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中浙优26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2024-02-27 15:07许新新张晨光詹有松胡国成童汉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龙游县龙游父本

许新新,张晨光,詹有松,胡国成,童汉华*

(1.龙游县种植业发展中心,浙江 龙游 324400;2.龙游县五谷香种业有限公司,浙江 龙游 324400;3.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400)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水稻的年种植面积约为0.3 亿hm2,其中杂交水稻的面积达到0.013 亿hm2[1]。近年来,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逐步增加,推广优质杂交水稻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2]。中浙优系列水稻品种是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优质杂交水稻[3],是浙江省主推的三大系列水稻高产品种之一[4]。中浙优26作为中浙优系列[5-7]的重要成员,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是选用优质三系不育系中浙2A与强优势恢复系F1436配组而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20年分别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国审稻20206143)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桂审稻2020147),2022年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91005194),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耐肥抗倒、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杂交水稻的种植,也是浙江省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浙江省龙游县五谷香种业有限公司于2019年引进中浙优26试种植。2019年种植0.2 hm2,收干谷2.154 t,折合平均产量为10.770 t·hm-2;2020年扩大种植1.1 hm2,收干谷10.995 t,折合平均产量为9.995 t·hm-2。同时于2020—2021年连续2 a开展了中浙优26的试制种,2 a安排制种面积分别为1.33和7.00 hm2,平均单产分别为1.929和2.348 t·hm-2。安全高产的制种技术[8-10],需要根据品种亲本的特性,结合制种基地的气象条件提出。本文根据中浙优26在浙江龙游2 a的制种实践,结合组合及亲本的特征特性,提出适合中浙优26在浙西制种的高产制种技术。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不育系中浙2A的特征特性

不育系中浙2A的细胞质源来源于中浙A,属野败型细胞质源,2012年通过浙江省不育系鉴定(浙育鉴2012011),2020年获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30666.6)。该不育系属中籼中迟熟类型,田间株叶形态较紧凑,叶色偏深,分蘖较强,株高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好。株高88~91 cm,剑叶挺直,谷粒细长偶有顶芒,千粒重22~23 g。花期较集中,一般见穗2~3 d后开花(高温年份见穗次日开花),单穗花期约3 d,单株花期7 d,群体花期12 d,正常天气一般早上9:30始花,10:00—11:30达盛花。在浙江省龙游县4月下旬播种,播始历期85 d左右。

1.2 恢复系F1436的特征特性

父本F1436是采用籼粳复合杂交,连续多代自交后经单株选择而成的中籼迟熟型恢复系。田间叶色淡绿、茎秆粗壮,苗期长势慢,中期长势快,株高118 cm,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成穗率较高。单株分蘖12~15个、有效穗10~15穗,穗长28 cm,每穗总粒数200~220粒,千粒重26~27 g。谷粒黄色长粒型,纺锤形,颖尖无色。花药黄色、饱满,散粉性好,花期长、花时迟,花粉量足。对九二〇敏感。正常天气下,10:00始花,10:40进入开花高峰,单株花期12 d左右;该恢复系恢复谱广、配合力强,利用其配组已育成了中浙优26、华浙优26等多个强优势组合。浙江省龙游县3月底至4月初播种,主茎总叶片数16~17叶,播始历期105~110 d。

1.3 组合区试产量表现

中浙优26于2018—2019年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6.853、7.311 t·hm-2,比对照丰田优553增产3.16%、3.85%;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082 t·hm-2,比对照丰田优553增产3.51%。2019年生产试验,中浙优26平均产量7.072 t·hm-2,比对照丰田优553增产4.82%;同时参加广西早稻扩区试验,平均产量515.43 t·hm-2,比对照特优7118增产3.80%;桂中、桂北中稻扩区试验,平均产量7.731 t·hm-2,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4.57%。全生育期早稻126.7 d,比对照特优7118长2.0 d;晚稻120.7 d,比对照丰田优553长2.0 d;桂中、桂北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6 d,比对照深两优5814短1.0 d。

2018—2019年同时参加浙江勿忘农主持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9.483和9.632 t·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23%和5.72%;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557 t·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97%。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744 t·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52%。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4.6 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晚熟1.8 d。株高121.3 cm,穗长25.2 cm,有效穗数235.5 万·hm-2,每穗总粒数236.0粒,结实率80.6%,千粒重23.5 g。

该组合2019—2020年在浙江龙游试种,2019年在浙江省龙游县五谷香种业有限公司基地种植0.2 hm2,收干谷2.154 t,折合平均产量为10.770 t·hm-2;2020年在龙游(地方种粮大户)种植1.1 hm2,收干谷10.995 t,折合平均产量为9.995 t·hm-2。该组合2 a田间表现为株高适中,叶姿态较好,叶鞘绿色,叶片中绿色,倒二叶直立、叶舌长度中到长、叶舌形状二裂;柱头白色,颖壳淡黄色,穗型马尾型,细长下弯,穗二次枝梗多,穗分枝姿态半直立,无芒,谷粒长0.9 cm,长宽比3.7,有效穗数258万·hm-2,株高125.8 cm,穗长23.5 cm,每穗总粒数169.8粒,结实率75.8%~80.1%,千粒重24~25 g。综合在龙游的田间表现,中浙优26丰产性好、优质、耐肥抗倒,对白叶枯和稻瘟病有较强抗性等特点。

1.4 区试抗性及品质表现

广西桂南晚稻区试,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抗性鉴定,稻瘟病2 a综合指数分别为6.8、6.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为7级;白叶枯病2 a综合指数均为5级;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

国家区试中,对稻瘟病的2 a综合指数分别为4.9、6.4级,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7级,白叶枯病为9级,褐飞虱为9级,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一般。

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广西桂南晚稻区试和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中浙优26的米质综合评定均符合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优质三等食用长粒形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表1)。

表1 中浙优26区试品质表现Table 1 The quality performance of Zhongzheyou 26 in the district test

2 安全高产制种技术

2.1 适当早播,合理安排播差期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盆地特征。该地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是浙江省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在龙游开展的中浙优26制种实践表明,在浙西适当早播,并安排合理的播差期,可以获得更高的中浙优26制种产量。

2020年安排试制种1.33 hm2,父本分2期播种,第1期父本5月12日播种,第2期父本5月22日播种,2期父本播差10 d,1期父本与2期父本比1∶2,父本播种量控制在90 kg·hm-2。母本安排在5月24日播种,父母本播种时差12 d,叶龄差2.4叶。父母本于8月15日同时始穗,花期基本相遇良好,折合制种产量1.929 t·hm-2。

2021年扩大制种面积7.0 hm2,父本第1期安排在4月9日播种,第2期父本4月24日播种,2期父本播差15 d,1期父本与2期父本比采用1∶2,父本播种量控制在75 kg·hm-2。母本安排在4月24日播种,父母本播种时差15 d,叶龄差2.6叶。父母本于8月1日同时始穗,花期相遇较好,收获杂交种子16.433 t,折合制种产量2.348 t·hm-2。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父母本宜适龄移栽,合理密植,培育丰产苗架。父本秧龄30~35 d,母本秧龄25 d左右,父母本行比2∶13,父本行株距30 cm×25 cm,每穴插2~3粒谷苗。母本行株距18 cm×18 cm,每穴插2~4粒谷苗。每公顷插足22.5万丛,确保落田苗90万·hm-2,最高苗570万·hm-2,有效穗达330万·hm-2。

2.3 加强水肥管理措施

秧田期播种至三叶期前,应保持半旱。三叶期以后至移栽前一周,以湿润为主的浅水勤灌促分蘖;移栽前一周内灌水上秧板,不宜断水。施肥方面,一叶一心期,可喷施多效唑2.0 kg·hm-2,培育多蘖壮秧。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期,施45%的复合肥300~375 kg·hm-2,配合施用17.2%幼禾葆3.75 kg·hm-2;四叶期施用尿素150 kg·hm-2;移栽前4~6 d施用尿素225 kg·hm-2和氯化钾75 kg·hm-2作起身肥。

大田期,移栽前施底肥复合肥(N、P、K含量各为15%)450 kg·hm-2,于移栽后5~7 d施尿素150 kg·hm-2作为返青肥,母本幼穗分化6~7期,追施尿素45~75 kg·hm-2和氯化钾112.5 kg·hm-2作为破口肥。大田前期注意保持田间浅水层促进母本多分蘖,中期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要及时排水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群体质量。后期宜干干湿湿,养根保叶,促进孕穗养花,提高结实率。

2.4 科学喷施九二〇

提早预测调整花期。中浙优26制种花期预测以幼穗剥查为主,一般幼穗分化3期左右,母本比父本早1期;幼穗分化5~6期,母本比父本早半期;始穗期母本比父本早1~2 d为宜。

根据中浙优26的亲本特性,不育系中浙2A对九二〇不敏感,应提早打九二〇,加大总用量至0.9 kg·hm-2左右。始穗10%~15%时,九二〇用量0.3 kg·hm-2,单独喷施母本;次日九二〇用量0.45 kg·hm-2,同时喷施父母本;第3天根据情况再用九二〇0.15 kg·hm-2父母本同时喷施,即可将母本喷施“透颈”。喷施九二〇每次每公顷地需加2.25 kg九二〇增效剂和0.225 kg作物营养素,有利于保花护花,提高柱头活力。

在父母本开花盛期7~10 d内,利用竹竿或绳子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一般每天盛花期(大约上午10:00—10:30)人工拉粉2次,中间间隔30 min,提高异交结实率。

2.5 注意病虫害防控

用25%氰烯菌酯悬浮1 000~2 500倍液(0.3~0.6 mL·kg-1种子)+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200倍液浸种24~36 h,做好浸种防病。秧苗期防治一代二化螟尾蜂、稻飞虱(兼治稻蓟马);分蘖期防治二代二化螟、稻飞虱,预防白叶枯病;孕穗至破口期重点抓好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白叶枯病预防及二化螟、稻飞虱的防治工作,生长后期控制稻飞虱和二化螟的虫口基数,保护功能叶,确保青秆黄熟,促进灌浆结实。

2.6 防杂保纯,适时收割

授粉结束后,要及时割掉父本,有利于母本通风透光、提高结实率。从秧田期开始直到收割前,要加强田间纯度检查,及时去杂保纯。特别是在始穗期喷施九二〇前,要及时去除田间的异型株、本田杂株和不育系田里的保持系。当田间80%以上种子成熟时,要及时安排收割以保证种子活力。种子收割精选时注意做好内外标签,整齐堆放。在收、晒过程中防止人为混杂,确保种子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龙游县龙游父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爱的表白书
给古丽的一封信
龙游县冬季雾霾污染过程中碳质气溶胶特征及区域传输分析
与教材“对话” 让复习 “精准”——从回归教材视角谈高三数学复习“五部曲”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龙游县种植红肉蜜柚的气候可行性分析
龙游遗韵
龙游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龙游 激越前行三十年 风华正茂竞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