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企业创新

2024-02-20 10:35简冠群苗雨欣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企业创新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

简冠群 苗雨欣

摘 要: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技术创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选取2016-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因此,应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创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企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307071

Digital Econom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novation

Jian Guanqun,Miao Yuxin

(School of Economics, Gansu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The digital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engin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a to move from a manufacturing power to a manufacturing power. This paper selects the micro-data of Chinas A-shar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from 2016 to 2021 and matches it with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provincial digital economy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on the 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its internal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gital economy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digital economy can also further drive business innovation by facilitat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data and reality,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innovation.

Key Words:Digital Economy;Digital Transformation;Enterprise Innovation

0 引言

黨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1]。制造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因此,要想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就要以创新支撑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也逐渐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要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2]。因此,如何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否会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又是什么呢?基于此,利用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与制造业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作用机理。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①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探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应,丰富和完善了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研究;②从不同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引入数字化转型,厘清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作用机理与路径;③探究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及企业创新三者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其中的作用机理与路径提供新思路,为促进数实融合提供了经验证据。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

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其拥有资源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间竞争力的差异,企业的成长过程往往也是企业资源不断聚集与优化的过程。企业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这些资源要素在企业发展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人力资源。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高素质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大[3],数字技术的应用将打破时空和地域的局限,将全球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劳动力跨地域流动,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同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也提高了二者的匹配度,吸引世界各地的高技术创新型人才,实现与人才市场的高效对接[4],进而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促进企业创新。

第二,物力资源。由于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要素呈现出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利用数字化技术支持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生产和运营中的边际投入[5],更高效的资本运作使企业能够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更多支持。此外,数字技术能够快速识别企业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冗余资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将冗余资源与企业现有资源充分融合[6],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企业创新提供内部资源支持。

第三,财力资源。创新活动风险高、研发周期长,仅仅依靠内部资金难以覆盖创新活动的全周期,因而企业创新高度依赖外部融资渠道[7]。而数字经济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打破了区域障碍,金融资源可以实现跨主体、跨行业自由流通,增加了企业以适当成本获取外界融资的机会[8]。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对企业进行信贷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现状,从而降低因风险回避所带来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9],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

1.2 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的变革[10],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经济对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数字技术支持,带来新的生产要素[11],促进数据的生成,加快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处理速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二,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经济提高了外部资源的可获得性,企业可以通过数字经济更加直接、有效地获取外部信息及技术资源,充分感知外部需求,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12],有效弥补企业内部资源不足的情况,助力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第三,数字化技术的更新迭代加快,企业只有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才能保持其原有竞争优势,实现长远的生存与发展[13]。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1.3 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企业创新环境[14],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进而促进企业创新[15]。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企业逐渐转变为数字化企业,企业数字化治理能力增强,通过数据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用相对小的成本精准掌握用户需求,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16],用数据驱动企业创新,为企业创新指明方向。第二,与传统企业机械化的创新流程相比,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优化创新流程,将创新流程以一种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实现对创新流程的精准把控与全程监督[17],进而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第三,创新活动高风险、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特点使企业创新面临着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实验过程、仿真实验结果[17],在虚拟空间中实现对创新活动的重新建构,以更低的成本改进现实世界的创新活动,帮助企业找到最优的创新方案[18]

综上,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而推动制造业企业创新。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3: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企业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定义

2.1.1 被解释变量

企业创新(Inno)。主要从创新投入角度进行衡量,参考徐晓莉等[8]的相关研究,具体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1)以及研发人员占比(RD2)两方面来衡量。RD1的定义为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RD2的定义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2.1.2 解释变量

数字经济(Digital)。参考赵涛等[19]的相关研究,运用地级市层面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相关从业人数、互联网相关产出以及数字普惠金融5个维度的指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参考王军等[20]的相关研究,采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

2.1.3 中介变量

数字化转型(Dt)。参考赵宸宇等[21]的做法,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文本分析,对数字化相关词频进行统计汇总得到总词频,并对其进行取对数处理。

2.1.4 控制变量

参考以往学者相关研究,选取企业年龄(Age)、企业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资产净利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固定资产增长率(Fix)、总资产报酬率(Rorota)、固定资产净利润率(Npmfa)、时间(Year)、行业(Ind)等一系列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指标作为控制变量。

2.2 模型构建

2.2.1 基準模型

依据上述理论分析,为检验假设H1,构建如下基准计量模型:

Innoiy01Digitaliy2Controls+ωiyiy(1)

其中,i表示行业、y表示时间;被解释变量Inno为企业创新,包括研发投入强度(RD1)和研发人员占比(RD2)两方面;核心解释变量Digital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Controls为一系列控制变量集合;ωi和μy表示行业和时间层面的固定效应;εiy为随机扰动项。

2.2.2 中介效应模型

为检验数字化转型的中介作用,借鉴温忠麟和叶宝娟[22]的研究,并结合模型(1)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如下:

Dtiy01Digitaliy2Controls+ωiyiy(2)

Innoiy01Digitaliy2Dtiy3Controls+ωiyiy(3)

其中,中介变量Dt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其余变量说明同上。若模型(1)中α1显著为正,则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若模型(2)中β1显著为正,则表明数字经济对数字化转型有促进作用;若模型(2)中β1与模型(3)中γ2的乘积与模型(3)中γ1的符号一致且均为正,则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企业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以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与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构建2016-2021年制造业企业数据集。剔除数据缺失值较多以及在样本期间内ST、PT的企业,同时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1%和99%的缩尾处理。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巨潮资讯网以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展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数字经济水平(Digital)最小值为0.014,最大值为0.760,这意味着不同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数字化转型程度(D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说明不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差异较大;研发投入强度(RD1)均值为0.050,标准差为0.041,可以看出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较小,有待进一步提高;研发人员占比(RD2)最大值为57.40,最小值为0,说明不同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其他控制变量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3.2 回归分析

3.2.1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

在回归检验中采用递进式的回归策略,表2第(1)、(2)列仅控制了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第(3)、(4)列加入了控制变量同时控制了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可以看到在1%的显著性检验下,数字经济对企业研发投入(RD1)以及研发人员占比(RD2)的影响显著为正。因此,前文的假设H1得到验证。

3.2.2 数字经济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表2第(5)列展示了数字经济对数字化转型的基准回归结果,在加入控制变量的同时控制了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可以看到在1%的显著性检验下,系数显著为正。因此,前文的假设H2得到验证。

3.2.3 数字化转型的中介作用

表2列(5)中Digital与列(6)中Dt相关系数乘积为正,且与列(6)中Digital的系数符号方向一致,列(5)中Digital与列(7)中Dt相关系数乘积为正,且与列(7)中Digital的系数符号方向一致,表明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成立。为验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稳健性,依次采用Sobel检验和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对中介效应进行进一步检验。Sobel检验表3中的Z统计量分别为3.473、3.667,且Sobel检验、Goodman检验1、Goodman检验2都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6%、13.90%;从Bootstrap检验结果表4中可以看出,路径Digital-Dt-RD1和Digital-Dt-RD2偏差矯正后的95%置信区间内均不包含0,以上两种方法均使假设H3得到进一步验证。

3.3 稳健性检验

3.3.1 滞后一期检验

考虑到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可能存在时滞效应,对解释变量数字经济(Digital)进行滞后一期处理,从回归结果表5列(1)、(2)可以看到,滞后一期数字经济的系数估计值仍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假设H1的结论稳健。从列(3)可以看出滞后一期的数字经济对数字化转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没有变化,假设H2的结论稳健。列(3)中的L.Digital系数与(4)中Dt系数乘积为正,且与列(4)中L.Digital的系数符号方向一致,列(3)中L.Digital的系数与(5)中Dt系数乘积为正,且与列(5)中L.Digital的系数符号方向一致,中介效应成立,假设H3的结论稳健。

3.3.2 更换被解释变量衡量标准

为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参考田朔和孙爱琳[23]的研究,采用发明专利授予量加1的自然对数(Patent)衡量企业创新水平,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列(1)仅控制了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列(2)(3)(4)在加入控制变量的同时固定了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替换企业创新衡量指标后的回归结果均显著为正。综上说明,本文研究结论稳健。

4 结论、启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新引擎。本文在系统阐述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以及企业创新关系的基础上,选取2016-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转型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的机理及路径。研究结论如下:①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②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③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企业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以上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4.2 管理启示

首先,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的时代,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及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要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使数据的资源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红利。其次,制造业企业对产品优化升级的前提是要掌握客户需求,企业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分析产品潜在的客户群体,发掘数据价值以催生新产品、新模式,实现企业技术和业务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以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引领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对于数字经济等变量指标,本文参考已有文献进行衡量,虽然尽量采用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但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观判断,存在遗漏其他因素的情况,仍然具有单一性。未来可以探索更加客观科学的衡量指标,对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以及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党的生活,2022(11):4-2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N]. 人民日报,2023-02-28(001).

[3]丛屹,俞伯阳. 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41(2):108-114.

[4]孙早,侯玉琳.工业智能化如何重塑劳动力就业结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9(5):61-79.

[5]许宪春,张钟文,胡亚茹.数据资产统计与核算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22,38(2):16-30,2.

[6]刘丽娜,闫照坤. 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冗余资源视角[J]. 武汉金融,2021(8):71-79,88.

[7]刘鹏飞,韩晓琳,李羚锐. 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 商学研究,2022,29(4):5-15.

[8]徐晓莉,李双圆,王森.数字普惠金融、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数字经济行业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23):181-188.

[9]李健,张金林,董小凡.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J]. 经济管理,2022,44(8):5-22.

[10]李春发,李冬冬,周驰.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商业研究,2020(2):73-82.

[11]孙国强,李腾.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42(1):128-145.

[12]伍晨,张帆.数字并购、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3,43(3):21-38.

[13]钱晶晶,何筠.传统企业动态能力构建与数字化转型的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1(6):135-143.

[14]黄隽,宋文欣.数字化转型、企业生命周期与突破性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23(1):48-69.

[15]杨水利,陈娜,李雷.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效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运筹与管理,2022,31(5):169-176.

[16]鄭雨稀,杨蓉.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基于创新需求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0):11-19.

[17]乔鹏程,张岩松.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J].财会月刊,2023,44(5):145-152.

[18]彭硕毅,张营营.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22(9):3-13.

[19]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36(10):65-76.

[20]王军,朱杰,罗茜.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演变测度[J].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7):26-42.

[21]赵宸宇,王文春,李雪松.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财贸经济,2021,42(7):114-129.

[22]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

[23]田朔,孙爱琳.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23(6):41-49.

(责任编辑:吴 汉)

猜你喜欢
企业创新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