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革命英雄形象 传承红色爱国精神

2024-02-29 15:01吴冬梅
新校园 2024年1期
关键词:李大钊革命课文

吴冬梅

学校语文教育,是具人文性、工具性为一身的课程。文以载道,语文课程担负着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方式、人生观的重大任务。如何在帮助小学生培育语文能力的同时,提升人文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借助语文教材,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从而达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语文教材每单元都有单元整体目标,并贯穿于这个单元的教育教学过程,由阅读课文,再到习作、口语交际、语文教学园地。统编教材的爱国教育就是“德”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重中之重。小学统编教材中,向我们展现了诸多革命英雄形象。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英雄,体悟其人物品质,更要让红色爱国教育润物细无声。

就拿小学六年级统编教材来说,六上第二单元和六下第四单元就是集中描述革命英雄事迹、进行爱国教育的最佳教学资源。笔者将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与探究,谈谈如何借助教材,挖掘革命英雄形象的育人价值和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联结时代背景,初识革命英雄形象

革命英雄的故事之所以仍能感动今天的读者,革命英雄的形象仍然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这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我们教学时就要在收集、呈现资料时让学生走进革命时代。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内容,大多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想法、做法很难理解。为了能走近革命英雄人物,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以相关补充资料作为支撑,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当然,资料的搜集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为前提。

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年前的追忆》,作者是李星华,李大钊同志的女儿。这篇文章写于纪念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之际,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这篇文章向读者还原了一代革命英雄为民族解放,而从容面对敌人迫害,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动人形象。在教学时,学生会遇到学习障碍,如,李大钊是谁?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李大钊烧毁书籍和文件,以及家人朋友劝他离开北京的原因是什么?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查找资料,去解开疑惑,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认识李大钊这位革命英雄。

再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向读者展现了五壮士接受革命任务后,面对日寇追击奋勇抗击、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气概,以及忠于党和国家的奉献精神等。在阅读课文时,一定要注意这篇文章的创作历史,这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虽然彼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的思想观念与今日有一定距离和差异,但是人的基本情感却是一致的。革命英雄故事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是当时当地那个年代伟大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指引我们新的一代人精神生活的一盏盏永不磨灭的明灯,具有强大不息的生命力。在教学时,教师要联结教材中人物、事件的时代背景资料,从而凸显这些革命英雄的育人价值。

二、借助“阅读链接”,丰满革命英雄形象

统编教材部分课文的后面还编排了“阅读链接”这一内容。“阅读链接”部分,阅读内容篇幅长短不一,有节选的精彩内容,也有完整的篇章。这些阅读内容在题材、文字内涵或表现策略等方面,与单元教材内容有高度同质性,主要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整合内容、拓宽阅读面。在教学爱国教育单元时,教师可以借助“阅读链接”,在拓宽阅读面、迁移学法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更为丰满的革命英雄形象。

如在《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文后面,编排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一内容,作为辅助学习资料。阅读材料中,董存瑞的英勇无畏、舍身为国,与课文中的李大钊革命形象整体上有着本质的相同之处。此外,教材在综合性学习中又编排了叶挺的《囚歌》。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囚歌》这一材料,体会像李大钊这些革命英雄在狱中面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仍然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真实写照,让革命英雄形象更丰满。

在这个单元中,还有一篇课文《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纪念会上发表的重要演讲。毛泽东主席向大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并号召大家向张思德同志学习。课文后的阅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材料是通过一段具有强烈感人气息的文字,使我们认识了全国人民群众“十里长街送总理 ”的动人场景,并调动了他们尊敬和关心周总理的思想热情,也是对课文《为人民服务》的很好补充。

在爱国教育单元学习中,有了“阅读链接”的介入,更能让学生感受到革命英雄形象的伟大。

三、紧扣语言表达,感悟革命英雄品质

红色爱国教育主题的语文课堂,千万不能变成纯粹的思想道德课,因为语文课程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那就是要通过语言表达的形式,来向学生传达背后的涵义,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关于刻画革命英雄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紧扣语言表达,来感悟革命英雄的品质。

(一)在环境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大自然、社会条件中的,所以,作品在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时,经常是使用自然描绘的手段来加以衬托。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的特点描述,对“火苗子蔓延、乱窜”等描写,写出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被炮火烧着,却一动不动,最后在烈火中牺牲,让学生感受到邱少云是一位顾全大局、舍生取义的英雄。

(二)在人物细节描写中,品析人物特征。小学课文《金黄色的鱼钩》介绍了在中国红军长征路上,一个炊事班长不负党的嘱托,全力地照料著三名生病的小红军越过草原,自己却光荣牺牲的感人事件。作品中刻画了一位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老班长形象。教学时,我们可以重点抓住老班长的外貌、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如外貌描写:“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动作描写:“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

(三)在反衬描写中,感悟人物品质。在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正面描写五壮士的语言文字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敌人狼狈惨败的语句,在文章反衬描写中去感受五位壮士英勇无畏、奋力抵抗、顽强的革命精神。如“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其中“横七竖八” “叽里呱啦”这些词汇都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感悟革命英雄品质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抓住语言表达的其他不同方式,如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等。教学时,可紧扣这些方面引导学生去朗读,去感悟,去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或口头或书面,革命英雄的形象与品质便会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与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铜罗小学)

猜你喜欢
李大钊革命课文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李大钊
背课文的小偷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背课文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