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经MAPKs 通路对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Sirt3 表达调控

2024-02-28 04:00祁志杨力贾秋叶陈浩伦段兆达吴春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标达拉抗炎

祁志, 杨力, 贾秋叶, 陈浩伦, 段兆达, 吴春云*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昆明 650500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症是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创伤性、脱髓鞘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特征[1]。作为CNS 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激活介导的神经炎症可加剧神经组织损伤或坏死,造成不可逆的病变[2]。因此,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有望成为治疗神经炎性疾病的新方法。依达拉奉(Edaravone)是近年用于治疗脑卒中、创伤性脑损伤等疾病的药物,主要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和调控细胞凋亡等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依达拉奉能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减轻脑水肿和降低脑梗死体积,对脑缺血发挥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3]。但依达拉奉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主要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 N-末端激酶(JNK)和p38 MAPK,它们对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等过程有重要调节作用。课题组前期发现,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的BV2细胞和大鼠脑缺血模型中,灯盏乙素可通过小胶质细胞MAPKs 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4]。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uin3,Sirt3)是一种脱乙酰化酶,在炎症和凋亡中起关键作用,小胶质细胞中Sirt3 过表达可减少炎症因子产生[5]。由于MAPKs 信号与Sirt3 变化相关,提示依达拉奉的抗炎作用可能经调控小胶质细胞中MAPKs 和Sirt3 信号而实现。本研究采用LPS 制备激活的BV2 小胶质细胞,经依达拉奉和ERK1/2 抑制剂处理,检测MAPKs 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和Sirt3 的变化,探究依达拉奉调控小胶质细胞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推进依达拉奉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细胞系 BV2 小胶质细胞,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林荣安教授惠赠。

1.1.2 主要材料和仪器 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博大制药,10 mL:15 mg);ERK1/2 抑制剂(SCH772984)购自Selleck 公司;兔抗Sirt3 抗体购自Santa-Cruz 公司,兔抗P38 和兔抗p-P38 抗体购自CST 公司,兔抗JNK、兔抗p-JNK、兔抗ERK1/2 和兔抗p-ERK1/2 抗体购自Abcam 公司;小鼠抗β-actin 抗体、HRP 标记山羊抗小鼠Ig G 和山羊抗兔Ig G 购自Protein-tech 公司;Cy3 标记的山羊抗兔荧光二抗、含DAPI 的荧光封片剂和FITC 标记的lectin(小胶质细胞标记物)购自Sigma 公司。Western blot 电泳设备、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凝胶成像仪购自Bio-Rad 公司;倒置荧光显微镜(Axio Observer Z1)购自ZEISS 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 BV2 小胶质细胞株复苏后,置于5% CO2,37 ℃无菌培养箱中培养。细胞密度长到约80%时进行传代;传3 代后进行后续实验。

1.2.2 制备及分组处理激活的BV2 细胞 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LPS 激活组(LPS)和LPS+依达拉奉组(LPS+E)(n=4),6 孔板培养BV2 细胞到细胞密度约80% 时弃培养基,用PBS 清洗后加入无血清DMEM 高糖培养基(BM),并在LPS+E 组使用依达拉奉(100 μmol/L)预处理1 h 后更换BM,分别在LPS 组及LPS+E 组加入LPS(1 μg/mL)处理3 h[6]。

抑制剂实验分为对照组(Con)、抑制剂组(I)、LPS 激活组(LPS)、LPS+抑制剂组(LPS+I)、LPS+依达拉奉组(LPS+E)以及LPS+抑制剂+依达拉奉组(LPS+E+I),细胞密度约80%时弃培养基并用PBS 清洗后加入培养基,I 组、LPS+I 组和LPS+E+I 组加入浓度为4 nM 的ERK1/2 抑制剂(SCH772984)孵育1 h(浓度参照说明书),随后用依达拉奉(100 μmol/L)处理LPS+E 组和LPS+E+I 组1 h,最后用LPS(1 μg/mL)处理LPS 组、LPS+I 组、LPS+E 组和LPS+E+I 组3 h。上述实验参考课题组前期研究[3]。

1.2.3 Western blot 检测 细胞完成药物处理后,每孔注入60 μL 预制裂解液(RIPA:PMSF:磷酸酶抑制剂=100:1:1)提取总蛋白;高温加热(95 ℃,5 min)使蛋白充分变性。按照实验分组进行电泳、转膜,时间据分子量大小而定;转膜结束后封闭,清洗后分别加入兔抗Sirt3 抗体(1:2000)、兔抗P38 抗体(1:5000)、兔抗p-P38 抗体(1:2500),兔抗JNK 抗体(1:5000)、兔抗p-JNK 抗 体(1:5000)、兔 抗ERK1/2 抗 体(1:5000))、兔抗p-ERK1/2 抗体(1:5000)和小鼠抗β-actin抗体(1:5000),阴性对照采用溶剂PBS 替换二抗;放置于4 ℃冰箱中摇床过夜。次日回收一抗,清洗后加入HRP 标记的山羊抗兔二抗(1:5000)、HRP 标记的山羊抗鼠二抗(1:5000),阴性对照采用溶剂PBS 替换二抗。常温孵育后显影并存储。每组独立重复实验3 次。

1.2.4 免疫荧光双标染色 用24 孔板培养细胞,生长密度约80%时给药,LPS 和依达拉奉浓度不变,其余步骤同前。各组细胞制备结束后每孔加入4%多聚甲醛300 μL 固定,10%山羊血清封闭;分别滴加一抗兔抗Sirt 3 抗体(1:200)、兔抗P38 抗体(1:400)、兔抗p-P38 抗体(1:200),兔抗JNK 抗体(1:200)、兔抗p-JNK 抗体(1:200)、兔抗ERK1/2 抗体(1:200)、兔抗p-ERK1/2 抗体(1:200),阴性对照组以PBS 代替一抗,4 ℃孵育过夜,分别滴加二抗:Cy3 标记的山羊抗兔IgG(1:200)和FITC 标记的lectin(1:200),阴性对照采用PBS 替换二抗,室温避光孵育1 h。用含DAPI 的荧光封片剂封片,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拍照。每组独立重复实验3 次。

1.3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GraphPad Prism 8.0.2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再进行两样本间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达拉奉促进BV2 细胞Sirt3 与p-ERK1/2 表达

Western blot 结 果 显 示:LPS 激 活 后Sirt3 与p-ERK1/2 在BV2 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依达拉奉组Sirt3 与p-ERK1/2 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各组lectin 阳性细胞中,LPS 组的Sirt3 与p-ERK1/2 表达明显增高,依达拉奉处理后Sirt3 与p-ERK1/2 表达进一步增高,与LPS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依达拉奉可促进BV2 细胞中Sirt3 与p-ERK1/2 表达,见图1~4。

图1 依达拉奉对BV2 细胞Sirt3 蛋白表达作用A:Western blot 条带 B:各组Sirt3 表达量化分析(n=4)** P<0.01Fig.1 Effect of edaravone on the Sirt3 protein expression in BV2 cells.A: Western Blot bands; B: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irt3 expression levels in each group (n=4); ** P<0.01.

图2 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BV2 小胶质细胞Sirt3 表达A: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图(标尺=20 μm)B:各组Sirt3 表达量化分析(n=4)** P<0.01Fig. 2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 showed the Sirt3 expression in BV2 microglia. A: Representative images of immunofluorescence double-label staining ( Bar=20 μm); B: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irt3 expression levels in each group (n=4); ** P<0.01.

图3 依达拉奉对BV2 细胞p-ERK1/2 和ERK1/2 蛋白表达作用A:Western blot 条带 B:各组p-ERK1/2 和ERK1/2 表 达 量 化分析(n=4)) ** P<0.01Fig.3 Effect of edaravone on the p-ERK1/2 and ERK1/2 protein expression in BV2 cells. A: Western Blot bands;B: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ERK1/2 and ERK1/2 expression levels in each group (n=4); **P<0.01.

图4 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BV2 小胶质细胞p-ERK1/2 表达A: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图(标尺=20 μm)B:各组p-ERK1/2 表达量化分析(n=4)** P<0.01Fig.4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 showed the p-ERK1/2 expression in BV2 microglia. A: Representative images of immunofluorescence double-label staining images (Bar=20 μm); B: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ERK1/2 expression levels in each group (n=4); ** P<0.01.

2.2 依达拉奉抑制BV2 细胞中p-P38 与p-JNK 表达

Western blot 结 果 显 示:LPS 激 活 后p-P38 与p-JNK 在BV2 细胞中表达增高(P<0.05),依达拉奉组较LPS 组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各组lectin 阳性细胞中,LPS 组p-P38 与p-JNK表达增高(P<0.01);依达拉奉预处理后p-P38 与p-JNK 表达明显降低(P<0.01)。提示依达拉奉可抑制激活的BV2 细胞表达p-ERK1/2 与p-JNK,见图5~8。

图5 依达拉奉对BV2 细胞中p-P38 和P38 蛋白表达作用A:Western blot 条带B:各组p-P38 和P38 表达量化分析(n=4)* P<0.05,** P<0.01Fig.5 Effect of edaravone on the p-P38 and P38 protein expression in BV2 cells.A:Western Blot bands;B: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P38 and P38 expression levels in each group (n=4); * P<0.05, ** P<0.01.

图6 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BV2 小胶质细胞p-P38 表达A: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图(标尺=20 μm)B:各组p-P38 表达量化分析(n=4)*P<0.05,**P<0.01Fig. 6 Immunofluorescence showed the p-P38 expression in BV2 microglia. A: Representative images of immunofluorescence double-label staining images (Bar=20 μm); B: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P38 expression levels in each group(n=4); * P<0.05, ** P<0.01.

图7 依达拉奉对BV2 细胞中p-JNK 和JNK 蛋白表达作用A:Western blot 条带B:各组p-JNK 和JNK 表达量化分析(n=4)** P<0.01Fig.7 Effect of edaravone on the p-JNK and JNK protein expression in BV2 cells. A: Western Blot bands; B: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JNK and JNK expression levels in each group (n=4); ** P<0.01.

图8 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BV2 小胶质细胞p-JNK 表达A: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图(标尺=20 μm)B:各组p-JNK 表达量化分析(n=4)* P<0.05Fig. 8 Immunofluorescence showed the p-JNK expression in BV2 microglia. A: Representative images of immunofluorescence double-label staining images (Bar=20 μm); B: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JNK expression levels in each group(n=4); * P<0.05.

图 9 依达拉奉对ERK1/2 抑 制 后BV2 细胞中p-ERK1/2 和Sirt3作用A:Western blot 条带 B:各组p-ERK1/2 和Sirt3 表 达量化分析(n=4)加抑制剂组 别 分 别 为I、LPS+I、LPS+E+I ** P<0.01Fig. 9 Effect of edaravone on the p-ERK1/2 and Sirt3 expression in BV2 cells after ERK1/2 inhibition.A: Western Blot bands; B: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ERK1/2 and Sirt3 expression levels in each group (n=4); the inhibitor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indicated as I, LPS+I, LPS+E+I; ** P<0.01.

2.3 抑制ERK1/2 可下调BV2 细胞中Sirt 3 和p-ERK1/2 表达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使用依达拉奉预处理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后p-ERK1/2 和Sirt3 表达明显升高,与LPS 激活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RK1/2 被抑制后,p-ERK1/2 和Sirt3 表达降低(P<0.05),再给予依达拉奉未能明显升高p-ERK1/2 和Sirt3 的表达(图9)。表明依达拉奉对Sirt3 的调节可能经ERK1/2途径实现。

3 讨论

人和动物发生CNS 疾病时,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并释放致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IL-1β)等[7],引发神经炎症和神经元死亡。探明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机制并适当干预是防治CNS 疾病的新方向。课题组前期对大鼠脑缺血的研究发现,依达拉奉能明显抑制脑内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降低TNFα、NO 及IL-1β 表达,发挥良好的抗炎作用[3];同时体外实验观察到依达拉奉能降低激活的BV2 小胶质细胞中多个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学者在体外实验中发现,依达拉奉可以调节BV2 细胞的激活程度,显著降低NO 和TNF-α 的表达[7],与本课题组研究相一致。但这些研究并未阐明依达拉奉的抗炎机制。

MAPKs 通路被抑制时可降低小胶质细胞产生多种炎症因子,改善大脑功能[8,9]。本研究发现:依达拉奉能有效调节BV2 细胞中p-ERK1/2、p-P38 和p-JNK的表达,可能经MAPKs 通路发挥抗炎作用。有学者认为依达拉奉可经TLR4/NF-κB/TNF-α 通路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0]。Yin 等[11]发现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Sirt3 具有抗氧化应激和抗炎的作用;脑缺血或氧糖剥夺的神经元中,随Sirt3 上调神经炎症得以减轻[12]。本研究也观察到,依达拉奉能促进小胶质细胞表达p-ERK1/2,促进Sirt3 蛋白水平升高,当ERK1/2 被抑制后p-ERK1/2 和Sirt3 的表达均下降,说明Sirt3不仅调节炎症反应,还与MAPKs 信号变化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上调的p-ERK1/2可促进Sirt3 恢复[13];破骨细胞中Sir3 被抑制时,p-ERK 和p-JNK 的表达降低[14]。这些研究均提示MAPKs 通路参与调节Sir3 表达,从而发挥保护作用。由于ERK1/2 是MAPKs 通路中的关键因子,依达拉奉可能经ERK1/2 调控MAPKs 通路进而增加Sirt3 的表达,对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发挥抗炎作用。对于依达拉奉调节小胶质细胞的确切机制需进一步探究。

综合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依达拉奉可调控小胶质细胞中ERK1/2、P38 和JNK 的磷酸化水平,促进Sirt3 表达,对小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可能经ERK/Sirt3 途径而实现,这为阐明依达拉奉的抗炎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由于人体内影响因素多样,依达拉奉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有待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双标达拉抗炎
我的“双标”妈妈
心中的一杆秤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双标等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双标重的争议处理——以案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