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2024-02-23 12:26张丽霞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1301
砖瓦 2024年2期
关键词:物理性能石粉用水量

张丽霞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301)

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在混凝土的配比中,机制砂作为主要骨料之一,其性质对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1]。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混凝土的性能,关注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研究。机制砂以其合适的密度、颗粒稳定性以及细小的颗粒特性而备受关注[2],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因为通过调整机制砂的含量,可以灵活地调整混凝土的密实性、重量和流动性,以满足不同工程需求[3]。因此,深入研究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对于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4]。在本文中,试验中关注混凝土物理性能和不同含量石粉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和综合性分析,为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提供更为实用的理论依据,以满足不同工程条件下对混凝土性能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石粉含量范围,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目的如下。①探讨石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制。综合考虑石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特别关注石粉在填充作用、化学反应等方面对混凝土强度、抗裂性、抗渗性等性能的贡献;②确定最佳石粉含量范围。通过对不同石粉含量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最佳石粉含量范围。优化石粉含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包括但不限于坍落度、和易性、流动性、抗压强度等;③分析混凝土性能的综合效应。结合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分析,全面评价不同石粉含量下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考虑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协同影响,为工程实践中混凝土的应用提供可行的建议[5]。

1 机制砂及石粉特性

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之一,具有一系列关键的物理特性。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状况是研究的重点之一[6],需要考虑其颗粒尺寸的分布,以确保混凝土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合理的配合比,机制砂能够为混凝土提供均匀、强度适中的骨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其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和与水泥的粘附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机制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状况,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在后续的试验和研究中,将进一步探讨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具体影响,为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提供实用的理论依据。

石粉是一种微细颗粒状材料,常见于机制砂中,对混凝土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制涉及填充效应、化学反应和表面效应等多个方面。石粉通过填充效应改变混凝土的骨料配合,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这种填充效应有助于减小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提高抗渗性和抗压强度;其次,石粉参与水泥水化反应,形成水泥石、石灰石等胶凝物质,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这种化学反应有助于形成致密的水泥基体,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然而,石粉含量过高也可能导致水泥石过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此外,石粉的表面效应对混凝土的粘聚性和流动性有一定影响。适量的石粉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其适应性和浇筑性能。然而,过多的石粉可能导致混凝土粘聚性增强,降低流动性。总体而言,石粉在混凝土中通过填充效应、化学反应和表面效应等多方面作用,对混凝土性能起到复杂而关键的调控作用。因此,在混凝土设计中,需合理控制石粉含量,以实现混凝土性能的优化。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粉煤灰、花岗碎石、机制砂、外加剂。

(1)水泥:本试验采用P·O 42.5 级水泥,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

(2)粉煤灰:本试验所用粉煤灰为华润电厂生产的II级粉煤灰,其物理性能见表2。

表2 粉煤灰物理性能试验

(3)机制砂:采用项目内采石场毛石料进行破碎而成的人工机制砂,如图1所示。

图1 人工机制砂样品图

(4)外加剂:采用了SN-JG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SN-GH缓凝剂,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2 试验方案

分别采用25%、20%、15%、10%、5%石粉含量的人工机制砂的A#、B#、C#、D#、E#人工砂进行试验,见表3。试验混凝土坍落度在100mm~110mm 内,水胶比为0.48,研究石粉含量和用水量、胶材量、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

表3 混凝土性能试验石粉含量对应编号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工作性能分析

骨料粒径≤38mm,粉煤灰掺量33%,外加剂掺量1.5%,控制坍落度在100mm~110mm 内,用25%、20%、15%、10%、5%石粉含量的A#、B#、C#、D#、E#人工砂进行拌合试验,其工作性能见表4。

表4 混凝土工作性能数据表

根据表4的数据,可以分析不同石粉含量的人工机制砂对常态混凝土的用水量、胶材量、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

(1)用水量:用水量随着石粉含量的减少而略有减少。具体来说,A#(25%石粉含量)的用水量最多,而E#(5%石粉含量)的用水量最少。

(2)胶材量:胶材量是水泥、粉煤灰的总和。随着石粉含量的减少,胶材量呈下降趋势。A#(25%石粉含量)的胶材量最大,而E#(5%石粉含量)的胶材量最小。

(3)坍落度:所有配合比坍落度都控制在100mm~110mm内范围内,没有出现坍落度超出范围的情况。

(4)混凝土工作性能:D#(10%石粉含量)和E#(5%石粉含量)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好,而A#(25%石粉含量)表现较差。

综上,低石粉含量(D#和E#)有助于降低用水量和胶材量,同时在工作性能上表现较好。A#(25%石粉含量)在用水量和胶材量上相对较高,工作性能相对较差。

3.2 力学性能分析

采用不同石粉含量的人工砂A#、B#、C#、D#、E#进行拌合试验,石粉含量分别为25%、20%、15%、10%、5%。试验中关注混凝土物理性能和不同含量石粉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混凝土物理性能试验结果

根据表5的数据,可以总结出以下关系:

(1)抗压强度: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即石粉含量越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低。

(2)抗拉强度:同样地,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抗拉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即石粉含量越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越低。

(3)劈裂强度:与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一样,劈裂强度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石粉含量越高,混凝土的劈裂强度越低。

(4)抗渗性:W12 代表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对石粉含量的抗渗性没有显著关联性。

综上,石粉含量的增加对混凝土的各项物理性能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劈裂强度普遍降低。

4 结语

通过对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及对混凝土性能的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劈裂强度普遍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引入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低石粉含量(E#5%石粉含量、D#10%石粉含量)的混凝土在工作性能方面表现较好,包括较低的用水量和胶材量。因此,在混凝土设计中,可以考虑控制石粉含量以优化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需要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差异。例如,在抗渗性方面,石粉含量的增加似乎没有明显的影响,这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

未来,可以通过更多的试验和数值模拟来验证结论,并深入探讨机制砂中石粉的微观机制。在工程实践中,可以根据研究结果提供的建议,灵活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满足不同工程条件下对混凝土性能的需求。

猜你喜欢
物理性能石粉用水量
建筑材料中钢筋物理性能检测研究
ZrO2/Al2O3短纤维对发泡陶瓷物理性能的影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镁砂细粉粒径对镁碳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石粉变胶变出一生的财富和幸福
石粉变塑料 国家发明专利
石粉变胶让发大财的梦想飞起来
石粉变塑料变出财富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