飞等[21]的量表,并结合农产品企业推动开放式创新时运用的数字技术和知识获取渠道,如云技术、数字平台等,构建涵盖8个题项的量表,代表题项为“本企业定期扫描外部环境,将外部数字技术、知识等引入内部”等。

2.2.3 组织柔性

采用周玉泉等[22]的6个题项量表,现有研究已证实其科学性、适用性,代表题项为“本企业的资源适用范围较广”等。

2.2.4 数字化转型

借鉴杨震宁等[1]的测量题项,再综合考虑农产品企业推动数字化创新过程中常用的关键技术、数字资源渠道,如虚拟化系统、移动系统、嵌入式分析系统等,最终设计8个题项,代表题项为“本企业积极采纳并应用数字技术(如虚拟化系统、移动系统、嵌入式分析系统等)”等。

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信度方面,从表1可知,量表内各个变量的Cronhachs α、CR均大于0.8,可见量表的信度、内部一致性较好。在效度方面,文章借鉴的相关量表已较为成熟,并在现有研究中取得良好效度。在此基础上,从表1可知,AVE均接近或大于0.5;λ均接近或大于0.6,因此,量表具有良好聚合效度。另外,χ2/df=2.835,NFI=0.845,IFI=0.894,RMSEA=0.079,CFI=0.893,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综上,量表效度已达良好水平。

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知,价值链关系嵌入、价值链结构嵌入、开放式创新、数字化转型、组织柔性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处于0.590~0.810,存在显著相关性;VIF处于1.060~3.727,远小于10,不存在明显多重共线性,以上数据为回归分析提供了支撑。

3.3 假设检验

如表3所示,列(1)是控制变量对数字化转型的回归模型,列(2)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价值链关系嵌入、价值链结构嵌入两个自变量。结果表明,相较于列(1),列(2)拟合系数R2显著增加,同时价值链关系嵌入、价值链结构嵌入回归系数均为正,并显著相关,假设H1a、H1b成立。

列(3)是控制变量与开放式创新对数字化转型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开放式创新(β=0.774,p<0.001)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假设H2成立。

列(5)是控制变量与价值链嵌入对开放式创新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价值链关系嵌入(β=0.272,p<0.001)、价值链结构嵌入(β=0.492,p<0.001)正向影响开放式创新,假设H3a、H3b成立。

列(4)是控制变量、价值链嵌入及开放式创新对数字化转型的回归模型,用于检验开放式创新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加入中介变量后,价值链关系嵌入、价值链结构嵌入回归系数均为正,但标准系数和显著性减弱,表明开放式创新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成立。

如表4所示,列(1)为控制变量、组织柔性及价值链嵌入对数字化转型的回归模型,列(2)是在此基础上加入组织柔性与价值链嵌入交互项。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不显著,表明组织柔性在二者间不存在调节作用,拒绝H5a

列(3)为控制变量、组织柔性及开放式创新对数字化转型的回归模型,列(4)是在此基础上加入组织柔性与开放式创新交互项。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不显著,表明组织柔性在二者间不存在调节作用,拒绝H5b

列(5)为控制变量、组织柔性及价值链嵌入对开放式创新的回归模型,列(6)是在此基础上加入组织柔性与价值链嵌入交互项。结果显示,价值链嵌入的主效应显著且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表明组织柔性在二者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假设H5c成立。

3.4 稳健性检验

如表5所示,价值链嵌入对数字化转型的效应值、开放式创新对数字化转型的效应值、价值链嵌入对开放式创新的效应值均为正,且均在95%置信区间内,不包含0,进一步验证H1、H2、H3成立。

如表6所示,价值链嵌入对数字化转型的直接效应值与间接效应值均为正,且均在95%置信区间内,不包含0,表明价值链嵌入对数字化转型的直接影响显著,开放式创新在二者间起到中介作用,进一步验证H4成立。

如表7所示,组织柔性处于低、中、高时,组织柔性与价值链嵌入交互项对开放式创新的效应值则依次处于高、中、低,表明组织柔性在两者之间存在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验证H5c成立;对于组织柔性在价值链嵌入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组织柔性与价值链嵌入交互项系数为-0.043 0(p>0.05),置信区间为[-0.112 6,0.026 6],包含0,进一步拒绝H5a;对于组织柔性在开放式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组织柔性与开放式创新交互项系数为-0.029 1(p>0.05),置信区间为[-0.089 3,0.031 2],包含0,进一步拒绝H5b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来自农产品企业的297份调研数据,探讨了农产品企业价值链嵌入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检验开放式创新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柔性的调节作用。得出结论:第一,农产品企业通过价值链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开放式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第二,农产品企业价值链嵌入正向推动开放式创新。第三,开放式创新在价值链嵌入与数字化转型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第四,组织柔性在价值链嵌入与开放式创新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4.2 理论贡献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农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驱动农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环境,将价值链嵌入、开放式创新、组织柔性、数字化转型纳入同一理论框架,构建数字情景下农产品企业“价值链嵌入—开放式创新—数字化转型”理论模型,并深刻探讨开放式创新的中介作用及组织柔性的调节作用,为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细分变量和整合框架。

4.3 管理启示

首先,加强与产供销价值链企业、新型農业经营主体、数字科技服务企业、数字惠普金融平台、科研机构等价值链节点的联系,以及明确企业自身知识、技术等资源基础在价值链中的实际位置,并积极占据优势位置,通过与各价值链主体间的开放创新、协同合作来积极开展技术迭代攻关、联合研发与创新、数字资源共享等活动,实现农产品企业的技术突破与管理创新。其次,各价值链主体应抓住嵌入机会,借助数字技术,共建以满足消费者美好数字消费新需求为核心的多主体沟通协调、多资源共享互补、多环境动态感知的多元创新机制,并形成保证联动、保证异质、保证及时的资源管理机制,以推进开放式创新实施。再次,通过开放式创新的积极拓展,农产品企业应扩大价值共创程度和范围,持续积累供求信息与数字化资源设施,加速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创新,以更高能的方式开展数字化转型。最后,形成双元监督机制,对于组织柔性程度较高的核心主体,防范并监督其主体借助自身优势位置损害其他主体利益、破坏协同合作、加大创新风险的行为。对于大部分处于劣势的主体,监督其主体积极融入共享化、开放化、低成本化的价值链平台,提升主体创新积极性。

4.4 局限与展望

第一,文章仅以农产品企业为研究对象,未来可以继续探讨制造企业、服务企业等的相关研究,并比较不同类别企业研究的差异性。第二,文章剖析了农产品企业开放式创新在价值链嵌入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中介作用,而关于价值链嵌入、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未来可以从不同研究视角探索更多中介变量的调节作用,如数字化能力、商业模式创新等。

参考文献:

[1]杨震宁,侯一凡,李德辉,等.中国企业“双循环”中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平衡效应——基于数字赋能与组织柔性的考察[J].管理世界,2021,37(11):184-205,12.

[2]李建军,白鹏飞.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实践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J].科学管理研究,2023,41(2):127-134.

[3]宝胡日查,陈池波.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承担与涉农企业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 40(22): 87-96.

[4]彭卓.农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成效、特点和模式探析——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22,34(8):239-246.

[5]赵秋倩,沈金龙,夏显力.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的影响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9-88,177-178.

[6]霍生平,刘海,谭敏.“互联网+农业”环境下小农户知识势差、生态位宽度与双元创新——涉农网络关系嵌入的跨层调节[J].管理评论,2022,34(6):115-129.

[7]王薇,王欣彤,戴姣.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数字化转型——基于阳西县数字农业的考察研究[J].西南金融,2023(5): 59-69.

[8]童红霞.数字经济环境下知识共享、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知识整合能力的中介效应[J].财经问题研究,2021(10):49-61.

[9]林青宁,毛世平.开放式创新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CEO经历、能力平衡的调节效应[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1,33(2):29-40.

[10]程琳琳,张俊飚,何可.网络嵌入与风险感知对农户绿色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湖北省61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7):1736-1746.

[11]刘航,周建青,邓国胜.农产品电商小企业BOP网络嵌入演化过程及网络赋能机制研究[J/OL].南开管理评论:1-26[2023-10-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2.1288.f.20220712.0946.002.html.

[12]韩光鹤,李思奇.合作网络特征与创新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组态影响[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3,39(3):147-160.

[13]钟文晶,廖挺.社会网络、分工网络与农户行为——以河南麦农新种子采纳时间为例[J].南方经济,2020(9):13-25.

[14]易加斌,李霄,杨小平,等.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农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战略框架与实施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1(7):101-116.

[15]邱浩然,徐辉.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J].统计與决策,2022,38(3):90-95.

[16]李娜.日本农业产业融合的新进展及启示——以“知识聚集和活用场所”为中心[J].亚太经济,2020(4):89-99,150-151.

[17]谢家平,刘鲁浩,梁玲,等.经济与社会双重目标约束下农业社会企业的决策机制及实现路径——注意力基础观的视角[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29(6):12-25.

[18]卢启程,梁琳琳,景浩.知识网络嵌入影响农业集群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研究——以斗南花卉产业集群为例[J].科研管理,2020,41(7):262-270.

[19]余建平,孙冰锋,胡峰.价值链动态嵌入与本土企业转型升级:能力维度、路径及海信案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9):97-107.

[20]李杰义,闫静波,王重鸣.海外网络嵌入性、国际学习与国际化速度[J].科学学研究,2019,37(1):121-129,139.

[21]周飞,邱琳,王娜.战略柔性、智力资本与双向开放式创新[J].科研管理,2019,40(12):85-93.

[22]周玉泉,李垣.合作学习、组织柔性与创新方式选择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6(2):9-14.

(责任编辑:张双钰)

猜你喜欢
开放式创新数字化转型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开放式创新与合作创新的比较研究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企业风险投资(CVC)对于开放式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结盟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模式耦合机制研究
开放式创新下的专用性知识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