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层面教学信息化实践的难题及其解决策略

2024-02-24 00:26黄怡珊
师道·教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园所教学资源信息化

黄怡珊

一、教学信息化的相关背景

自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数字教育的普及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教学信息化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为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空间;为教师的教学成长和自我提升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园层面教学的系统化、信息化、多元化和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信息化实践的现状与难题

(一)教学环境建设不完善。随着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方针文件的颁布,我国科技教研、应用开发设计能力的大幅提升,为园所的教学信息化环境提供了良好的背景。誠然在园区建设中,有关5G建设、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推广普及力度仍不足,成本高使用率低等原因使得仅有少数园区引入;许多教师对于教学信息化的认识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教研氛围、实践动力不足;幼儿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活动接触的过程中,多数园区缺少将信息化元素融入到创设幼儿园环境。综合以上物质环境以及精神环境来看,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浮于表面,有待加强。

(二)教学资源获取困难。幼儿信息化教学资源具有稀有性、零碎性与商业化的特点。较多的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层面,针对幼儿的资源出现数量少、较片面、较陈旧的特点,部分仅能提供参考的作用;尚无专业机构或平台进行收集整理,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分类,零碎分散的信息资源给教师的学习参考造成一定阻力;较为优质的资源需要教师进行付费才可查阅以及下载,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负担。

(三)教学模式缺乏理论支撑。在教学信息化的趋势下,许多园区以及教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却缺乏具有高度的专业理论引领。在关于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的模式适用于哪些教学活动以及如何在幼儿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发展迅速的前提上把握好教学信息化程度等问题的研究仍不透彻,无法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以及参考借鉴,部分教学模式并不适用当前的主题内容,无法贴合幼儿发展的需求以及实际,对幼儿活动的体验感、实用性起了画蛇添足的作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教学评价途径单一。当前教学信息化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活动评价中仍将重点放在教师评价,以教师的主观感受与幼儿实物操作的客观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而幼儿的自评与互评、家园共育中家长的反馈意见相对缺乏。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信息化在评价过程中拥有着直观、可记录的特点,使幼儿的活动过程由结果输出转化为动态追踪,幼儿能够在技术支持下尝试完成自评与互评。

三、教学信息化实践难题的解决策略

(一) 增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专业人员指导。构建智慧校园,建设信息网络平台,加快推进5G、大数据、人工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持续建设校园信息网络、教师培训系统、教案课件数字资源和信息安全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园内资源库,组建园内智慧囊,有利家长、幼儿、教师以及园所的信息查询及应用。园所采购信息化硬件设施,以生动形象、多元化的方式,有效带动幼儿的积极性,同时易操作的特点和网络大数据共享的属性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组织对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园指导,通过详尽的功能介绍以及具体的实际操作,推动硬件设备在园内的普及应用。

(二) 引进优质教学软件,促进家园共育共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投影、录屏、希沃软件等多媒体工具软件,将幼儿活动的过程以及结果直观展示给幼儿,帮助幼儿自我反思与评价,引发幼儿在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推动自评与互评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关部门可积极研发多元化信息化教学软件,如建立家园信息库,通过一幼一档的形式,建设校园活动、校园沟通、家庭成长等多个版块,使家园信息有效传递交流。

(三)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助力信息意识技术。有关部门应结合互联网操作以及信息化思维的引领,加大人力资源投入,邀请信息化专家召开一线教师讲座,在当地幼儿的教育实际上培训,明确教学信息化的前景以及优势,为思想铸根基;幼儿园可以制定相关信息技术教师职位或者邀请有关技术人员到园所内培训;创新培训途径,可以通过园所交流,派出专业技术教师到具有先进教学信息化水平、丰富教学信息化经验的园所、机构进行观摩沟通、跟岗学习,吸收借鉴优质教案、计划以及相关经验;建立系统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落实教师培训成效、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学习先进理论知识,增强信息化意识、培养信息化思维、掌握教学信息化相关技术,将其内化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熟练度和参与度。

(四) 有关部门牵头项目,带动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部门成立相关研究小组,评估目前网络或者平台上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牵头开发项目,邀请广大一线教师加入到开发资源的队伍,成立专家小组,审查开发资源,追求更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儿园教学资源;带动区域资源,各园区因地制宜开展研修活动,挖掘出适宜幼儿身心发展、适宜信息化教学融入的优秀资源。在开发收集优秀案例后,有关部门或者各园所根据实际建立资源库,有利于资源的整理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在教师应用的过程中积极反馈,对已有的资源及时修改,更加贴合幼儿的实际情况。

(五) 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推动教师研修学习。各幼儿园以教学信息化为主题研修活动,围绕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用,服务幼儿学习过程。同时坚定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学站位,通过园本研修活动培养教师、提高教师信息化意识,走自主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推动园所内教学信息化应用普及,提高教学质量。

(六) 制定教师激励制度,精准教师考核方案。园方营造浓厚的教学信息化环境,通过添加信息化硬件、引进信息化软件、开展各式各类的竞赛活动以及开展专家培训讲座;制定教师教学信息化的激励制度,教师通过制作达到标准的信息化课件或者教案、撰写有关论文并发表、在教研过程中取得重大成果等的方式,达到激励制度中的不同情况奖励。将教师教学信息化考核方案纳入教研活动中,通过国家颁布的政策方针和有关部门的相关培训要求,细化标准并实施标准化、分数化测验,将培训的效果以分数进行评估,了解教师掌握程度。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园所教学资源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