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学思政教育实践研究

2024-02-24 23:38林丽娜
师道·教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立德教师队伍

林丽娜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山市东区中学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建强思政教师队伍,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持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一、拓展思政教育载体

1.利用升旗仪式,夯实思想引领。以党建带团建,开展丰富多彩的国旗下讲话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如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书记第一课,把握教育契机,激励学生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把勤学苦练作成长成才的“助推器”,将锤炼意志品质作砥砺奋斗的“原动力”。

2.通过时政热点,开展主题教育。时政热点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中是新课标的要求。关注社会重大事件,借助时事热点,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活力。如袁隆平院士逝世后,校团委发起了“节约粮食”为主题的光盘行动倡议。

3.抓住节点契机,把握育人导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在五四青年节后开展表彰活动;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携手工会,精心准备教师节视频和纪念礼物。

4.借助红色资源,实施革命教育。中山丰富的紅色资源,是实施革命传统教育的沃土。让“学党史,跟党走,祭英烈,忆英雄”的活动走进中山烈士陵园;在卖蔗埔起义94周年纪念日之际,激发学生“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的革命热情和时代责任。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干部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强化各部门间的交流与协作,提升学生干部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他们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5.建设思政课程,筑牢育人高地。包括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在内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调整始于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属于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涵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三个模块;“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三个模块属于选修课程。通过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培育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炽热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保有理性客观的认知,深化对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学习和把握。

二、建强思政教师队伍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三大基点,筑牢思政教师队伍的信仰根基。一是不断加强理论、“四史”学习,筑牢思政课教师信仰的理论根基;二是厚植家国情怀、师者情怀,坚定思政课教师信仰的情感根基;三是投身实际,筑牢思政课教师信仰的实践根基。

1.充实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充分保障人才质量关。筛选班主任和专业思政教师,牢牢把握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师德高尚的人讲思政课。将政治立场坚定、为学为人表现良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充实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截至2022年,东区中学思政课专、兼职教师45人以上,总体达到队伍配备师生比1:50的要求。年轻化成为专任思政教师队伍的新态势,共同构建了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的生动局面,学校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灯塔工程”是共青团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东区中学选聘优秀党员教师作为导师,深挖党史资源,开展了一些列丰富、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如学习红船精神、参观中山市博物馆,这些活动让青马学员们能够在学习中坚定自己的政治理想,将向党组织靠拢的坚定信仰和决心转化为热爱学习、勤于实践、积极进取的内驱力。青马工程中一些优秀的成员又组建了灯塔宣讲团,他们在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基础上,集体备课、入班宣讲,带领广大青年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国家各层面的精神,汲取发展动力,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将青春力量践行在“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中。

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征程上,结合思政教育的特点,立足学校发展特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中学思政教育的有效实践途径和策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思政育人,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立德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高中必修课程“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教学分析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