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育幼白化孟加拉虎的探究

2024-02-22 14:34戴占柱马明李健贾常悦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孟加拉虎育幼肉糜

戴占柱,马明,李健,贾常悦

(唐山动物园,河北 唐山 063021)

孟加拉虎(Pantheratigristigris),又名印度虎、不丹虎、皇家虎,是猫科豹亚科的一种哺乳动物,是现存六种虎亚种之一,主要分布于南亚地区。而孟加拉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种变种,由于基因突变,致使孟加拉虎原本橙色和黑色条纹毛发转变成白底黑纹,白化动物一般伴随高度的基因缺陷,体质普遍较差,在饲养过程中要比正常动物难度大,加之控制白色条纹的基因为隐性基因,所以白色孟加拉虎要少于黄色孟加拉虎[1]。同时因为它们的白色外表,在捕猎中不易隐藏,易提前被发现,增加生存难度,导致白虎的野外种群数量更加稀少,现有的孟加拉白虎多生存在动物园。全世界现存的白虎仅有200多只,十分珍贵。世界上第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莫罕”于1951年在印度被捕获,世界上现有的白虎全部是它的后代。

孟加拉白虎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且具有较好的展出效果,深受游客喜爱。由于近亲繁殖,白虎产下的后代也往往存在诸多健康问题,如斜视症、抵抗力较弱等,这也给白虎的人工育幼带来很多问题。

1 育幼对象及育幼方法

1.1 幼虎来源

唐山动物园于2017年9月从杭州某动物园引入白化孟加拉虎2只,分别为雄虎帅帅与雌虎玥玥。2019年11月15日首次生产幼虎2只,由于雌虎初次生产母性不足,生产后一直未能给幼虎哺乳。遂决定在分娩半天之后取出人工饲喂,但由于幼虎体质孱弱,后虽予以人工干预,两只幼虎皆未能存活。2021年6月4日,雌虎玥玥再次生产幼虎4只,此次4只幼虎均吃到初乳。后饲养员通过产房监控发现,一只幼虎被母虎压死,此后母虎长达14h未对剩余幼虎喂养。经园领导商议后决定将剩余3只幼虎取出进行人工喂养。取出幼虎后发现,其中一只先天发育不良,非常弱小,在取出后第3日死亡,故不做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余2只幼虎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进行人工饲养,两只幼虎均为雌性。

1.2 育幼地点及使用材料

1.2.1育幼地点

为降低环境改变对育幼工作的影响,以及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本次育幼将虎馆员工办公室作为育幼室,并提前用卫清宁(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对育幼室进行消毒,该种消毒剂既可以氧化杀死病原微生物,又不会产生氯气等刺激性气体对幼虎产生伤害。育幼期间室内温度保持25℃左右,每日开窗通风换气,每周消毒两次。育幼室除两名保育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1.2.2育幼所用材料

本次育幼使用育幼箱一个,尺寸为1m×1m×0.8m,木制。四周及底部用电热毯包裹,箱内底部铺上硬纸板后再铺上护理垫,顶部及四周多挖通气孔,并用折页在顶部做拉门,育幼箱保持干燥整洁。

1.2.3育幼选用奶粉及各种药品

考虑到虎属于猫科,但又不同于猫,本次育幼选用的奶粉为老虎代乳粉和红狗猫用代母乳羊奶粉混合使用。老虎代乳粉中添加高可吸收钙、磷以满足骨骼的发育和生长,添加牛磺酸以促进心脏和眼睛的发育,添加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以促进呼吸道的健康,添加LA、DHA、EPA等必需脂肪酸以促进皮肤和被毛的健康[2]。红狗猫用全效代母乳羊奶粉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组成上确保营养模式接近猫初乳。两者相辅相成,确保幼虎的健康发育成长。

饲喂期间为防止幼虎出现腹泻或便秘情况,适时添加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次0.5g,每日2次。若腹泻严重,则添加蒙脱石散0.5~1.5g,适量加减。

从第3周开始,每日投喂伊可新维生素A D滴剂(每粒含有维生素A 1500单位,维生素D3500单位),每次1粒,每日1次。

从第5周开始,每日喂食三精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每日2支,上午和下午各喂给一支(每支10mL,含钙110mg)。

1.3 育幼方法

按比例用温水(45℃左右)将奶粉冲调好,取出幼虎,用手指引导,将奶嘴放入幼虎口中供其吸吮。喂食后用湿巾清洁幼虎口鼻,用左手托住幼虎胸腹处,右手成碗状轻轻叩击幼虎后背处几下,使其打出奶嗝,然后用温热湿巾轻轻按压摩擦刺激幼虎的肛门及会阴处,模仿母虎舔舐动作,刺激幼虎排便排尿[3]。排便后用干净的湿巾擦拭清理干净。幼虎在第22天左右开始尝试适量补充肉糜,将新鲜的精牛肉去除筋膜后用料理机打成肉糜,用手指挑起小块肉糜塞入幼虎口中,幼虎最初采用吸吮方式采食肉糜,速度较慢,故饲喂时要有耐心,每次取少量,防止幼虎呛噎。

表1 幼虎饲喂情况

正常情况下幼虎粪便呈金黄色软膏状,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有时会有奶瓣。在前两周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每天3~4次,最多达到5次,15d后次数逐渐减少。代乳过凉或喂食过多时会出现拉稀现象,因此喂食时应注意水温要在40℃以上,喂食量在正常乳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少量增减。喂食肉糜后幼虎粪便颜色变深呈黑色软膏状,且气味较之前变臭。为保证幼虎肠胃健康,预防腹泻或便秘,促进营养吸收,可每只添加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0.5g/次,一日2次;若腹泻严重,则可根据日龄适量加减喂给思密达(蒙脱石散)0.5~1.5g,一般2d之内会有好转。

表2 幼虎排便情况

2 育幼结果及总结

2.1 育幼结果

经过本次育幼,1号、2号两只幼虎均健康成长。本次育幼每十天称体重一次,幼虎前60d体重变化如表3所示。

表3 幼虎体重变化情况 单位:kg

2.2 育幼总结

本次育幼成功为唐山动物园引入孟加拉白虎以来首次,为日后东北虎及非洲狮的人工育幼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育幼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两只幼虎同处一只育幼箱内,幼虎之间经常发生互相吸吮对方耳廓的行为,导致在30日龄时两只幼虎的耳廓都出现大面积脱毛,再加上未能及时补钙,快到60日龄时2号全身脱毛严重,胸腹部皮肤近乎裸露,1号头顶脱毛严重,后腿出现无力症状。后补充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和钙尔奇,每日坚持晒太阳1h,3个月时毛发恢复正常,1号后腿无力症状消失。

本次育幼较上次育幼最大的不同在于本次育幼前幼虎采食母初乳,给日后人工育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采食母乳的幼虎,其疾病抵抗力与对非母乳类奶粉的吸收都比之前未采食母初乳的幼虎强许多,粪便状况也明显正常,由此可见母初乳的重要性。而本次母虎弃养的原因有可能是人为因素干预过多,所以在以后的动物饲养过程中再遇到动物繁殖情况,尽可能避免干预母虎喂养幼虎,这也为提高幼虎存活,促进种群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孟加拉虎育幼肉糜
黄原胶-鱼肉蛋白共凝胶作用制备高性能虾肉糜凝胶
合趾猿的人工育幼
育幼经历对圈养成年雌性大熊猫尿液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小麦淀粉改善虾肉糜物料特性及其3D打印适应性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鉴别注水肉糜
圈养小熊猫育幼期行为对幼仔成活率的影响
声音
北极熊人工育幼
视觉
厨房里的小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