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应用型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4-02-22 05:27介丹王艳群
互联网周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

介丹 王艳群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在新建应用型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并提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及方法,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相融合,实现提高大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为新建应用型高校在该领域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探索提供参考,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C语言程序设计;新建应用型高校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C语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来说,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技术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一方面,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技能训练,忽略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理念下,也普遍存在过于机械式地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元素相结合的现象,忽略了将思想政治元素隐式融入教学过程及内容。这导致课程思政教育很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学生。因此在新建应用型高校中,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建应用型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把握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性环节,主要就“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资源库建设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有效性及教学实践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合理性进行研究,旨在解决青年教师“课程思政难”、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与建设泛化、标签化、思政融合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今后学校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提供理论及案例依据。

1. 背景和意义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难以培养学生应对所有社会问题的素质。之前,高校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为世界持续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并不能让学生为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好充足准备。积极的态度、责任感、合作精神等良好品格,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承担起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积极履行公民的责任。因此,高校教育在关注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良好品格和社会责任心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优良的综合基本素质,从而形成对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广泛适应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就必须注重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这不仅是一种知识性的教育,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推进课程思政的创新改革,这意味着高校需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在专门的思政课程中传授价值观,而且在专业课程中也要融入思政元素。传统教育往往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欲为学者,必先学做人”的道理,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教学融合起来,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所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为目标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就教学条件而言,学校在教学设施、实验室建设等硬件方面都较为先进,但在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软实力方面经验尚浅,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当下学校亟待解决的是软实力的建设。当前学校各二级学院面临着专业建设的迫切要求,其中就包括专业课程的资源建设和课程思政的建设。

“C语言程序设计”是绝大部分工科专业都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算法设计、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及不确定的现实情境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身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内在动力系统,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综合性品质[1]。这种素养并不是单一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在多个学科和领域间进行交叉、融合和拓展的素质和能力,是人们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性素养。程序设计语言的严格规则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备高度严谨的工作态度,这种工作态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体现为遵守规章制度、尊重规则的行为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炼项目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塑造学生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观,培养其对人类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恪守职业操守和社会准则,同时提高明辨是非、缘事析理的能力。

随着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持续凸显,要想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小处、落到实处,必须落脚到课程引领上来,通过建设示范型课程思政来实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覆盖专业广,且大多开设在大学的前两个学期,学生的向师性也决定了其更容易从进入大学时接受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中感受到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圍和文化环境,从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培养专业兴趣和对学校的热爱。因此,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现有课程教育模式的补充,旨在让学生清楚国家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创新意识、严谨作风和工匠精神。

2. 思政元素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融合

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背景下,秉承“隐形教育,立德树人”的宗旨,依据理工科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基础性强、覆盖范围广的特点,通过政策梳理、文献查阅、课程调研、产业需求分析,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全方位融入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将教书育人的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建设承载课程思政理念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探索实践路径,“基因式”融入课程,突出育人价值。

2.1 结合课程实际,优化教学体系

在新工科背景下,人才需求呈现新的特点,要求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针对这一需求,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主渠道,基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构建以模块结构为基础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算法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2.1.1 基于任务驱动的理论教学模块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引,将课程内容与工程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开设合理的教学模块,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点与具体的项目相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2.1.2 层次化实践教学模块

在上机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立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1)基础知识掌握层;(2)编程思维培养层;(3)实际应用提高层。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计算编程思维,深化学生对C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基础知识掌握层,学生通过一些基础的编程练習,如变量定义、数据类型操作、选择和循环等,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

其次,在编程思维培养层,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经典程序问题,如汉诺塔问题、排序算法问题等,培养算法思维,提高自身运用编程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实际应用提高层,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工程项目,如文件操作、数据处理等,提高自身实际应用能力。

2.1.3 综合考核管理模块

在传统的理论考试基础上,增加创新加分机制,在理论教学模块中增加日常例题考核,在实践教学模块中设置综合性实践题目,根据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表现进行评分,并纳入最终考核结果[2]。通过创新加分机制,形成积极的竞争环境,从而逐渐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编程技能。

2.2 提高思想站位,挖掘思政资源

以课程所服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依托,以“培养什么人”为根本导向,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职业岗位群所需素质要求,依据课程、专业及学科实际,挖掘“C语言程序设计”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梳理其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强化育人功能,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注重动态化评价,提倡综合性评价,引导学生真正将学习思考与实践感悟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

2.2.1 联系现实生活,深入挖掘人文精神内涵

根据工程项目模块的具体知识和内容,挖掘蕴含其中的政治认同、人生哲理、文化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例如,在C语言程序设计概述中,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软件行业的现状及优劣势,强调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编程技术对增强国力的重要性[3];通过列举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高校和企业,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高校和企业的特色与优势;通过介绍“西北工业大学遭受美国NSA网络攻击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2.2.2 精选典型实例,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设计或运用典型程序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和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例如,在函数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完成一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分而治之、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相关思政元素有: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豪感、敢于担当、实践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举一反三、创新能力、日积月累、诚信教育、宪法法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

2.3 实施项目牵引,探索实践路径

专业课程教育的显性目标是知识的传授及能力的培养,而思政教育是隐性的,采用渗透的方式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并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融入方式。

课堂教学采用嵌入式,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也可利用课前两三分钟播放有关思政教育短视频;实践教学采用沉浸式教学方式,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学习、体验、体会和领悟思政精神。另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作业,开展课程调研等实现自我教育,教师在与学生的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中向学生推荐课程或专业相关资源,延伸课程思政。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核心环节和基本渠道,教师是课程思政实践的主要力量。从学科实际出发,深刻把握思政、课程、学生三个基本元素,打造课程思政教育的氛围与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有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使思想政治教育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达到自然、和谐的融合状态,真正实现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具体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结语

总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抓住4个关键因素:课程是基础,要尊重课程建设规律,强化课程建设管理;思政是重点,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炼、组织思政教育内容,并将其融入专业教学中,让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育全过程,实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主体,是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教师的品德、言行、学识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是成效,我们的目标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好、专业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夏爱月.新媒体视域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的实践[J].福建电脑,2020,36(9): 158-160.

[2]皇苏斌,赵森严,刘三民.新工科背景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模块化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7):106-107.

[3]张利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设计[J].计算机时代,2021(5): 103-106.

作者简介:介丹,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元素融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编号:J20221546)。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能力培养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大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