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探索

2024-02-20 11:26马立杰张豪许涛肖小凌戴大勇刘倚臣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产教融合

马立杰 张豪 许涛 肖小凌 戴大勇 刘倚臣

摘 要:同济大学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创新探索“学科+产业”共赢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特色模式,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通过搭建“要素+场景”多方集成的协同育人创新平台,建设“三全五环”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四链融合”的共生型创新创业生态,支撑卓越工程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提升了师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在支撑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同时,以知识溢出促进了学校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产业育人理念和范式。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产业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310100

Explo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Community in Research-base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aking Practice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ongji University Technology Industry as an Example

Ma Lijie1,Zhang Hao1,Xu Tao2,Xiao Xiaoling1,Dai Dayong2,Liu Yichen1

(1.TongJi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Hoidings Limited, Shanghai 200092,China;

2.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Tongji University has strategically organized to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novatively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 model of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ience-education integration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n discipline and industry, and formed a talent cultivation community. By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integrated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with multiple factors and scenarios, and constructing a holist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system in all phases, Tongji University aims to build a symbiot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with “four-chain integration”, as well as supports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and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Constructing talent cultivation community has increased the capac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S&T innovation and S&T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uppo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s, promote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formed a unique concept and paradigm of industry-oriented education with Tongji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Science-education Integration;Talent Cultivation Community;Industry-oriented Education

0 引言

深化產教融合,是国家推动教育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产教融合相关政策,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高水平大学加强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1]

国外相关高校运用科教产教协同育人的理念已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以工程教育为例,美国欧林工学院基于企业需求重构教学和课程体系,运用“欧林三角”培养理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计划,以工程项目为纽带实施项目制课程教学,开创了新的工程教育范式[2];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工程学院基于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卓越的工程研究能力,建立了完备的合作教育模式(CO-OP),实现了全部本科专业均开展合作教育,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3];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专门设立“企业联络学院”负责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促進大学与企业建立持续良好的伙伴关系,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接校友资源、转化研究成果等提供全面的服务,同时为Kista科学城的产业集聚作出了积极贡献[4]。随着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学者围绕产教融合展开了新的讨论,认为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5],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有效解决学校教育与产业脱节的问题[6],进一步认识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可以在不同层次的院校,以不同的内涵与形式得到贯彻与落实[7]

当前,我国对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对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也有了更广泛的需求。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例,仅2022年就有1 159所高校和1 030家企业参与,其中“双一流”高校有140所(占总数的95.24%),当年项目立项总数达23 032项[8],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已成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方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共赢发展也逐渐成为高校和产业界的共识。本文基于同济大学科技产业的视角,总结具有同济特色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模式,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

1 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不断涌现,一些高校传统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发展需求,从而造成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断层现象,导致高校毕业生无法有效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以及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进而影响了学生就业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但由于受到高校体制机制、学科发展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化等约束,有时无法及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快速调整。进入智能时代,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需要引入具备专业知识的科研技术团队;另一方面也需要新员工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储备以适应发展的需求,尤其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高校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一些高校培养的学生难以有效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9]

1.2教学资源与师生需求不匹配

尽管我国每年投入大量资源支持高校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创新平台等科研机构,但科研教学资源仍无法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些高校缺乏足够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场地支持师生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同时,高校现有的科研资源存在设备老旧、版本过时、维护缺失等问题,对师生的教学科研使用造成了影响。

1.3 学生实习经验不足

参加企业实习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接收高校学生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高校学生也获得了实习机会。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大学生参加实习一定程度上存在“流于表面”的情况,部分学生的实习内容与预期存在一定偏差,难以参与到具体业务或研发项目中。此外,受经济环境影响,有些企业可能收缩实习招收规模,从而减少了学生获得实习的机会。

为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和高校不断进行探索,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便是深化产教融合,调动企业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把产业的最新需求、技术手段、先进经验等引入高校教学,改善高校教学环境,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可以认为,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企业对创新人才及转型升级的需求导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导向,应是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为解决传统教育体系滞后于产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问题,国外一些高校已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

2.1 美国高校的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合作教育起源于1906年辛辛那提大学的实践项目,经过100多年发展,合作教育培养了大批工程师和科技人才,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合作教育被普遍认为是解决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问题的有效方式,通过构建大学与企业之间目标一致的合作教育关系,从而培养知识和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1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普渡大学等众多高校都是合作教育的典范[11]

麻省理工学院(MIT)在开展合作教育方面有着完善的运营体系。2017年,MIT提出“新工程教育转型”计划,将回归工程实践和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构建基于项目的串编式课程设计以打破原有教学体系,倡导大学、政府和企业协同育人。在路径设置上,一方面接受政府、企业、行业的资助开展短期的协同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校级组织整合外部资源,开展长期的产业服务,面向社会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和输送具有高价值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通过上述举措,MIT在其高技术园区汇聚了众多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这些资源成为了学生开展校外实践的理想场所。MIT通过上述改革从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结构等方面构建了全景式人才培养新框架,为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工程人才奠定了基础[12]

2.2 德国高校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高等教育中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基于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易与职业实践脱节的内生性问题[13],核心是使学生拥有双重身份,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还能以员工身份参与到企业的实践项目。双元制的典型特征可概括为“五结合”:微观层面,注重院校与企业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的结合;宏观层面,强调国家力量与企业力量的结合、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合[14]

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探索双元制模式建设的先锋。该校基于與大众、美诺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就业导向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关注面向企业需求的专业设置、聚集应用能力的培育目标、贯彻全面的企业实训和凸显生产实践的课程体系。据统计,2022年该校开设双元制本科专业7个,硕士专业1个,拥有专业合作企业31家,企业职业培训和实践环节占教学总时长45%左右,实践学分占总学分30%以上,并搭建了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运行体系和保障机制,有效推动了高校理论教育与企业技术实践深度融合[15]

2.3 荷兰高校的创新生态模式

荷兰创新能力走在世界前列,有着浓厚的创业氛围,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是其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形成的“创新生态模式”已成为学习的典范。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典型特征是从课程体系、创业孵化体系、校企合作机制及创业服务环境等方面构建“政产学”三螺旋生态系统,将高校、产业、城市相关的资源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由大学围绕产业需求设置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另一方面荷兰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与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对接学校创业项目并提供资助,同时城市区域联盟也为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16]。荷兰特温特大学构建的“创业生态系统”,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基础,设立了商业和技术中心、创业研究中心和创业孵化项目,并涵盖了学校的创业衍生企业,与学校创新创业组成了有机的商业网络。此外,特温特大学还将创业课程渗透到非商科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17]

3 同济大学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实践探索

同济大学科技产业(以下简称同济产业)由同济大学的学科发展类、学科服务类和大学科技园企业组成,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与学校“双一流”事业协同发展。作为学校事业的组成部分,同济产业以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需求和助力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为宗旨,通过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创新探索“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特色模式,主动融入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参与卓越工程师学院、人工智能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未来技术学院等建设,助力卓越工程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了学科与产业共赢发展,如图1所示。

近年来,同济产业通过联合同济大学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持续推进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组织实施科教产教协同育人等创新举措,致力于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范式。

3.1 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

3.1.1 搭建协同育人创新平台

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是指以服务国家需求、促进学科发展为导向,以加强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由高校与企业、行业、党政机关等共同建设和管理的培养高素质人才与专业精英的重要平台。

同济产业通过积极参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同济大学多个学院建立了协同育人创新平台。同济产业所属12家二级企业已成为首批同济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这些基地在促进教育、创新创业和产业集聚融合、优势互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协同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支撑。

3.1.2 组织本科生参加实习实践

同济产业以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和各类产学研用平台为载体,主动组织所属企业接收学校本科生参加实习实践项目。一方面组织企业制定了实习生管理办法,配备专业的企业带教老师,建立项目管理机制,确保每位实习生能接触到企业项目,在实践中锻炼;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同济大学本科教学主管部门,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通过校企联合开展指导本科毕业设计,使本科学生在毕业阶段能将所学所得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同时结合企业的案例再体现到毕业设计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十四五”以来同济产业已接收同济大学的实习实践大学生达1 500余人,通过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组织开展本科生实习实践已成为支持同济大学“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

3.1.3 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

同济产业协同开展学校研究生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也是构建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新形态的探索。同济产业的核心企业通过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论文研究与工程实践双轨制,形成了用人单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生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特色模式。自2022年起,同济大学试点探索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以项目制形式面向具备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资格的企业开展联合招生,面向产业需求、技术难题以及产业未来科技创新布局,同济产业所属的建筑设计院和城市规划院已与同济大学多个学院落实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此外,同济产业还通过接收研究生参加项目实践、校外兼职导师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深度参与研究生课程教学等形式参与联合研究生全程培养。“十四五”以来同济产业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数已达100余人。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了各方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1.4 典型案例:建筑设计院探索上海棋院的“133种可能”

同济产业所属建筑设计院运用多年的技术积淀和社会资源,于2021年汇集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的多位骨干设计师全程加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课程《建筑设计Ⅲ》,突破实行双导师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设计实践及职业化优势,训练学生适应真实的城市语境和环境,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建筑设计思维和方法,促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培养,在实践中探索具有同济特色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课程主题来源于建筑设计院主持设计的项目“上海棋院”,旨在探析当代高密度城市空间中的场地和建筑设计策略,希望通过整合建筑结构、功能、形态、技术、设备、构造与材料等要素,重塑上海棋院的多种可能。作为本硕一体核心设计课程系列的重要环节,课程以探索性实验教学为主线,重点关注学生的技术设计深度,培育学生独立综合运用城市、建筑等相关理论知识系统处理带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基本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在该项目中,133位硕士研究生在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指导下顺利结题,发掘出上海棋院的“133种可能”,课程中表现优异的24位学生获得了企业校招“免试特招卡”。该项目通过联动高校前沿技术和企业实践,搭建了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创新平台,直接打通教育教学与就业实践环节,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链条。

3.2 以产教融合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发展

同济产业坚持以服务学校共同创新发展为驱动,作为同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同济科技园)建立并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的活力,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3.2.1 建设“三全五环”双创服务体系

近年来,同济科技园针对同济大学师生创业探索形成了“创新启蒙—创业教育—创业资助—创业关怀—创业加速”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的双创服务体系,着力推进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全五环”双创服务体系以“需求牵引”为建设基础,通过与创业者沟通以及创业企业的走访,基于各方实际需求优化和完善创业服务的各个环节。同济科技园还建立了多个由专家以及有经验的创业者组成的创业导师团,为有需求的初创企业提供“一对一”辅导培训。

“三全五环”双创服务体系(图2)经过多年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同济创业基金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累计资助学生创业企业323家,累计资助金额7 754.4万元,连续10年获得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优秀分会称号,并已连续4年蝉联“特优基金”第一名。同济科技园于2020年入选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创业就业方向”建设名单,基于“三全五环”双创服务体系建设的《创业修炼》等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3.2.2 开展“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评选活动

助推学校科技成果轉移转化是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同济产业自2020年起支持同济大学举办“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评选活动,旨在发现具有转化潜力的优秀科研成果,并联合专业机构、行业企业等多方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经过两届活动举办,已累计征集科技成果130余项,其中10多项成果已完成转移转化。此外,同济产业的技术转移服务团队与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及设计创意学院等联合开展成果转化实训项目,开展技术转移领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创业就业的双向供给。该举措致力于填补关键领域科技创新人才缺口,探索构建共生型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高地。

3.2.3 推进“启帆计划”全方位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

同济科技园通过“启帆计划”打造同济创业者生态圈,为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支撑。2018年同济科技园便发起了“启帆计划”品牌工程,定位于“科技创业者的学习型组织”,“启帆计划”旨在为同济创业者全方位赋能,发现并培育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科技型创业人才。对入选企业,“启帆计划”提供所需的各类资源以及涵盖人、财、发展策略、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优质服务,为创业者全方位赋能,推动创业企业快速、健康成长。截至2022年,同济科技园和同济校友企业中已有30家优质企业入选“启帆计划”,涉及数字科技、绿色低碳、智慧建筑、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创新医疗等六大行业,其中34%的企业营业收入已迈过亿元关卡,有独角兽企业2家,80%的企业已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上海市级以上(含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52%。“启帆计划”将通过一系列的赋能服务,助推同济双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3.3 构建共生型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同济产业主动融入、多措并举,助力同济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强化目标导向,努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经过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共生型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图3)。

一是深化人才培养共同体,助推育人体系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成为首届理事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同济大学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布局建设,深入推动卓越工程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二是围绕学科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瞄准产业现代化建设需求,持续推进校企共建产学研用平台;支持同济大学数字城市、深海科学中心、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等4个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建未来建筑与城市研究院。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打造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助推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努力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实施揭榜挂帅、集成攻关、重大课题研究等形式,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前沿性技术加大科研投入,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塑造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建筑设计院为例,已形成20项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集群,并于2020年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四是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枢纽平台,推动更广泛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结合同济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桥梁作用,聚集行业头部企业和校友企业资源,围绕“智能建造”和“智能交通”两大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发挥学校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聚集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孵化培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4 有组织地参加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4年发起设立,旨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18]。同济产业自2021年起参加项目申报,两年共获批立项项目36个,总支持金额达587.6万元,参加该项目已成为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式。

3.4.1典型案例I:线上教学空间建设与实践

基于“互联网+”教育时代线上教学空间场景建设需求,同济产业支持同济大学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教师团队开展“产教融合模式下的线上教学空间建设与实践”专项研究。通过与相关学院和企业等多方开展合作,项目团队设计出了基于Canvas平台与“同学堂”平台的线上教学融合框架,全方位覆盖学校线上教学与面向社会的公共教学服务,有效推动教学模式的数字化与智慧化创新,并提升了同济出版社数字教学资源产业化模式的建设水平。

基于Canvas平台和“同学堂”平台的弹性耦合模式,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同济大学线上教学空间成为线上教学环节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2022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空间累计开设6 641个教学班,开展线上测试4 983场,高峰时期支持2 000余名学生参加考试。同时,Canvas平台甄选50余门精品课程在“同学堂”平台同步开设,累计超过1.3万名学生在平台上参与在线学习和考试。“同学堂”平台还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同济大学面向社会传播知识的“窗口”。经过多方协作建设,项目形成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合、日常课程+精品课程并重、课程教学+测试考试兼顾”的线上教学空间,覆盖学生逾3万人,成为学生培养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贯彻“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理念。

3.4.2 典型案例II: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

为顺应数智化、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同济产业支持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团队开展“产教融合模式下的人工智能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发挥同济大学教育教学资源优势,联动相关优质企业的实践技术资源,探索建立线下线上有机结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图4)。同济产业推进所属企业在创新创业实践、专业课程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与项目团队开展交流合作。一方面,建设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构建自动化工厂等智能应用与学科竞赛场景,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创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另一方面,基于线上教学平台和课程建设成果,联合上海市高校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的跨行业通识教育与培训,开设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累计培养近700名学生,覆盖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

依托项目成果,团队老师指导学生立项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竞赛奖项,项目团队与科大讯飞、曙光等企业建立良好合作联系,就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达成合作意向。同济产业与项目团队充分整合校企资源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建立“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新模式提供支撑。

3.4.3 项目成效

同济产业经过几年的协同组织推进,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现了人才、成果、项目和效益的“四个产出”,总结了具有同济产业特色的模式、品牌和价值“三个形成”评价模型。2021年立项的第一批项目中,300多名本科生通过项目参与课程培养,29名教师得到了实践锻炼,直接培养研究生16名,依托项目成果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10余篇。此外,还有项目负责人基于项目成果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部分项目还获得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的相关奖励。通过组织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有效调动了教师和企业团队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价值,助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4 结语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协同育人已成为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一些欧美知名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其共同特征是学校重视与一流企业开展深度融合,充分调动政产学研各类资源,将学生培养过程与科技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这对我国高校具有一定的参考。但还应认识到,欧美高校的产学研模式与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密切相关,并不一定完全適用于国内高校。同济产业基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的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坚持立足实际,突出战略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共生型产业育人模式,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产业育人模式提供启示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19)[2023-05-08].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2]马廷奇, 毛立伟. 美国工程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经验与启示——以欧林工学院为例[J]. 现代教育管理, 2023(7):55-65.

[3]向美来,易伟松.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建设途径——北美合作教育启示录[J].中国高校科技, 2019(Z1):80-84.

[4]耿乐乐. 发达国家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及启示——基于德国、日本、瑞典三国的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 2020(9):35-39.

[5]张大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做实“三个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20(3):1-3.

[6]仝月荣,陈江平,张执南,等.产教深度融合 协同探索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1):194-198.

[7]施晓秋,徐嬴颖.工程教育认证与产教融合共同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33-39.

[8]徐晓飞.内涵升级 结构升级 质量升级 以崭新姿态迎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十年[R].北京:第九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2023.

[9]谢笑珍.“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81-87.

[10]林健,彭林. 美国合作教育认证制度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47-57.

[11]彭林,Jesiek Brent.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变迁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1,42(6):52-61.

[12]沈黎勇,齐书宇,费兰兰. 高校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育困境化解:基于MIT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6):146-151.

[13]咸佩心, 陈洪捷. 德国高校双元制:背景与前景[J]. 高等教育研究, 2022,43(11):96-100.

[14]姜大源.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33):5-14.

[15]徐理勤, 王兆义.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与动因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23(5):71-78.

[16]陈新忠,王方洲. 荷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特点——以埃因霍温理工大学为例[J]. 高教探索, 2019(4):79-85.

[17]戴维奇. 创业型大学是如何组织创业教育的?——以荷蘭特温特大学为例[J]. 比较教育研究, 2014,36(2):36-41.

[18]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EB/OL].(2020-01-08)[2023-05-0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1/t20200120_416153.html.

(责任编辑:要 毅)

猜你喜欢
研究型大学产教融合
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探究
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角色分析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