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织造中的火灾预防

2024-02-23 02:20
纺织器材 2024年1期
关键词:纺织厂飞花织机

王 维

(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13)

1 织造车间火灾预防的重要性

火灾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财产。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天约发生火灾1万起,两千多人因此而丧命,三四千人因此而受伤,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纺织厂是易发生火灾的重点场所,特别是棉纺织厂,这与主要生产物资“棉花”的理化特性密切相关。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蜡质和脂肪等易燃物质,其为疏松多孔形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很大,具有易燃、阴燃、自燃、复燃等燃烧特性。纤维素具有大量的亲水性羟基,并能在水中膨化,棉纤维长时间在水蒸气的作用下会变弱,进而被水蒸气中的氧气氧化并释放热量。

为保证纱线强力,提高生产效率,织造时对温湿度有较高要求。通常情况下,夏季的织造车间要求温度为25 ℃~31 ℃,相对湿度为68%~74%;冬季的织布车间要求温度为22 ℃~26 ℃,相对湿度为70%~76%。而这些温湿度特性更易造成棉花的燃烧。因此,对纺织厂织造车间的火灾预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笔者见过多起纺织厂喷气织机在使用中着火的情况,如:绞边轴承异常发热致轴承座烧黑,主动力电机轴缠绕回丝致罩壳烧黑等。

2 织造车间火灾危险源辨识

火灾的危险源是指导致潜在的火灾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识别出这些不安全因素并制定预防及控制措施,可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众所周知,生产事故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火灾危险源的识别也可以从这2方面入手[2]。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

2.1.1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从2方面辨识,一是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二是工人是否违规作业。

2.1.2就纺织厂而言,管理者的安全管理理念是造成企业是否发生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部分管理者由于安全理念落后,缺乏专业安全知识,造成工人安全意识淡薄,易引发安全事故。如:纺织厂的织造车间一般采用“人休机不休”的生产方式,即织布机常年运转,工人轮班工作;有的纺织厂为降低成本,会要求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造成安全意识下降,引发安全事故;有的管理者对工人的安全培训不够重视,工人未经培训就上岗,当遇火灾时惊慌失措,缺少应急办法,造成火灾事故扩大。

2.1.3纺织厂不仅要制定应对火灾的安全管理措施,还应要求各岗位的工人贯彻到位,避免因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而引发火灾。如:工人不按设备操作说明书中的要求操作,易造成设备短路等事故;违规在织造车间吸烟或擅自用明火,则可能会引燃纱线、棉絮、飞花等,进而引发火灾。此外,织造车间的飞花非常多,若不及时清理,静电起火也可能造成火灾。

2.2 物的不安全状态

2.2.1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及点火源,三者要同时作用、缺一不可。织造车间的“物”主要是指厂房、织布机、纱线、电线、温湿度调控设备及电气控制箱等。显然,织造车间的易燃物质一般是指棉纱线、布匹等物,助燃物质“氧气”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的,点火源比较隐晦隐蔽,很难发现,因此物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也要从点火源着手。

2.2.2织造车间点火源主要有:① 电路系统故障,如电线老化短路;② 电气控制箱异常发热;③ 织布机摆放不合理,机器过多,密集摆放过多,不利于散热,造成小范围温度骤然升高;④ 通道狭窄,易造成飞花堆积,引起静电起火;⑤ 有的织机局部温度持续过高,引发附着在机器上的飞花着火;⑥ 温湿度调控设备超负荷运转,若通风不良,易出现电火花、电弧、危险高温等问题。

3 检查喷气织机火灾隐患部位

3.1 制动装置

该处装配有电磁制动器,它的摩擦盘和转盘之间的制动间隙一般调整到(0.4±0.1) mm,单台车的制动间隙要求全周均等,日常要检查是否出现发热异常,制动盘和转子之间是否有飞花。制动装置装配在织机的罩壳内,比较隐蔽,难以发现。售后服务人员反馈,有纺织厂出现过间隙不匀、掉入飞花导致摩擦起火的案例。

3.2 绞边装置

随着织造布匹幅宽不同,织机出纬侧(或入纬侧)的绞边装置会相应移动,其滑动轴上的轴承可能会因温度过高引发火灾。故在日常排查中应检查绞边装置和轴是否缠绕有回丝,布边齿轮和缓动齿轮的间隙是否过大,轴承及联轴器等是否有异常发热、异常声响等。

3.3 主动力电机

纱线在织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飞花,常常会堆积在主动力电机的风扇罩壳处,若不及时清理,则会造成电机温度升高,可能引起着火,故应对风扇罩壳处的飞花进行及时清理。

3.4 松经装置

随着喷气织机速度提高,后梁摆动频率加快,松经装置的轴承易发热,若润滑不良则会引起高温起火,故须定期检查轴承是否异常发热。

3.5 电气控制箱内部

随着新型喷气织机普及,极大地提高了织物的适应性,但随着功能提升,控制箱内部的电路板更加复杂,发热部位更多,故在使用时应做好散热,避免飞花堆积。

3.6 皮带轮和皮带

喷气织机依靠张紧在带轮上的皮带与皮带轮间的摩擦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若皮带的张紧力过大,皮带、带轮、轴和轴承都会迅速磨损,可能会出现异常发热,引起火灾;故须合理设置皮带的张紧力,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皮带、轴和轴承等。

3.7 开口装置

积极式凸轮开口的连杆升降频繁,它装配在织机内部,前面和后面都有遮挡,极易堆积飞花,连杆之间若出现摩擦可能会引发着火。

3.8 集中加油装置

集中加油装置向主轴、打纬轴、绞边装置、松经装置、开口装置等供油,日常检查黄油是否到达末端,润滑处是否异常发热。

3.9 压注油杯及油浴箱处

入纬侧剪刀、凸轮箱输出轴等位置有压注油杯需要定期加油。织机的齿轮传动箱、涡轮箱处的齿轮均在油浴箱中工作,须定期维护。若这些部位润滑不良则可能会出现异常发热,引发火灾。

发热异常的判断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规定电机轴承的温升一般不超过环境温度35 ℃,最高温度不超过80 ℃,笔者使用红外测温仪实际测量10家纺织厂约200台喷气织机的电机轴承后发现,某些主动力电机轴承的温升非常接近或稍微超过35 ℃;通过对数据和现场进行分析,电机轴承的温升超过35 ℃时与织造车间通风不畅、织造品种特殊等因素有关,需在实际作业中加以甄别。

4 喷气织机预防火灾的要求

喷气织机是一种24 h连续生产的机器,每年停机时间不到1周,1个经轴一般会使用约12 d。根据喷气织机的这些使用特性,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制定了喷气织机预防火灾检查表,具体见表1。

表1 喷气织机预防火灾检查表

一般来说,织造车间要每日勤扫棉花飞絮、花毛和飞花等,对喷气织机易发热部位定期检查维护,轴承、齿轮等定期加合格的润滑油,即可有效预防喷气织机织造中的起火问题。

5 织造车间火灾的扑灭

除了以上提到的喷气织机织造中预防火灾的检查,厂房基建、灭火器材布局等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范,要明确厂内的消防责任制度,开展防火检查及巡检,要进行火灾演练及应急救援演练。这些都是确保火灾发生后能够在“黄金三分钟”内扑灭的有力保证。

6 结语

纺织厂织造车间的火灾案例较少,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若管理不到位,会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笔者通过织造车间的着火案例,并结合生产实践,着重探讨了喷气织机的火灾隐患排查及处理措施;结合喷气织机的使用特性,制作了喷气织机火灾预防检查表。织造车间须每日对棉花飞絮、花毛和飞花等进行打扫,对喷气织机易发热部位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做好散热,合理设置皮带张紧力,定期给轴承、齿轮等处加合格的润滑油,就可有效预防喷气织机织造中的起火问题。

猜你喜欢
纺织厂飞花织机
诗词飞花令
改革开放初期,南平纺织厂女工在纺纱。
“飞花令”上走麦城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实地调研国产中高端织机
纺织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应用
喷气织机辅助喷嘴专利技术综述
自在飞花
喷气织机松经机构与后梁配合的应用探讨
纺织厂空压管网的节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