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文化视角下的泉州华侨民居探究
——以西街宋宅为例

2024-02-23 12:26陈安乔翁昕源施并塑
砖瓦 2024年2期
关键词:洋楼闽南泉州

陈安乔 翁昕源 施并塑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0)

泉州位于闽南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当地落成了一座座风格独特的闽南侨厝。这些归侨回国盖的大宅子里,藏着泉州人早年开拓海外的热望和殷实的家底,是泉州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泉州侨乡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凝聚了华侨华人的思乡爱乡情怀,是海外华侨华人在祖国的根基所在。这些故宅尽管经历时间的迁移和自然的损坏,泉州市区至今仍存在部分保存良好的华侨故宅。

1 华侨文化及华侨民居的成因

宋元时期开始,泉州便雄居“世界最大港口”的美称达200多年之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为地少人多,狭山脊贫,百姓只有向海谋生,泉州人很早便有出洋经商,漂泊出海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自闭的国门被迫打开,大批农民阶级的泉州人迫于生计、战争、饥荒、苛政等原因,自主选择移民或以契约移民的形式,前往南洋谋生发展,开启了下南洋的风潮[1]。

远渡重洋的华侨番客们为了能在海外谋求发展,他们不得不“入乡随俗”,在这些与外部社会的意识接触交流中,使得他们在意识和观念上或多或少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些华人华侨在熟悉当地风俗,吸取当地文化的同时,往往还保留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的行为举止、思维观念皆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支撑,建立在血脉中流淌的天祖思想上[2]。因此,华侨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的结合,不仅包含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还具有西方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娶妻、生子、建厝”是传统的泉州人眼中的三件大事,他们始终怀着“回乡起大厝”“心中怀家国”的执念,将辛苦挣来的钱款带回或汇入家乡。除了用于改善生活以外,这些侨汇很大一部分也用于建造房屋。自身的海外经历使他们在设计和建造房屋的过程中,不但会兼顾当地的民俗文化,也融合他们在海外生活地区的一些建筑观念和审美趋向,组成独具一格的华侨民居[3]。

2 泉州宋宅概述

2.1 华侨宋文圃

宋宅的原主是菲律宾华侨宋文圃,原名宋道南,家中有二子,哥哥宋文圃年少时便前往菲律宾谋生,靠办酒厂发家,弟弟宋道辉则留守照顾家庭。随着战争不断爆发,宋文圃担心侨汇受到影响,为了让家人生活更加舒适,于1912 年携款回到泉州,买下了占地3000 多m2的西街粘氏古大厝置地建房。

此外,宋文圃为人低调实在,热心公益,曾用袋子装银元回泉州捐献,生前曾是泉州市通政小学、西隅小学、培元中学等学校的校董,为晋江专署公安队、泉州幼儿师范学校等单位无偿捐赠用地。宋宅的建造大部分由其弟弟宋道辉操办,宋文圃主要提供建筑图纸与汇款,至1915 年宋宅落成后,并未久居,带上家乡的妻便远走异乡,五十多岁时于菲律宾逝世,而后其多年经营的酒厂也因发生火灾付之一炬。如今,宋文圃的孙女宋丽华依然坚持守护这栋侨厝。

2.2 宋宅现状概述

宋宅位于泉州鲤城区西街116 号,又称“洲紫新筑”,“洲紫”为宋家堂号,“新筑”表示宋宅落成。入宅处是一道小小的双开铁门,淹没在西街的众多商铺中,毫不起眼,这道门将街区的喧嚣隔开,独守一方宁静,一如主人低调的性格。进门后便能看到一座两落三开间双重互厝的官式大厝,后面则为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西式洋楼。

这座富有经典造型和百年历史的宋宅,于2013 年入选泉州市16 处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之一,是闽南民居受外来文化影响后“中西合璧”式样的杰出代表,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2015 年,由政府出资,以“修旧如旧”的手法加以修复,并于2017 年修复完成[4]。此后,与艺术家吴新达合作,将番仔洋楼改造成1915艺术空间,陆续举办一系列展览,迎来新生。宋宅调查表见表1。

表1 宋宅调查表

3 华侨文化在华侨民居中的表达

宋宅现由临街店面、古厝和后部洋楼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m2,其中建筑面积1800m2。其修建图纸是由宋文圃从海外带来,因此呈现出“前古厝,后洋楼”的巧妙搭配,中轴对称,布局巧妙,规模恢宏,从空中俯瞰整体呈长方形,前后风格迥异却相互映衬和谐共存,富有极其鲜明的华侨文化特色。

3.1 传承文化的闽南大厝

从石埕望去,富丽堂皇的大厝正面尽收眼底。红砖厝外墙立面装饰颇为讲究,硬山式山墙的顶部站立仙人,愈显精致。搭配燕尾双脊,寓意“燕归故里”,诠释着对家乡的眷恋。沿街店面和大厝间有石埕百余平方米,两侧各有一个明清建筑风格的月洞门,配以书卷式门楣,打开大门便可通往外重护厝。石埕内还有一面双“万”字不断纹墙,为“卍”字形纹饰,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纹样不断连续成图案,寓意着吉祥万福、富贵绵绵[5]。

前厅两侧各有一屋,后面天井两侧各有一条走廊,由于维护不当,白蚁滋生,走廊已有毁坏,如今部分走廊按原样修复。古厝为三开间两落双护厝的格局,内部采用传统的闽南大厝对称布局,有大小房间40间,并附有双重护厝,尽显大户人家的“高配置”,里外的双重护厝之间设有天井长廊,可使房间避免夏季炎热的穿堂风,整体环境阴凉舒适。其中,第二重护厝长度超过大石埕,与前排沿街店面连接;护厝里设有厨房、储藏间以及佣人的房间等。古厝中央的天井与屋顶四周坡屋构成“四水归堂”格局,下雨时雨水沿屋顶瓦当流进天井,形成一屏雨帘,内蕴传统“财气不外流”的寓意。

整座大厝雕梁画栋,内外随处可见有木雕、砖雕、瓷雕等,虽年代久远也依然可见其精美之至。临街外围墙临街大门上额刻“洲紫新筑”,为勾勒元雪松道人赵孟頫遗墨而刻,前落门联:“洲水一源流芳荔圃,紫云双塔辉映棣华。”对联不但融合了“紫云”“双塔”等泉州地域文化元素,也将主人宋文圃的“圃”字嵌入联中。正屋大门匾书“花萼相辉”,东扇门书“题杏”,西扇门书“赋梅”。大门两侧有青石雕,东面雕麒麟,西面雕虎象,小门上各书“凤毛”“麟趾”。此外,还有塌寿、水车堵、镜面墙等醒目部位的装饰,取材多样,造型各异,彰显出房屋主人雄厚的财力和独具新意、多元统一的审美[6]。

3.2 西形东韵的番仔洋楼

古厝后部为这座故宅的私人花园,花园内以卵石铺路,遍地绿植,郁郁葱葱的花园中央坐落一栋精致典雅的二层番仔洋楼,坐北朝南,正门上“1915”的字样清晰可见。洋楼的厅堂居中,两侧各有二间对称的房间;四房看厅四坡顶,两层均设四面回廊,椭圆形拱顶与红砖廊柱相间,这种在方形基座上搭建出半圆拱形的建筑,被称为“帆拱”,是典型的骑楼造型。此外,具有巴洛克风格的立式窗户也值得注目:窗户分为里外两层,外层由方格玻璃拼合构成,而内侧采用木质扉页,兼具了防风和采光两种优势。后廊两侧各建一间角房凸出,角房设门与边廊相通,正面宽廊中部呈三面出龟,后廊平直,断裂式山花极富巴洛克风韵。这种西式设计的出现,不能同宋文圃的生平经历相剥离。宋文圃远渡菲律宾经商时,菲律宾为西班牙所属殖民地,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人数超过93%,而西班牙巴洛克建筑风格通过影响教堂建筑,并一步步异地重构。宋文圃在这种西式建筑的熏染之下,在故里建造这样的洋楼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造型普遍洋化,但洋楼的细部皆散发传统文化的韵味。例如洋楼墙体的外部由闽南传统红砖“烟炙砖”建造而成,这种砖以闽南稻田中的泥土作为砖坯烧制而成,每块砖表面均有两三道黑色纹理,色泽艳丽,为闽南建筑的主要材料。内部部分墙体也采用极具地域特色的“出砖入石”堆砌,这种建造方式应是将当时闽南建筑中“外砖内石”的砌筑方法与外来文化相互结合而成[6]。大块花岗岩与细块红砖富有规律的交错堆叠,穿插组合,混搭产生质地、颜色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既和谐又有反差的装饰美感。另外,石块作为“点”和“面”,而砖缝作为“线”,层次分明又构成西方美学的点线面关系,让观者进入一种东西方美学融合,古代与现代美学交融的意境[7-9]。

除此之外,还有同古厝如出的白石底座和木质门窗设计、阳台圆柱的墨绿陶瓷材质、内部传统蓝草雕花图案与外部建筑的鱼形滴水兽等,无一不散发出传统建筑的气息和韵味。即使百年如白驹过隙,从中依然可以窥见古宅主人的匠心构思。

4 结语

总之,开放的历史传统与临海的地缘优势,为泉州在吸取外部文化时展现出的兼容性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造就了泉州华侨兼容并蓄的文化心态和文化品格。地域性的文化心态,并没有因华侨远渡南洋而消逝,而是同外来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华侨文化,浓缩进中西合璧的华侨故居中。回乡建筑房屋对华侨来说,更像是一场寄托乡思的仪式活动,通过创作形式表达出情感内涵,构成独一无二的审美客体,在空间布局,建筑装饰,建造材料等皆反映出多元统一的特点。这样风格独特的华侨故宅,在泉州市内仍普遍存在,但部分因年久失修或人为改建已被大规模损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有助于提炼近代华侨故宅在中西文化交融中的演变规律,促进华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猜你喜欢
洋楼闽南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On Modern Pros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s Theory—Take Selected Modern Chinese Essays for Example
闽南文化传承
远房的大姑妈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渔父·威尼斯水城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