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19 年非免疫鸡群鸡毒支原体血清学调查

2024-02-26 13:04王晨燕郭锦玥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鸡毒种鸡蛋鸡

周 峰 王晨燕 郭锦玥 侯 博*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佛山 52823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州 350013)

鸡毒支原体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主要导致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和火鸡的传染性鼻窦炎,鸡CRD 的症状主要包括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呼吸道啰音和气囊炎,火鸡眶下鼻窦肿胀[1-2],并且能加重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和促进病原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3]、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以及大肠杆菌(E.coli)等的扩散[4]。 MG 感染蛋鸡或种鸡会导致产蛋率和孵化率降低、 胴体质量下降等,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3]。为了减少养鸡场的损失,特别是蛋鸡的经济损失,防治手段主要基于抗生素的治疗与疫苗免疫, 以减少水平和垂直传播[1]。 然而人们使用抗生素进行防治时, 由于不同菌株在不同地区使用抗生素而导致MG 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断下降, 而且产生的耐药性问题也越发严重[5]。目前市售的MG 疫苗主要为灭活油乳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这些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MG 感染对蛋鸡的损失[1],但是有研究表明,接种一些MG 灭活苗会导致产蛋延迟等不良反应,原因可能是接种灭活疫苗会影响蛋黄脂质的合成,从而影响产蛋率[6-7]。 使用抗生素能够短期控制MG 在鸡群中的发病情况,但不能消除MG 对鸡群的感染,并且抗生素的使用往往需要考虑食品安全的问题[8],这些问题给MG 的防治带来挑战,需要对鸡毒支原体病进行监测调查,根据MG 感染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来降低鸡毒支原体感染率。 检测MG抗体的ELISA 方法于1985 年被Talkington 建立,王乐元等 (1994) 应用Dot-ELISA 检测MG 抗原。ELISA 具有特异性强,并有较好的稳定性,这为鸡群中病原抗体水平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为MG感染诊断和流行监测提供了依据与基础[9]。 来自33个国家的62 篇研究报告表明,鸡毒支原体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 数据库检索出22 162 份MG 样品,平均阳性率为27.0%; 在南亚MG 流行率较高,为37.3%(26.2%~48.9%);在中亚和欧洲地区感染率较低,为13.9%(6.1%~24.0%);而在南亚和撒哈拉以南地区MG 感染率相对最高, 为61.5%(39.4%~81.6%)[10]。 此外,MG 感染在我国也广泛存在,2017年李桂喜等[11]对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的6 986 例蛋鸡病例进行调查, 其中MG 感染率为14.21%;齐新永等[12]对2013 年上海地区鸡群进行血清学调查,规模化未免疫MG 疫苗蛋鸡场MG 抗体平均阳性率高达97.8%,种鸡场MG 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3.3%;2019 年北京市各区鸡群MG 抗体阳性率为78.95%~100%[13]。2012 年福建省部分地区规模化未免疫蛋鸡群MG 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7.22%[14], 六七年后,鸡毒支原体感染情况是否有新的变化, 需要再次监测福建省蛋鸡群和种鸡群的MG 感染情况, 以及时制定防治措施,降低由MG 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收集福建省不同地区21 个未免疫MG 疫苗的蛋鸡场血清,使用商品化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样品进行检测,调查福建省近年蛋鸡群的MG 感染情况,为科学防治鸡毒支原体病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样品 2018-2019 年, 自福建5 个地市的21 个鸡群采集不同养殖类型、日龄、规模的未免疫MG 疫苗蛋鸡血清样品共916 份。 其中,福州428 份、漳州306 份、莆田72 份、龙岩81 份、南平29 份。

1.2 主要试剂 MG 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 购自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未免疫鸡群MG 抗体检测及流行规律分析将待检测血清样品提前作500 倍稀释, 再使用MG抗体检测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 判定标准为: 样品的S/P 值大于0.50 或效价范围≥1 076,则判为阳性。 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福建省蛋鸡和种鸡群鸡毒支原体流行情况。 用Excel 整理采集到的数据,分析不同日龄(分别为育雏阶段1~42 日龄、育成阶段43~126 日龄、产蛋期至淘汰126 日龄以上)以及不同养殖类型(蛋鸡和种鸡)的MG 流行规律。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3 软件进行统计学卡方检验分析。采用χ2检验及其事后比较不同日龄以及养殖类型的鸡群MG 抗体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省未免疫蛋鸡场MG 抗体检测情况2018-2019 年, 共采集福建省内非免疫蛋鸡或种鸡场样品916 份,MG 抗体阳性率为69.43%。其中福州MG 抗体阳性率高达81.07%(347/428),漳州MG 抗体阳性率为48.69%(149/306),龙岩MG 抗体阳性率为82.72%(67/81), 南平地区抗体阳性率为82.76%(24/29),莆田MG 抗体阳性率为68.06%(49/72)。在福建省内共采集了21 个鸡群,其中MG 抗体阳性率在0%~20%的有4 个,21%~50%的有4 个,51~100%的有13 个,其中MG 抗体阳性率为100%的有2 个。各地抗体阳性率见图1。

图1 福建省不同地区鸡群血清MG 抗体检测结果

2.2 不同日龄鸡群MG 感染情况及MG 流行情况分析 根据不同日龄鸡群进行MG 抗体阳性率统计, 发现育雏阶段鸡MG 抗体阳性率为37.10%,育成阶段阳性率在43.06%,产蛋期至淘汰阶段阳性率为77.61%,保育阶段与126 日龄以上的鸡群MG 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χ2=100.10,P<0.001),结果见表1、图2。

表1 不同日龄阶段鸡群MG 抗体检测情况

2.3 蛋鸡与种鸡群MG 抗体检测结果及MG 流行情况分析 统计显示,2018-2019 年福建地区蛋鸡场与种鸡场的血清MG 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养殖类型MG 抗体检测结果

3 讨 论

检测MG 抗体的ELISA 方法于1985 年被Talkington 建立,为MG 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基础[9]。本研究采用ELISA 方法对2018-2019 年福建省内未免疫MG 疫苗的蛋鸡和种鸡群血清进行MG 抗体检测,结果显示MG 抗体总阳性率为69.43%,与黄招玲等[14]在2012 年福建省调查的MG 抗体总阳性率为47.22%相比,在过去的六七年中,福建省未免疫MG 疫苗鸡群的MG 感染愈发严重。 本次调查发现,种鸡群的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5.82%,较高的MG 抗体阳性水平为MG 的垂直传播提供可能。 育雏阶段(1~42 日龄)鸡群,其MG 抗体阳性率高达37.10%,产蛋期至淘汰阶段鸡群MG 抗体阳性率增加至77.61%,MG 抗体阳性率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与2019 年姜兰兰等[13]和2012 年黄招玲等[14]的不同日龄鸡群MG 感染规律不一致。 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有:(1)不同鸡场抑制MG 药物的使用;(2)采样时季节差异的影响;(3)姜兰兰等、黄招玲等所调查的小日龄鸡群均已存在较高的MG 感染率,结合前两点原因,可能导致不同日龄感染规律不一致。本次调查福建省育雏阶段的鸡群就存在37.10%的MG 抗体阳性率, 这可能是种鸡场未采取MG 净化措施,导致病原通过垂直传播给后代,而鸡场引进了受MG 感染的鸡群, 也可能是部分鸡场生物安全设施较差, 从而导致MG 水平传播引起鸡群MG 抗体阳性率较高。

2018-2019 年, 共采集、 检测福建省非免疫21 个鸡群的血清样品, 鸡群MG 抗体阳性率为90.48%, 说明鸡毒支原体感染在福建地区普遍存在, 而且比2012 年福建省鸡群MG 感染更加严重。因此,对MG 感染需要引起重视,在引种过程中需要加强MG 检测,杜绝MG 垂直传播。

猜你喜欢
鸡毒种鸡蛋鸡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鸡毒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措施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鸡毒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防控措施
鸡毒支原体病分析与防治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