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日粮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2024-02-27 15:07葛莹范京辉李庆海刘航王欢欢魏莹晖张雷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胴体肉质肉鸡

葛莹,范京辉,李庆海,刘航,王欢欢,魏莹晖,张雷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近年来,我国受土地资源制约,蛋白质饲料原料供应严重不足,高比例依赖进口。开发低蛋白日粮、挖掘与有效利用新饲料资源、培育节粮型品种,是当前保障畜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以不明显降低畜禽生长、产品质量为前提,低蛋白日粮能大幅降低氨氮排放量,实现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然而,蛋白质或能量水平过低会对畜禽生长产生负面影响[1-2]。众多研究证实,平衡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浓度,加入外源消化酶、益生菌等添加剂,能使低蛋白日粮发挥出更好的功效[3]。

慢速型黄羽肉鸡饲养周期长、饲料转化效率较低。为满足肉质、风味等消费需求,当前仍以延迟出栏为主要手段,造成饲料成本占比过高,养殖污染物排放加剧。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对优质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的影响,探索低成本、低污染的环保型日粮应用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鸡为商品代慢速型黄羽肉鸡,1日龄母鸡360羽,由浙江光大农业科技公司提供。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设对照组、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分别饲喂对照日粮与试验日粮。试验在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试验鸡饲养于同一幢鸡舍。全程笼养,每个重复鸡笼的底网面积相同,在鸡舍内所处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全程自由饮水与采食,自然光照,常规免疫。试验周期为19 w。

1.2 试验日粮

对照组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组增加DDGS饲料、玉米胚芽粕用量,以减少油脂、豆粕占比。对照日粮的代谢能、粗蛋白设定,参照《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NY/T 3645—2020),个别指标有调整。试验日粮中粗蛋白浓度依次设定为对照日粮的90%、95%、100%,代谢能分别为96%、99%、97%。日粮配制及主要营养浓度见表1、表2。粗蛋白为实测值,其余为计算值。

表1 试验日粮原料组成Table 1 Composition of raw materials for experimental diets 单位:‰

表2 试验日粮主要营养浓度Table 2 Main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of experimental diet 单位:%

1.3 指标测定

以重复为单位,分别测定试验鸡0、6、12、19周(w)末空腹质量、阶段饲料消耗量,以统计鸡阶段体重、增重及料重比。记录死淘鸡数量与质量。在1~18 w的每个双周周末,每组分别抽样30羽,称空腹体重,该数据用于拟合生长曲线。

120日龄时,按每组均重选取20羽进行屠宰,测定屠宰率及胴体指标。取左胸肌肉样品,12 h后测定剪切力、滴水损失、pH值、肉色等指标,方法参照NY/T 823—2020。肉品含水率、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测定方法,参照GB/T 41366—2022。

1.4 数据分析

数据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并进行组间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双周体重数据以Gompertz生长模型进行拟合。曲线方程设为Wt=A×exp[-b×exp(-k×t)],其中Wt为t周龄的拟合体重,A、b、k为参数,拟合用最小二乘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蛋白日粮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6 w、12 w、19 w体重均显著降低(P<0.05),1~6 w增重显著降低(P<0.01),7~12 w、13~19 w期间增重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1~6 w期间料重比显著增高(P<0.01),7~12 w、13~19 w、1~19 w期的料重比略高(P>0.05)。肉鸡每kg增重所消耗的日粮代谢能,两组接近。试验组增重所需粗蛋白消耗量降低1.7%,且增重所需饲料费用支出降低7.1%。总之,低蛋白日粮导致优质肉鸡生长速度下降、料重比提高,以1~6 w期间最为明显,中后期无显著差异。经测算,试验组日粮的配制成本更低,可明显降低肉鸡增重成本;在能量、蛋白质沉积率方面,与对照组相似(表3)。

表3 低蛋白日粮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low protein diet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chickens

2.2 低蛋白日粮对鸡生长模型拟合参数的影响

对试验鸡双周体重进行Gompertz生长模型拟合,发现低蛋白日粮使得鸡极限体重A值下降,生长速率k值提高,最大日增重日龄提前,最大日增重和即时体重下降(表4)。将Gompertz体重曲线转换成增重曲线(图1),发现调低前中日粮蛋白质水平,试验鸡中期日增重明显下降而且下降幅度逐渐加大。生长后期试验组日粮蛋白浓度等同于对照组,组间增重差异逐渐缩小。

图1 低蛋白日粮对鸡增重Gompertz拟合结果的影响Fig.1 Effect of low protein diet on Gompertz fitting results in daily weight gain of chicken

表4 低蛋白日粮对Gompertz模型拟合参数、特征值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low protein diet on Gompertz model fitting parameters and eigenvalues

2.3 低蛋白日粮对鸡屠宰性能及肉质影响

根据表5可知,屠宰样本活重,样本与群体体重基本一致,组间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在组间无差异(P>0.05),试验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剪切力、滴水损失率、pH值在组间无差异(P>0.05)。试验组肉色a值、肉色L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低蛋白日粮能降低鸡胴体的腹脂沉积量、提高肌肉色泽,对肉质无明显不良影响。

表5 低蛋白日粮对鸡屠宰性能及肉质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low protein diet on slaughtering performance and meat quality of chickens

3 讨论

3.1 低蛋白日粮对优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对照组日粮主要营养值设定,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及试验鸡的品种标准。对照组鸡生长速度、饲料消耗及屠宰性能等指标结果,与品种标准指标基本一致。在代谢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下调前中期日粮粗蛋白浓度10%、5%,配方中增加玉米副产物比例以降低豆粕与大豆油用量,试验组鸡体重明显下降,特别对1~6 w的增重影响显著(P<0.01)。唐继高等[4]发现将地方鸡0~10 w标准日粮的蛋白浓度下调3%,鸡期末体重下降11%、料重比提高15%,说明低蛋白日粮明显影响增重与饲料转化率。刘松柏等[5]将日粮粗蛋白下调1.5%,黄羽肉鸡0~63 d全期日增重下降4%、料重比提高2.1%,以0~21 d期间影响最明显。同时,在低蛋白日粮中加入蛋白酶能够明显改善生产性能。欧肇林等[6]发现,饲喂对照组粗蛋白95%、90%浓度日粮的试验鸡,42 d平均日增重、采食量无明显变化,但料重比有所提高、粗蛋白表观代谢率显著下降。以上结果与本研究基本一致。可见,下调日粮粗蛋白浓度、增加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原料比例,对肉鸡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另外,相比于玉米-豆粕型日粮,下调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蛋白浓度的幅度可以更大而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2],说明后者在低蛋白日粮开发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

本试验中,试验组每kg鸡增重所需的粗蛋白消耗量(仅以日粮营养值、料重比计算)较对照组降低1.7%。前人研究中该计算结果降低0.5%,或降低5%,或下降幅度为2%~3%[4-6]。可见,低蛋白日粮对改善机体蛋白沉积效率不明显。研究发现,使用非常规原料能降低日粮配制成本、降低增重所需的饲料费用,降低粗蛋白的同时结合益生菌、酶制剂等非营养性添加剂,是低蛋白饲料开发与应用的方向[3-5]。同时,本试验对鸡双周体重进行Gompertz生长模型拟合,结果与其他报道一致,说明Gompertz曲线比Logistic、Bertalanffy等生长模型更适合用于描述优质鸡生长特征[7-8]。黄强等[9]发现将试验鸡生长前、后期的粗蛋白含量分别由21.5%、19.0%下调到19.0%、17.5%,拐点周龄提前1周、拐点体重由1 156 g降低至909 g。这在本试验中得到证实,低蛋白日粮使得鸡生长速率提高,最大日增重日龄提前,最大日增重及其即时体重下降。

3.2 低蛋白日粮对优质鸡胴体、肌肉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低蛋白日粮能明显降低鸡腹脂率,改善肌肉色泽,对粗蛋白等含量无明显影响。腹脂与全净膛率呈负相关性,腹脂过多也就意味着日粮能量、蛋白质利用效率下降。张洁等[1]发现蛋白质水平下降引起胴体脂肪含量增加,对胸肉、腿肉产量无影响。主要原因是快速型肉鸡对日粮中氮浓度敏感性较强、低蛋白日粮具有较高的净能且额外的净能用于体脂沉积。这与本试验鸡的脂肪沉积结果不同。作为慢速型鸡,腹脂沉积量降低可能与生长速度下降有关,日粮中过高的蛋白质供应,在机体内更多用于能量沉积。本研究中,试验组鸡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含量均有下降趋势,这与腹脂率明显降低一致。

肌肉剪切力在一定范围内越小,代表肉品的嫩度越高。滴水损失越低,即系水力越好,肉质更多汁鲜嫩。用色差仪测定肉色,L值代表亮度,越小越好。a值代表红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肉色越好。b值代表黄度,一定范围内越小越好。据报道,添加肉质改进剂后,上述大多数指标得到改善[10]。这与本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除色泽外,低蛋白日粮对试验组鸡肉质的影响不明显。

4 结论

本试验中,通过增加配方中玉米副产物比例并降低豆粕与大豆油用量,试验组鸡群1~6 w、7~12 w生长周期的日粮粗蛋白浓度分别下调10%、5%,饲喂后发现其体重明显下降(P<0.05),以1~6 w增重下降幅度最为显著(P<0.01);1~19 w生长全期的料重比无显著差异;胴体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肉质无显著差异;粗蛋白质沉积效率有所提高,单位增重饲料成本降低7.1%。

猜你喜欢
胴体肉质肉鸡
“绿嘉黑”肉质风味与生长性能双丰收
春日水中鲜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肉鸡腹水咋防治
“香煎”出好味
内洛尔公牛的饲料转化率及其与胴体品质、非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关系
肉鸡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蓝塘猪与长白猪正反交F1代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