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的“嘉兴模式”

2024-02-24 14:46张建英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4年1期
关键词:嘉兴市实景嘉兴

◎ 张建英

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2021 年10 月,嘉兴市被自然资源部列为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试点。面对这项新课题,嘉兴市坚持守正创新,注重需求导向,坚持数字化改革的创新理念,通过生产流程再造、管理机制重塑、应用产品创新,实现基础测绘采集、生产、入库、组织、管理、服务和应用的全面转型升级,打造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示范模式。

创新应用产品,打造实体全域覆盖的空间基底

为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嘉兴市围绕构建一个基底,按照统一地理实体科学分类、空间精度、粒度表达要求,建立了实体多元模型,搭建了“一库多能、智能服务”的二三维一体时空数据库,升级了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基础地理实体、自然资源实体、影像实体和实景三维等新型基础测绘产品。

基础地理实体是新型基础测绘的核心产品。嘉兴市结合地方实际,补充细化了16 项三级类、36 项四级类,嘉兴市本级和嘉善县共完成包括房屋建筑、道路交通、河流水系、院落、行政区划等443 类153 万个实体。同时结合应用需求,扩大完成嘉兴市全域399 万个基础地理实体建设。

嘉兴市还创新提出了“自然资源实体”概念,基于地理实体,协调融合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分类体系,建设了贯穿地块全生命周期的自然资源实体,嘉兴市(含嘉善县)共完成32 万个现状类实体,整合约92 万个管理类实体,基于“实体+码”的数据链,实现自然资源数字空间的“一码管地”。

按照国家相关大纲和要求,高精度建设实景三维嘉兴。实景三维分为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三个尺度。地形级,嘉兴完成了全市陆域范围内网格间距2 米、高程精度优于0.5 米的地理场景建设;城市级,完成城镇开发边界以内分辨率优于3 厘米、其他区域优于5 厘米的全域4028 平方公里倾斜三维模型建设;部件级,完成中心城区25 平方公里重点区域、重点建筑和主要道路,嘉善县主城区60 平方公里的地上地下、室内室外部件级三维数据生产。

在试点过程中,嘉兴市对所有产品进行了时序化管理,建成1975 年至2022 年嘉兴市全域19 个年份的多源、多分辨率时序影像数据集,实现了影像资源的“云”上集中管理、智能提取和动态分析。基于地理实体的时序化管理与更新,可以看到城市建设40 多年的发展变迁,追踪每一寸土地的变化全过程。

此外,对“智慧嘉兴时空大数据平台”进行迭代升级,建设三维时空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二三维一体化时空大数据管理,完成二维服务向三维服务、单一地图服务向知识服务、空间分析向时空智能计算能力的提升,建成了自然资源数字孪生能力中台,实现了平台在立体时空数据管理、智能知识服务、应用多方位支撑、服务模式拓展和安全可控管理五大方面能力的全面升级。

优化顶层设计,为新型基础测绘建设保驾护航

嘉兴市尤其关注全域推进和常态化管理机制建设,梳理分析了基础测绘和自然资源及相关领域数据标准,开展了标准内容差异性与关系研究,凝练通用性产品定义、生产工艺、技术指标等,形成服务嘉兴市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标准规范。

以“最高精度只采集一次,省市县三级共同维护一个实体库”为原则,嘉兴市建立了省市县联动机制,通过“六个统一”,构建了“一个库、一地赋码、三级联动”协作模式,保障了基础地理实体省级总库、市级总仓、县级分仓协同更新。强化业务协同更新机制,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基础测绘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业务协同更新的内容、方式、周期等事项,从地图服务转变为基于在线的实时部门协同,地理信息和专题信息双向融合,拓展了地理信息应用深度和广度。优化快速更新机制,建立多种发现渠道,实现了变化信息的多源快速发现,同时结合数据特点和应用需求,制定了分类分级的动态更新机制,保障从实时、周、月、季度到年度等不同周期的数据更新需求。

● 高逼真模型展示(嘉兴南湖烟雨楼)

此外,嘉兴市还构建了定位基准、基础产品、标准产品、应用产品、地图产品等多样化数据产品体系;形成数据采集、生产、管理、应用、发布等全流程的技术支撑体系;编制完成嘉兴市地理实体和实景三维等系列技术标准,构建了完善的地方标准体系,为2项在编国家标准、1 项在编行业标准、2 项技术标准贡献了嘉兴经验;出台多个政策文件,在组织协同、质量保障、安全管控、应用共享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保障新型基础测绘工作常态化有效运行。

加快成果应用,做好“两支撑、两服务”

嘉兴市坚持需求导向,通过优化一批、提升一批、拓展一批应用,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各行各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验证了嘉兴试点创新成果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已支撑嘉兴全市2/3 政府部门172 个应用系统建设。

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嘉兴市通过创新实践与探索,不断促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与自然资源管理的融合。厘清自然资源一本账,精准掌握各类自然资源分布和数量,快速统计各类自然资源的流入流出,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精准详实的工作基础。通过自然资源实体空间身份编码串联,实现嘉兴市每一块地“规、批、供、审、建、登”等全流程动态管理,形成边界精准、业务贯通、前后相连的“一码管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资源体系。基于自然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近60 万条自然资源现状类和管理类实体,一键分析疑似违法图斑的用地报批情况、供应情况、不动产登记等信息,辅助违法监察工作快速开展。结合规划地块实体、建筑物实体,分析待建设地块及其周边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等指标,为确定规划条件提供依据;利用实景三维模型和方案设计模型,配合三维可视分析、日照模拟等三维分析评估地块规划指标,已支撑嘉兴市双溪湖板块邻里中心、体育中心等21 个地块的规划预评估。

支撑各行各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各行业重大需求,嘉兴市积极推动新型基础测绘产品应用。园林市政行业管理需要大量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市政综合管理平台”调用了建筑物、道路、桥梁、市政设施等14 类约16万个基础地理实体服务,不仅极大减轻了基础设施人工摸排的成本,还通过实体关联融合了各类业务基础信息和管理信息,有效支撑市政园林设施的精准养护、在线监测等管理工作。

在社会基层智治方面,嘉兴市委政法委通过三维时空大数据平台,运用实景三维、基础地理实体区划单元实体和建筑物实体100 余万条数据,实现了人、事、地、物、情高效精准空间化服务,支撑户室、网格、人员等治理要素的一图采集、一图管理、一图应用,常态化维护管理户室325 万户、沿街商铺20 万间、人员578 万。

嘉兴“种粮宝”应用方面,为粮食安全保障提供精细化的农用地实体,通过农用地实体关联农户相关信息,方便“嘉兴粮食生产管理平台”精准化管理每一块农用地的农户、耕作种类等,从而为惠农补助、田块管理等应用提供支撑。

2022 年初,嘉兴被列入水利部数字孪生水网试点城市,实景三维嘉兴建设成果无缝接入,直接作为水网数字孪生底板,利用河流、桥梁、水闸等实体和实体的信息“空间载体”特性,实现全域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标准、统一更新,实现数据的共建共享,快速构建了精准的杭嘉湖平原“数字孪生水网”。

下一步,嘉兴市将持续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产品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把实景三维嘉兴等作为全市数字化发展的统一“数字空间底座”,加大加快应用推广,加强试点成果的总结凝练,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国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提供嘉兴经验。

猜你喜欢
嘉兴市实景嘉兴
《初心》
金湖县创新“实景式”培训 提升精准执法水平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学院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浙江嘉兴卷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论山水实景剧与山水实景演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