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散洗剂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研究*

2024-02-27 08:20孙妍婧冯上新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洗剂消肿肉芽

孙妍婧 方 楠 曾 华 冯上新 郑 勇

1武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武汉 430014 2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5

痔疮为直肠下端肛垫出现的病理性肥大,患者常出现便血、疼痛、异物感等症状,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疼痛程度较高。约45%的患者术后会形成便秘,难以重建排便习惯,且创面愈合较慢,需反复换药,住院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消肿散洗剂为武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经验研制的一种新型院内熏洗方剂,该熏洗方在近2年的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在本课题前期的动物实验中,该熏洗方可显著促进大鼠创面血管生成素的表达,降低局部炎症因子浓度,从而促进大鼠创面愈合。本研究将进一步分析该洗剂对人体痔疮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创面增生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的影响,以评估该洗剂促进人体痔疮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汉口院区肛肠科行混合痔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2~77岁,平均(46.70±14.43)岁;平均病程(12.03±4.58)年。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1~77岁,平均(48.15±15.20)岁;平均病程(12.63±5.54)年。2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年龄18~77岁;符合《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中适合手术的Ⅲ、Ⅳ度内痔及合并脱垂的混合痔的诊断标准[1];初次行痔疮切除手术,既往无肛肠相关手术史。

1.3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肠道病变;术前合并便秘;有肛门手术既往史;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凝血机制不健全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等导致身体虚弱而不能耐受手术者;严重心、肝、肾疾患及肺结核活动期;瘢痕体质;哺乳或妊娠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术后第一天采用一级护理,第二天转为二级护理,并拔出肛塞纱布,创面采用5%碘伏消毒,用棉签于创面涂抹适量牛黄痔清栓(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60),于牛黄栓表面再涂抹一层红霉素眼膏(北京双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270),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术后创面较大、易出血者,可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湖南塞隆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507)2 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研究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肿散洗剂外洗,该洗剂为本院新型院内制剂,组成:五倍子30 g,苦参30 g,地肤子30 g,荆芥30 g,槲寄生30 g,花椒15 g,赤石脂30 g;以上药物打成粉末,与艾绒10 g混匀,取药物共计约205 g,每剂中药加水500 mL,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至125 mL备用。采用肛肠熏蒸仪(科瑞医疗,2018B型)治疗,具体操作为:先拔去肛塞纱布,让患者坐在肛肠熏蒸仪治疗台上,储药装置中放入自制消肿散洗剂备用药液,熏洗药液预热温度设置为35℃,每次冲洗肛门5 min,蒸汽熏浴15 min,熏蒸结束后烘干肛周,每次共约30 min,每日熏洗1次,持续7天,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减熏洗次数。熏洗完成后进行常规换药,操作同对照组。2组均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

1.5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创面VEGF的表达水平:术后第3天换药时,若研究组与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增生较多者,使用钳夹或剪刀修剪平整,采用Envision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具体方法如下:①肉芽组织切片,无水乙醇脱蜡,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 min;②枸橼酸盐缓冲液(深圳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ZK-L2873)修复抗原;③3%H2O2室温孵育30 min,5%山羊血清封闭(上海沪震实业有限公司,货号:HZ-0005)2 h;④滴加一抗(美国DAKO),4℃冷藏过夜,PBS冲洗2 min,共3次;⑤滴加通用型二抗(美国DAKO),37℃孵育20 min,PBS冲洗2 min,共3次;⑥DAB(上海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ZY6SK2020)显色;⑦蒸馏水充分冲洗,复染;⑧脱水透明、封片。由病理室医师观察判定,比较每个切片中4个随机视野中阳性细胞(呈棕黄色)的表达率。

比较2组术后创面疼痛评分:于术后第3天和第5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疼痛评分,分值0~10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

此外,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住院天数。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创面增生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比较

术后第3天,研究组创面肉芽组织切片中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创面增生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比较

2.2 2组VAS评分比较

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5天,治疗组创面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术后第3天创面VAS评分与术后第5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创面VAS评分与术后第5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创面VAS评分比较(n=40,分,

2.3 2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住院天数比较

研究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住院天数比较(n=40,天,

3 讨论

临床上约45%的痔疮术后患者会出现便秘,究其原因为:痔疮切除术中常需要对痔核、皮赘进行多次切除,故其手术切口与其他手术相比,术后疼痛程度较高。患者常因疼痛显著、精神紧张而不敢排便,进而加重便秘。干燥的粪便刺激切口,反而加重疼痛,由此进入“疼痛—便秘—加重疼痛”的恶性循环[2]。目前便秘的治疗方法多以口服通便药物或以开塞露刺激肠壁为主,有一定疗效,但刺激性较强,且此类方法多不适合术后患者。而消肿散洗剂通过肛肠熏洗仪对术后切口部位持续熏洗,操作简单,刺激性低,副作用小,可明显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从而抑制“疼痛—便秘—加重疼痛”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发挥辅助患者排便的功效,形成良性循环。

消肿散洗剂中君药五倍子的使用历史悠久,《本草蒙筌》称其专为“收敛之剂”,《本草纲目》言“其气寒,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能除泄痢湿烂”,可止血敛汗、收湿敛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三者共为臣药。槲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赤石脂涩肠止血、生肌敛疮,此三味温热药可制五倍子、苦参、地肤子的寒凉之性,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敛疮止血、收湿生肌、镇痛止痒之功。现代研究认为,消肿散洗剂中的五倍子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为鞣质(天然植物多酚收敛剂),其中的没食子酸等物质可发挥较强的抗菌作用[3],且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可充当天然交联剂[4],以改善洗剂中诸药的机械性能,对皮肤血管损伤的修复有显著作用。此外,方中其他药物的有效成分对于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炎症反应、减轻创面疼痛等均具有积极意义:如地肤子中的三萜皂苷和苦参中的苦参碱可发挥抗炎、抑菌和抗氧化的功效[5-6];花椒中的挥发油、酰胺、生物碱等物质及荆芥中的挥发油类、其他萜类、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感染等诸多功效[7]。而炎症与感染是引起疼痛的最主要因素,此洗剂中诸多药物均具有抗炎与抗感染的作用,借此间接缓解术后切口疼痛。在本研究中,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提示消肿散洗剂熏洗在减轻创面疼痛、辅助患者排便方面疗效显著。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脂肪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能迅速向受伤部位聚集。其中脂肪干细胞可分化为真皮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等;间充质干细胞可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其中就包括VEGF。VEGF是启动肉芽组织血管生成的主要生长因子,在早期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创面肉芽组织切片中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消肿散洗剂促进术后创面愈合与其提高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有关。

综上所述,本院院内自制消肿散洗剂能有效地减轻痔疮术后疼痛、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增加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加速创面的修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洗剂消肿肉芽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乔利·布朗与干洗剂
庆大霉素高渗盐水在手足外科感染性肉芽组织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银芷肛肠熏洗剂对痔组织细胞因子VEGF、CD68及MMP9的影响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衣物预洗剂的配方技术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