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历案的教学与思考

2024-02-24 00:26张振锋
师道·教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动能定理动能学历

张振锋

2021年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在崔允漷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全校上下开始了基于学历案教学的摸索。笔者与备课组同事经过一年的学历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发现学历案的巨大作用和益处,逐渐意识到以学历案为抓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深度学习,应该是未来课堂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学历案是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学习中,学历案是手段和路径,深度学习是目的。

1.深度学习是主动学习。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听讲、阅读、试听、演示都是被动的学习,学习效果一般,如果仅是依靠聽讲进行学习,两周后知识在大脑中的留存率只有5%;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是主动学习,尤其是教授给他人的方法,两周后知识在大脑中的留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可见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有云泥之别。

2.深度学习是具身学习。具身学习就是身心投入的学习,是“灵魂在场”的学习,是精神高度聚焦的学习,是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的学习。和具身学习相反的是离身学习,离身学习呈现的是被动的“听中学”,是依赖单一感官的学习方式,因为感官单一,课堂无趣,所以容易导致学生上课走神,他们身在课室,而心已在千里之外。

3.深度学习是反思学习。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没有反思的过程,往往会出现迷茫和困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跟不上甚至厌学的情况。

4.深度学习是重视信息自我转换的学习。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有两次信息传递,第一次是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换,第二次是从“学生的学”到“学会”的转换。学生能否学会,关键在于第二次的信息转换是否有效。

基于学历案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不能深度学习的难题。何为学历案?学历案是在班级教学背景下,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单位(主题、课文或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于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或知识的专业方案。崔允漷教授认为,学历案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计划,一种学生学习的认知地图,一种指向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档案,一种在课堂内外师生、生生、师师交流的互动载体,一种供师生双方保障教学质量的检测依据。

二、学历案的特点

1.学生立场。学历案的编制思维和话语体系都是与原来的教案、学案和导学案不同,它是真正的以学生视角编写的。例如在教授“动能定理”这个内容时,之前教师设计的教案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记住动能的表达式”“引导学生推导出动能的表达式”“让学生加深对功能关系的理解”“使学生体会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等话语,而学历案设计的目标是学习目标,同样一节“动能定理”,笔者设计的学习目标话语体系是“知道动能的表达式,加深对功能关系的理解”“能够推导并理解动能定理,体会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能够初步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等,虽然只有几字之差,但却体现出课堂的立场和教师的思维。

学生立场是学历案的最大特点,它真正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主教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真正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生思维的训练。

2.目标导向。学历案的一部分是课标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在编写学历案之前一定要先研究课标,看看课标对此学习主题的要求是怎么表述的。例如笔者在设计“动能定理”这节内容时,首先查看了物理新课标对于本节内容的要求: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前阅读新课标,给教师备课提供了准确的目标和方向,当然我们也不能仅限于知道课标要求,因为课标要求大多比较宽泛,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针对本节课时目标进行细化。

3.任务驱动。学历案是通过任务驱动来推动课堂的开展,任务形式可以根据学科、内容进行设置,但力求丰富多样,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动手操作或者实验观摩等,目的就是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任务的设计要逐层递进、由简到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在教授“动能定理”这节内容时,笔者就设计了三个主要任务:

任务1.分析动能与力做功有无关系。(指向目标1)

回顾初中所学内容,动能是由于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任务2.确定动能的表达式。(指向目标1、2)

如图,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 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速度增加到v。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恒力 F 所做的功与速度v的关系。

[小结1] 阅读课本91页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动能表达式: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

(2)动能是___________(选填“矢量”或“标量”)。

(3)动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

任务3.推导并应用动能定理。(指向目标2、3)

思考:结合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物体动能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如图,质量为 m 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 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速度由v1增加到v2,已知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恒为f ,请推导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4.问题意识。高水平的问题能够激发高水平的思考。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要多问“为什么”的问题,少问“是什么”的问题,要通过问题串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把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才会具有持续性和不断思考的动力。在教授“动能定理”时,笔者在对应授课环节中设计了以下问题:

思考1:观看“四维01/02”卫星的发射视频,思考动能与力做功有关吗?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思考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动能是否发生变化?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动能是否发生变化?

思考3:结合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物体动能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5.过程评价。传统的教学采取的是结果性评价,一个单元学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单元测验;一个学期结束后,学校开展一次期末考试。这就是结果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属于“秋后算账”,不能监控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所以仅有结果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历案教学改变了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评一致。学历案上针对学习目标设置评价任务,师生可以通过评价任务来检测该目标是否能够达成。笔者在“动能定理”学历案中设计了三个评价任务:

完成任务一,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确定动能的表达式。(检测目标1)

完成任务二,通过功的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能定理。(检测目标2)

完成任务三,运用动能定理完成例题1,总结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检测目标3)

例1.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 m 为 7.0×104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 l 达到 2.5×103  m 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 80 m/s。在此過程中,飞机受到的阻力为1.4×104 N,g 取 10 m/s2,求:

(1)飞机滑跑过程中增加的动能;

(2)飞机牵引力的大小。

6.自我反思。学历案中最后一项就是要求学生自我小结和思考,想一想这节课的收获,写一下这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这种设置有助于学生提升反思的能力。在“动能定理”学历案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比牛顿运动定律,说说动能定理在解决问题的优点与不足。”

三、学历案在培养教师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学历案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能力,还在教师培养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1.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观念。学历案教学旨在把“教堂”变为“学堂”,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和课堂观。

2.为教师提供备课范式。传统的备课方式一般都以教师的经验为主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备课,导致每个教师对内容的理解、重难点的把握有很大不同。而学历案备课模式相对固定,教师先要查看课程标准,再思考学习目标,然后设置评价任务,通过评价任务设置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准确备课。

3.提升教师研究意识。学历案要求目标导向、学生立场和任务驱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还要深入研究学情,只有对学情充分了解,才能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和难度适宜的问题,所以学历案可以促使教师提升研究意识,成为研究型教师。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动能定理动能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三问”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应用精析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