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育下 小学数学说理课堂刍议

2024-02-29 10:43陈希文
新校园 2024年1期
关键词:素养数学能力

陈希文

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和融入教育实践,数学教育也不再仅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育的需求。因此,如何构建符合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成为当今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核心素养培育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概述

在数学说理课堂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的规律和概念。同时,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使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的体系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被鼓励自由提问、讨论和互相合作,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发现,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的探究精神。教师会在学生的讨论和解答过程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与原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参与度。

二、核心素养培育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存在价值

(一)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训练,学生能够学会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在其他学科中的学习,无论是语文、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存在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考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学科中的问题,并提高学习的效果。此外,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思考问题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各种情况时更加理性和客观,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增强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首先,通过探究和讨论数学问题,学生有机会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被告知答案,而是通过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與同学进行讨论的方式,去探索和理解数学的本质。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深度。其次,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存在可以扩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广度,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将接触到更广泛的数学概念和问题,并有机会学习和应用新的数学知识,探索与数学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深入理解和广泛探索,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知道如何应用,还能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此外,深化与拓展数学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学生经常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和讨论,且学生需要共同合作,协商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其次,学生需要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把思路和想法传达给他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理解与发现,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最后,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学生在遇到不同观点时,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并提出质疑和进行合理争论,从而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学会理性思考和相互理解。

(四)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

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学生经常被鼓励去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学习,并通过自主思考和发现,实现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其次,小学数学说理课堂通常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形式,如游戏、数学实验、角色扮演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学习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三、核心素养培育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设立学习小组,促进数学思想的碰撞

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角色和任务,需要彼此协作、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其次,可在课堂中安排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就特定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需要倾听和理解他人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集体中达成共识,以此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制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学生需要共同规划项目、分工合作、沟通协调,并最终呈现其学习成果,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在进行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分别用97颗红色糖果和103颗橙色糖果,以每人4颗的方式分给全班25名同学,引导学生观察糖果的剩余数量,会发现有一个学生只有1颗红色糖果,而橙色糖果还剩三颗,以此充分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概念。此外,还可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与社区居民、志愿者等进行合作与交流,并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如何与不同人群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通过以上途径,学生可以在合作与沟通的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构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引入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以“将一块饼分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多少块”为起点,展开分数教学,求出“每个小朋友分得四分之一块的答案”,以此带领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并引申提出“将三块饼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多少块”的问题,引导学生基于上个问题的答案,自己思考或动手实践得出答案。在此问题中,综合运用了“分数的性质和意义”这一知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动手、深入探究的数学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来构建生活情境,组织数学竞赛、数学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竞赛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加教学的多样性

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师可充分利用投影仪或互动白板来展示数学概念、图形和实例等,更加生动地呈现数学内容,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动态的图像、视频和动画效果来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其次,利用教学软件和在线资源来进行数学教学和学习辅助,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数学教学平台、教育APP等让学生参与互动式学习,进行数学练习和游戏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再次,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实际应用和数学实践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和实例等展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提高学生在数学说理课堂上的参与度。最后,还可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数学游戏和活动,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数学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自我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定期安排时间,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情况,思考和总结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发现和经验等。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和反思,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例如,通过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检查学习结果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再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例如,通过批改练习和作业,给学生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或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评价和反馈等,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素养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