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夏目漱石《我是猫》的讽刺艺术

2024-02-24 00:26卢问一
师道·教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金田反语夏目漱石

卢问一

《我是猫》是以一只拟人化的、能言善辩的猫为视角,通过它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它的主人苦沙弥及其朋友迷亭、寒月、东风等人种种附庸风雅、琐碎无聊的言行,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知識分子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于该作品的译本,这部小说采用滑稽轻妙的漫画式幽默与尖锐直露的鞭挞式直讽的讽刺手法,充满了强烈的讽刺精神和,对当时的阴暗腐朽的社会现状以及愚昧丑陋的个人具有强烈的反省意义。

一、滑稽轻妙的漫画式幽默

1.漫画式的夸张

夸张是使讽刺文学含有幽默和滑稽效果的有效方法,在《我是猫》中,夏目漱石在勾勒人物的音容笑貌时,常以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使其特点因为格外突出而极不协调,形成非常滑稽的讽刺画面,造成漫画式的效果。作者不仅通过正面描写来刻画金田夫人的鼻子,而且通过侧面“这女人说话时,不能不令人以为她不是口里在发音,而是鼻孔在宣讲”来渲染夫人“十九世纪没卖出去,二十世纪又赶上滞销”的脸。通过作诗会的形式讥讽了金田夫人的丑陋仓俗、妄自尊大,充满了滑稽谐谑的色彩。再如形容主人的学生古井武右卫门时,即使剃个秃子,脑袋也不见小。

《我是猫》漫画式的夸张手法,集中体现于苦沙弥先生书房中知识分子的对话中。苦沙弥、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常高谈阔论,卖弄知识,或争相讲述些荒唐无稽的故事,写一些莫名其妙的文章、俳句,这些空虚无聊的生活片段都无不刻意地进行夸张。苦沙弥与落云馆学生之间的小冲突,在猫公眼中却成了“东京城有史以来的大战之一”,这一夸张的表现,将只有在远古蒙昧时期才可能进行的荒唐战争搬上现实的舞台。然而,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在大日本国京城的中心,那种野蛮行径已经属于不可能出现的奇迹。作者运用这些夸张的语言目的在于让人感到滑稽可笑之后,生出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2.谐音双关的巧妙运用

谐音,就是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他字来代替本字,产生不同意义。在《我是猫》第四章中,夏目漱石对不择手段牟取金钱的大资产阶级在道义上进行谴责,概括他们是“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的三缺人。“三角学”本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在日语中,“三角”和“三缺”是谐音,文章对“三角学”的解释已经融入了作者对金田老板的憎恶,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想高度对金钱关系造成的社会不公的批判。

作者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如描写车夫家的猫老黑和苦沙弥家的猫对话时,老黑说:“‘什么!恭喜?若是正月就值得恭喜,那你这号东西不是整年在恭喜吗”根据译者的注释,“恭喜”一词在日语中有双重意思,一是“可喜可贺”,一是“缺心眼”、“傻里傻气”的意思,双关语的运用使文章更富有深意。又如迷亭讲吃蛇饭时说蛇被“抽掉骨头”,本意只是吃饭,却通过蛇被“抽掉骨头”来反映社会上那些没有气节的人。作者在刻画金田夫人的“鼻子”是,采用日语中“高鼻子”指“高傲自大”来刻画金田夫人的人物形象。由于语言的差异,《我是猫》被翻译成别国文字时肯定会造成诸如翻译双关语、反语等困难,但同时也使原著更具名族特色和难以模仿的魅力。

3.新奇的拟人拟物

《我是猫》以猫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它已经拟人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它以客观的态度讽喻社会的时弊。喜剧创作常把生活中的矛盾经过筛选、过滤,按照“丑而不恶”的原则割除令人嫌恶、反感的部分,这就是由自然丑向艺术美转化的开始。因为这种选择始终是按照审美需要和笑的心理标准进行的,扬弃的过程正是艺术典型化的过程。那种在生活中通过直观令人厌弃的部分,在艺术中即被掩饰、遮盖而消逝不见了。猫是拟人化的,而猫眼中的世界却是物化的。人与物的世界交相成趣,构成一幅幽默诙谐的图景。文中以猫公的视角来批判这个社会,主人公自身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反讽。当人们在“文明开化”的社会,忙于世俗的时候,都无暇去反省自身和社会。所以通过一只动物的视角来进行创作,更能突显出作品的主题。通过猫公和邻家白猫大嫂、杂毛哥以及花子小姐的交往,我们可以发现猫儿们也染上了人类的恶习。而无所不知的猫公,一辈子也没捕到过一只老鼠,没尽过一次天职,最后迷迷糊糊的淹死在水缸里。这也正是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嘲讽,人们忙忙碌碌一辈子,却尽不了自己最基本的责任,只是在“文明”中尔虞我诈,在忙碌中混天度日。

二、尖锐直露的鞭挞式直讽

1.主观评论和客观叙述的巧妙对比

在《我是猫》中,夏目漱石在客观描述人物、事件的同时,也屡屡借猫之口对笔下的人和事发出精彩的评论。这些评论不是游离于主题之外的说教,而是一种水到渠成式的升华,画龙点睛地指出了讽刺对象的本质特征,既扩大了作品的讽刺广度,又加深了讽刺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讽刺效果。

夏目漱石写到苦沙弥家被盗时,先以猫公的视角,对上帝造人发表了一通议论,然后揭示真相“他的眉眼和我们那位亲爱的美男子水岛寒月简直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作者把高级知识分子和“梁上君子”刻画成一个样子,他们不是同一个人,却又是同一个人。他们在冠冕堂皇下的龌龊肮脏,正是作者对知识分子的嘲讽。《我是猫》第七章中,拟人化的猫公评论人类喝牛奶、洗冷水澡、游海、去山间避暑、聊以餐霞饮露等运动,揭示资产阶级恶习:“这是近来西方传染到神国日本的一种疾病,可以视之为霍乱、肺病、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同宗”。猫的议论是对当时日本国民盲目崇拜西方的揭露和讽刺。

2.对比反衬的结合运用

用动物来反衬人类的丑态是《我是猫》的另一种讽刺手法。这种文学手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自我反省能力达到新的高度。

《我是猫》中的猫公神通广大,博学多识,聪明睿智,富有美德和爱心。相比之下,猫公眼中的“明治知识分子”胸无大志。无所事事、虽自命清高,却将卑鄙龌龊、贪婪好斗的丑态赤裸裸的暴露在世人面前。文章则通过人猫对比反衬的手法把丑陋的“明治知识分子”贬低到连猫也不如的境地。小说中的猫公一边扮演着故事言说者的角色,一边尖刻地批评人类的自负、自私与拜金主义。它常常在嬉笑怒骂间说出许多颇富哲理的话:“现代人不论是醒来还是梦中,都在不断地盘算着怎样对自己有利或不利,自然不得不像密探和盗贼一样加强个人意识。他们整天贼目鼠眼,胆战心惊,直到进入坟墓”“如果没有比人类更强大的动物出来,来收拾他们一通,真不知今后他们的嚣张气焰将发展到何等地步。”

3.反语手法的大量使用

反语是讽刺文学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夏目漱石将这种表现手法运用的浑然天成、丝毫无不妥之处。铃木在去金田家拜访时,对苦沙弥的辱骂之词便是反语。他越是贬低的说辞,就越能突出卧龙窟主人的甘愿清贫。此外金田夫妻自夸自卖地对铃木讲述如何捉弄嘲讽苦沙弥,完全是用中国“夫子自道”的手法揭露了金田夫妻内心的丑恶。

《我是猫》中反语的运用,是全篇最明显的讽刺艺术手法之一。具体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常见的形式,即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从而取得虚褒实贬、虚贬实褒的讽刺效果。例如把苦弥在和落云馆的学生发生的冲突说写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几个人一块扯谈却很文雅的说成是拜会芝颜,聆听玉音。再如,猫在知晓了金田的阴谋之后发表了如下的议论:“咱家不清楚使地球旋转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但是知道使社会动转的确实是金钱。熟悉金钱的功能,并能自由发挥金钱威力的,除了实业家诸公,别无一人。连太阳能够平安地从东方升起,又平安地落在西方,也完全托了实业家的福”。这一段话以虚褒实贬的反语方式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论”,也讥讽了依靠金钱势力而飞扬跋扈的资本家们。

三、结语

《我是猫》通过一只能言善辩的猫的视角,将讽刺与漫画式的幽默结合,使小说在整体尖锐直露的冷嘲直讽中,又不乏滑稽轻妙的幽默味道。文章运用新奇夸张、谐音双关、拟人拟物等多元化的讽刺手法,对日本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与黑暗,尽情地加以讽刺和嘲弄。主观评论与客观叙述的巧妙结合和辛辣直刺的对比反衬手法,勾勒出一幅幅幽默诙谐的讽刺画卷,使文章形成“滑稽轻妙、尖锐直露”的讽刺艺术,让人嚼之有味,发人深省。

(本文作者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23级在读学生)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金田反语夏目漱石
金田铜业:立足创新发展 展现现代工业之美
抓住对方的心
我是猫
夏目漱石生前去过的地方——跟着作家去旅行
新格赖斯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反语对比研究
论反语本质
走进金田豪迈 感受进步的依赖
我爱你
言语反语研究的语用学视角
儿童反语语用功能知觉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