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及中医体质与老年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2024-02-27 08:20彭玉林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湿质婚姻状况患病率

杨 帆 谭 华 彭玉林 王 平

1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武汉 430060 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武汉 43003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进步,我国生活与医疗水平大幅提升,人口平均寿命随之提高,人口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人口老龄化及其衍生问题日益显著。据预计,2030年我国将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高血压作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可引起心脏、脑和肾脏等多个靶器官的损伤[2]。截至2010年,全球有近14亿高血压患者[3]。《中国老年人血压管理指南2019》指出,我国老年人群(年龄≥60岁)高血压患病率达53.2%;而世界范围内,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60%[4];因此探寻高血压的防治策略势在必行。目前,西医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侧重于结合各类生理和生化指标来制定治疗方案;而中医“体质学说”强调整体性,认为体质是基于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综合特质[5]。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老年人群中不同体质类型、不同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差异,以期为老年人群的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与建议,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以2021年3月24日—2021年12月22日于武汉市硚口区韩家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4122名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获取有效研究对象3488例,其中男性1529例(43.84%),女性1959例(56.16%),平均年龄(70.61±5.10)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武汉市连续居住时间≥6个月者;②本次调查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或无法作答者;②严重躯体功能损害者;③资料填写不完整或逻辑有误者。

1.3 诊断/判定标准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计算和分类:BMI=体重/身高2(kg/m2)。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亚太地区BMI分类法,根据BMI的数值将体重分为过轻(BMI<18.5 kg/m2)、正常(18.5 kg/m2≤BMI<24.0 kg/m2)、超重(24.0 kg/m2≤BMI<28.0 kg/m2)以及肥胖(BMI≥28.0 kg/m2)。

高血压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诊断标准[6],采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有高血压病史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

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体质分类标准[7],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判定标准:①平和质以外的其他体质条目,各条目得分相加≥11分,判定为是;各条目得分相加为9~10分,判定为倾向是;各条目得分相加≤8分,判定为否。②平和质条目:各条目得分相加≥17分,同时其他8种体质得分都<8分,判定为是;各条目得分相加≥17分,同时其他8种体质得分都<10分,判定为基本是;不满足上述条件者,判定为否。

1.4 研究方法

①分析入组人群的人口学一般资料和健康体检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血压、血糖等,比较不同人群特征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②根据中医体质类型分类,分析不同体质类型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③分别以平和质及18.5 kg/m2≤BMI<24.0 kg/m2为对照组,以是否患有高血压作为因变量(非高血压=0,高血压=1),建立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体质与BMI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并进一步分析体质联合BMI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

1.5 质量控制

统一制作并发放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临床人员面对面询问并填写录入。采用高度分度精确到0.5 cm,重量分度精确到0.1 kg的超声波身高体重测量仪(鼎恒DHM200)测量身高、体重,测量2次记录平均值。研究对象于静息状态5 min后用水银柱血压计(鱼跃GB3035-93)测量坐位上臂血压,测量2次,若收缩压差值≥10 mmHg则测量3次,记录后2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血压值。

1.6 统计学方法

原始数据录入Excel并导入SPSS 26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描述,采用Pearson-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建立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显著性水平设置为0.01,分析中医体质和BMI与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基本特征分析

在3488名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人数为1923,整体高血压患病率为55.13%。除性别外,不同年龄、有无糖尿病以及不同BMI值和婚姻状况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例)

2.2 中医体质分布特征

有效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以平和质居多,占比47.31%。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前三位体质类型为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80.00%、72.73%、66.72%;高血压患病率较低的为平和质、特禀质,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91%、48.39%。不同中医体质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例)

2.3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体质与BMI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以平和质为对照,痰湿质高血压患病风险是其1.396倍[95%CI(1.137~1.714),P<0.01],其余中医体质类型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MI正常组为对照,过轻组高血压患病风险为其0.404倍[95%CI(0.251~0.649),P<0.01],超重组、肥胖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其1.533倍[95%CI(1.281~1.836),P<0.01]、2.478倍[95%CI(1.852~3.315),P<0.01]。见表3。

表3 高血压患病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

该模型中调整的变量:年龄(未分组)、糖尿病(有无)、婚姻状况(在婚、丧偶、离异、未婚)。

2.4 体质联合BMI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以平和质且BMI值正常为对照,高血压患病风险最低的是平和质且BMI过轻组[OR=0.383,95%CI(0.219~0.672)];高血压患病风险最高的为平和质且肥胖组[OR=3.573,95%CI(2.708~4.714)]。在痰湿质中,BMI值超重与肥胖在模型二(调整变量为:年龄,有无糖尿病,婚姻状况)中高血压患病风险均高于平和质组,BMI值肥胖在模型一(调整变量为:年龄)中高血压患病风险低于平和质组。见表4。

表4 体质联合BMI值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回归分析模型

研究对象中未见BMI<18.5 kg/m2的痰湿质者;模型一调整变量为:年龄(未分组);模型二调整变量为:年龄(未分组)、糖尿病(有无)、婚姻状况(在婚、丧偶、离异、未婚)。

3 讨论

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与过早死亡的首要因素,给人口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负担。近年来,其患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从1959年的5.1%增长至2018年的27.5%[8],其中,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3.20%[9];本研究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55.13%)与之大致相同。本研究中,除性别外,年龄、婚姻状况、有无糖尿病及BMI均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与其他学者研究相吻合[10]。因血管内皮功能和代谢功能与年龄密切相关[11],年龄越大则高血压患病风险越高;婚姻状态对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影响[12],良好的婚姻状况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的发生;糖尿病与高血压互为危险因素,糖尿病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3];BMI可反映脂肪含量及分布情况[14],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可加速高血压的发生,故BMI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性别方面,调查显示我国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9],而本研究中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样本量不足有关。

中医古代典籍中不曾有关于“高血压”的病名记载,而其发病、临床表现及演变过程与“眩晕”十分类似,故多将“高血压”归于“眩晕”范畴。东汉张仲景首次提出痰饮是导致“眩晕病”的原因之一[15];元代朱震亨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痰饮是“眩晕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6]。本研究中,痰湿质高血压患病风险远高于平和质,而其他包含“痰饮”病因的体质,诸如湿热质,患病风险也位居前列;与吴福佳等[17]研究结论相一致。其余偏颇体质对高血压患病风险无显著影响,基于结果分析湿热质等包含“痰饮”病因的体质类型与高血压患病率无明显关系,考虑与该组别样本量较少有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医体质与BMI单独作用时,痰湿质的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平和质,BMI值越高则高血压患病风险越高;提示痰湿体质和高BMI值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相较于BMI值正常组,过轻组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其0.404倍,提示体重过轻对高血压患病而言可能是保护因素。在中医体质与BMI联合作用时,结果显示,在正常BMI值([18.5~<24.0(kg/m2)])范围内,痰湿质与平和质对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没有显著性差异;BMI值在24.0~<28.0(kg/m2)范围时,痰湿质的高血压患病率在模型一及模型二中分别提高12.32%和34.39%;BMI值≥28.0 kg/m2时,痰湿质的高血压患病率在模型二中提高28.04%。值得注意的是,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扰,仅加入年龄因素后,痰湿质联合BMI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随BMI值升高而上升,而在BMI值≥28.0 kg/m2时高血压患病风险略低于平和质;这或许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因子的相互叠加有关,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验证。

综上,年龄、婚姻状况、有无糖尿病、中医体质及BMI值均会影响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在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痰湿质联合高BMI将显著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因此,控制体重和调理体质是防治高血压的可行方案之一。

猜你喜欢
湿质婚姻状况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农牧区哈萨克族老年人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关系的调查研究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