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4-02-24 23:38许全
师道·教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自学平行四边形图形

许全

微课是某一知識点的浓缩,是知识的动态呈现,是可以反复的重播,让学生能无数次地学习观摩,技术与课堂的结合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以微课为例,精短的知识点视频,空余时间可以观看的体验,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的轻松,更加有效。在小学数学,尤其是农村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使课堂效率更高,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认真的思考。

一、微课复习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课堂探索气氛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用方程解决问题)时,由于四年级已经初步的认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等量关系。但是由于初步的学习,大部分的孩子已经忘记什么是方程,以及如何找等量关系,通过网上搜素“什么是方程”的微课,甄选好的视频,在课前播放,并要求学生观看了之后说说什么是方程?提醒学生注意观看的过程中思考,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这样学生不仅仅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视听结合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而且对新课的学习更加的期待。有如在《分饼》(带分数)这一节课中,我创作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平分五个饼的微课导入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学习。生动的微课,有趣的插图,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同学间的讨论交流热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课堂中适当地插入微课,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

在课堂中,一节课40分钟,除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时间,让教师教授的机会不多,因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育,必须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明显如果靠教师本身,尤其是在农村,要实现是很难的,而互联网和微课将这一问题解决了,因为互联网有大量优秀的资源。在课堂插入优秀的微课,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对老师自身教育能力的有力补充。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年、月、日》相关的知识时,如果靠教师教授闰年、平年是怎么来的?学生对老师的讲述一定是觉得枯燥无味,味如嚼蜡。但在课堂中插入微课《闰平年的由来》,通过视频地球的公转、自传等等清晰的讲清楚了闰平年的由来、白天黑夜的产生。这样学生不仅仅知道了知识的来源,生动的讲授还让他们兴趣高涨,下课后还要求再看一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微课用于课后归纳便于巩固

在常规的课堂上,教学的方法的总结需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因为学生不仅仅要思考学习的过程,并且需要做大量的笔记,假如把这些概念方法制作成微课,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自学中依据学习单的规划,随时地学习总结,初步掌握或掌握方法,并且在教师常规的课堂后,还可以不间断地学习巩固,把我们的课堂的宽度拓展,长度延伸。例如,在《小数的除法》一课中由于计算方法比较繁琐不便于学生的掌握,我便把方法分类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家反复地观看,一直到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四、微课让学生便于课余时间自学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学习要求和适当的练习即学习单,让学生参照对应的微课,这微课可以是网上的资源,也可以是老师用手机简单的拍摄讲解的过程。一份好的学习单不仅仅提供学生学习的方向指导路线,还把教师的课堂设计的思路和意图清晰的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根据步骤来自学。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我在学习单上设计让学生用他们所熟悉的七巧板,任意地组合成一个组合图形,然后分析组合图形的构成,学生也就很容易地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就是组成它的基本图形的面积的和,因为从学生所喜欢的事物出发就更容易引发了学习的欲望。

而在学生的自学的过程中,学生最大的难题是抓不住重点,微课实现了学生的重复聆听,微课不仅仅让学生观看,家长也可以观看,从而指导学生的自学,在学生的自学设计中,教师将学习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这样学生就可以无数次的学习,同时可以让家长参与学习。微课能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记好重难点的知识再继续自学,不用担心抄笔记,没记好可以重新观看一遍微课就行了。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自学设计中,我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用微课呈现,并且对应的各部分也一一浓缩在短短的两三分钟的微课中,配合公式的运用的微课,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反馈他们仅仅是通过自学就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并且能熟练地运用公式。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自学平行四边形图形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分图形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