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开发

2024-02-24 00:26赖东明
师道·教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赖东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明确提出:教学活动要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新课标也提出要“重视学科大概念,使课程内容主题化、结构化、情境化,最终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这一明确指向给一线教师备课与授课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主题的引领作用,以此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我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为例,阐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开发与具体应用。

一、根据核心素养,确定单元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其实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意。笔者尝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采用“大概念+主题+问题”教学,将本单元的第13、14、15课的内容,根据教材内容的主线整合为四个主题。主题一:帝国治理——政治制度的变化,主题二:帝国疆域——边疆治理与版图奠定,主题三:盛世繁华——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主题四:帝国余晖——对外交往与统治危机。聚焦于课堂学习的“内容理解、价值培养和思维发展”三个维度,三者的融通突破,需要教学中以大概念为基,以主题为线,以问题为支,融通共进,同时理清出支撑这些概念的相应核心知识。聚焦核心大概念,建构为教学单元主题,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深度学习。

二、理解核心素养,确立单元教学目标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推行前,一线教师主要是从从知识、能力、情感等三方面编写教学目标,分裂了三者在的整体性。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在编写单元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渗透历史核心素养,也要充分考虑学情、考情,最终确定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在每个课时中确立课时教学目标和每节课的重难点。比如,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教学目标笔者编写为:1.通过分析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了解明清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清边疆治理与国家版图的奠定、明清的对外交流、明至清中叶时期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等领域出现的新現象,知道陆王心学及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识记明清时期代表性的科技、文化成就,了解明至清中叶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限性,理解社会发展背后蕴含的危机。2.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理论,理解明清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培育学生运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落实唯物史观。3.认识到明清时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领先世界,为我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而自豪;但也要认识到,与同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趋势相比较,又存在历史局限性,专制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探究,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情怀,树立世界眼光和危机意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三、把握知识结构,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在开展单元教学时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新课标的内容和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整合,适当补充一些趣味性强且符合学生认知的史料。此外,单元内容整合还应注意知识和能力的统一,遵循逐步分解和整合协调原则。

一是根据课程标准设计编写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比如,将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以知识表格的形式整合梳理教材,将课本内容按四大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群落。二是用学业质量水平标准来分解任务,运用材料、图片、地图等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第15课的内容较多,将这一内容的主题设计为:盛世繁华—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在运用学历案设计的三个任务的基础上,设置了两个问题探究,通过材料分析,认识明至清中叶经济文化领域发生的变化,理解经济文化的“变与不变”。三是通过选择典型材料,创设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实证意识,培养辨析史料、解释历史的能力,培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比如在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这一内容时,引用了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朕承天治理若此大国,有幸统治垂60年,实现四海和平,佑及邻邦英明伟大之令誉传遍天下,以庞大国土为荣。

——《乾隆朝上谕档》

材料二:他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支撑权力的正面信息,负面的信息都作为错误的信息被清洗掉了。在此情况下,这个领袖往往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世界。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通过探究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权臣专权,维护社会稳定,但容易造成权力高度集中、专断,政治黑暗,阻碍了社会进步。

四、落实核心素养,设计单元学习活动

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也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单元学习活动的实施,要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最终真正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单元学习时,主要通过展示几组图片的对比,意在从一开始就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图片内容具体有:1.文艺复兴三杰与江南四大才子生活在同一时期;当达芬奇在绘制自行车草图时,唐伯虎正沉迷于琴棋书画;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开启了清王朝统治的时代;3.乾隆皇帝与华盛顿总统也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且死在同一年,乾隆实行闭关锁国,华盛顿在国内进行了各项改革;4.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诞生时,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

五、制定单元教学评价,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教学评价的出发点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单元教学评价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科素养发展为核心,制定符合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的评价量表,且及时对评价结果作出反馈以便调整单元教学内容,将教学评价置于目标与学习过程之间,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最终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根据教学安排与需要,将本单元作业设计为:“根据明清时期欧洲和中国发展形势对比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注:本文系广东省2022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为:2022YQJK213)】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