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论纲
——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角的考察

2024-02-29 10:08林闽钢
社会保障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学科体系

林闽钢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核心议题,呈现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有机结合的当代特质。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出发,用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用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提出新概念、新范畴,形成融通中外的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

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大力推动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工作,如“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等,开始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传统学科相比,社会保障学科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学科体系不成熟。但社会保障学科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成部分,其对象和内容都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之内,加上社会保障学科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上,更应该努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探索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已成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一块“试验田”。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建成了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定型优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早已超出西方理论的解释框架。中国社会保障现代化模式是中国自身的,将为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中国方案”。此外,还要看到不同于世界各国的是,社会保障学科在中国是独立建制的,并拥有大规模的研究人员和多学科研究团队,已搭建起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与主流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形成多种深度交叉的融合状态,这一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为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为此,本文从反思中国自主的社会保障学科构建的方法论出发,基于社会保障如何作为一门学科,以及社会保障如何开展交叉学科的整合,研究这两个层面的知识体系结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设想,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中国社会保障学界同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二、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自觉

中国是民生保障的历史文明古国,更是当今社会保障的世界大国。如此肥沃之实践土壤,若生长不出参天大树,岂非社会保障学者之过?①郑功成:《建设中国的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光明日报》,2017 年1 月24 日第11 版。面向未来建构适合中国国情与实际需要的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凝练中国社会保障治理能力与实践智慧,是中国社会文明与学术文明协同进步的重要表征之一。

在讨论如何建构中国自主的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起始,首先要对建构的方法论有足够的反思。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其理论结论是有前提和预设的,为此,需改变“以外校内”的“学徒式”研究状态。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深刻地指出,“应以中国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不要“言必称希腊”,更不要戴上“外国有色眼镜”。毛泽东在讲话中还批评了党内存在的“一切以外国为中心,作留声机,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的风气,强调“不研究中国的特点,而去搬外国的东西,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②《毛泽东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407 页。由此,中国社会保障研究的方法论自觉,其核心是自觉反对西方中心论,始终保持中国的立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坚持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12 页。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建设之中,必然会面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一重要问题。

社会保障是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回应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施改革开放的需要,1985 年9 月23 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形式多样、项目不同、标准有别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从产生之时就努力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初期,为应对国企改革和经济危机冲击,实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配套机制。之后,通过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短板,建立健全了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在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社会保障在兜底扶贫、促进收入再分配、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保障从产生之时起就被深深刻上了实践性的烙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特色,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发展路径,源于中国改革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驾护航。①林闽钢:《社会保障如何能成为国家治理之“重器”——基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的研究》,《社会保障评论》2017 年第1 期。时至今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速度之快、受益面之广,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张名片。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在自主建构中彰显出制度特色,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学习西方社会保障知识,从国外研究中提出问题,引入概念、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释他们的思想、解释他们的著作、转介他们的观点,到运用其理论框架研究中国问题,再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保障治理的独特性中走向自觉自主,这一过程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的小循环和大循环过程,②贺雪峰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社会科学研究路线。一种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经验中开始、在经验中结束,称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循环。另外一种是社会科学大循环中形成了若干理论命题,针对这些理论命题开展学术对话,这样一种从理论命题开始,经由经验检验,再回到理论命题的研究循环,可以称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小循环,是对话式的研究。大循环与小循环没有优劣之分,总是从大循环开始,经过若干小循环的丰富发展与完善,而建立起高水平的社会科学理论。参见贺雪峰:《社会科学研究要面向中国时代问题》,《管理世界》2021 年第9 期。遵循从学术积累到自主创新的规律,并在反思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拿来主义”中增强了中国学术主体性。

理论是用来总结实践并指导实践的。20 多年来,社会保障学科从无到有,社会保障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到2020 年底,全国共有167 所高校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学生;近年来,全国高校每年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学生近万人,涵盖综合类、财经类、理工类、师范类、政法类、农林类和医药类等多种类型的大学。全国社会保障专业教师已达到1500 人以上,其中,具有正教授职称的近500 人。③林闽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学科——二十五年发展回顾与前瞻》,《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4 期。社会保障理论指导实践、服务改革的能力不断提高,如《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及其衍生的四卷本成果,为2008 年以后的社会保障重大改革与社会保险立法等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将会不断用新的社会保障学理论指导实践,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聚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社会保障的智慧和力量。

(二)形成“以我为主”与开放的统一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被认为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完全自主的层次,主要体现在各人文科学领域;以我为主的层次,主要体现在中国经济、政治、国防、社会等领域;内外结合的层次,主要体现在经济管理等领域;共同知识的层次,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贸易等领域。④翟锦程:《中国当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与途径》,《中国社会科学》2022 年第11 期。从四个层次内容和属性看,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属于“以我为主”这一层次。

社会保障自从引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有很强的“以我为主”的意识。1985 年5 月7 日,朱传一先生在全国民政理论研讨会上做报告时强调:“中国人民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自身的经验教训,解决自己的问题。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上也是一样。外国的制度及其历史经验教训,有些可供参考借鉴。让我们共同努力,从实际出发,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共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①朱传一(1925—2015 年),浙江人,1949 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资深研究员。1985 年1 月22 日,朱传一先生在国家计委主管的内刊《经济信息》发表《美国学者、专家对我国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看法》报告,获得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的批示。朱传一先生被认为是民间倡导在中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人。参见爱德基金会传一慈善文化基金编:《朱传一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年,第52 页。之后,1986 年4 月12 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的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年)》中明确要求:“社会保障事业‘七五’期间,要有步骤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雏形”。从我国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就非常鲜明地提出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发展40 年来最宝贵的经验——坚定不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建构“以我为主”的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以我为主”不是把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视为“例外”。相反,“以我为主”强调的是基于中国经验,形成容纳更多社会保障现象和理论要素的更为普适的知识体系,使其既能说明在中国形成的新的社会保障现象,又能进一步说明人类社会已有的社会保障发展现象,深化对社会保障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在全球化背景下,还需要充分借鉴人类社会文明优秀成果,形成开放的知识领域。建构中国社会保障学自主知识体系要采取“以中化外”的路径,“化”的精髓是“以己化他”而达到“化他为己”,这与立足中国社会保障的实践和经验进行理论创新是一个可以同步进行的过程。

总之,需要改变对西方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理论体系采取简单移植、机械套用和盲目崇拜的态度,把中国作为社会保障知识建构的运行主体、创造主体和生命主体,把握本土化与国际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关系,就可以为建构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作为学科: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主要框架

社会保障学科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1997 年6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社会保障”学科(代码120404)首次出现,其隶属于管理学门类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当时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辖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5 个二级学科。随后1998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设立首批“劳动和社会保障”本科专业。②林闽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学科——二十五年发展回顾与前瞻》,《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4 期。由此,社会保障学科在中国完成了独立建制,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从建构中国自主的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出发,为强化社会保障的学科特征,本文提出“双核心、多基础、两支撑”的体系结构设想。

图1 社会保障作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

(一)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双核心”

构建中国自主的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关键在于基础性学科的思想和对象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从理论上确保中国社会保障学的“自主性”,关键是要把构建中国特色的民生保障思想和社会保障理论作为中国自主的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核心。

1. 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之一:民生保障思想

纵观中国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等,这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其中,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民生思想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重民贵民的民本思想、爱民亲民的养民思想、富民裕民的安民思想。②董永在:《中国传统民生思想概述及其当代启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 年第5 期。传统民生思想体现了朴素的民生情怀和人本理念,把人民性渗透于民生保障话语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决定了其独特的价值。③林闽钢:《新时代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的建构》,《阅江学刊》2023 年第2 期。

中国共产党人既是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继承者,更是中国民生思想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守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注重制度建设、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等方面,对民生保障作出全面论述,指引我国民生保障实践取得突出成效。④杨荣:《习近平关于民生保障重要论述的理论蕴涵和时代价值》,《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 期。进入新时代,民生保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习近平关于民生系列重要论述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⑤郑功成:《习近平关于民生系列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与外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 年第5 期。确立了科学的民生价值理念,明确了民生保障发展的总体目标,回答了民生保障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我国新时代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习近平关于民生保障系列重要论述既是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又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指向,还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保障,是中国自主的社会保障知识体系的核心。

2. 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之二: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是以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性质、目的、功能、运行方式为研究对象,尤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慈善公益、职业福利及与之相关的商业保险等为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别和社会结构的区别,导致社会保障理论体系的重心有所差异。中国社会保障以公平正义共享为基石,以互助共济为基本原则,走的是政府主导、社会化、多层次的发展道路,致力于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生存与发展保障。这一制度特质决定了社会保障理论价值取向是促进全民共享和增进全民福祉,进而需要构筑起具备人文关怀的专业知识体系。①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人民日报》,2018 年8 月13 日第16 版。因此,社会保障理论围绕如何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如何发挥出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并将探索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作为主要内容。

(二)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多基础”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不是一个独立设置的学科,而是归口于经济学、社会学、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等学科,是一个多学科均可以研究的领域。研究社会保障的人员及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也不限于一个特定的学科,具有明显的多学科属性。

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结构,是由社会保障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所决定。社会保障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所涉及的研究触角甚为宽广,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及社会发展等领域都息息相关。②孟颖颖:《社会保障学:挑战、定位与发展——基于学科建设的视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1 期。社会保障通常理解为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特定社会目标与政治目的的制度安排,因此,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才能得到全面和深入的把握。例如,社会保障从基金筹集到支付过程实质是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属于经济学范畴;社会保障的行为是社会控制,其内容与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问题,属于社会学范畴;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治国安邦,其理念、目标、政策决策过程等体现了权利主体的特殊意志,是权利资源的再分配,应属于政治学范畴。③曹信邦:《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属性》,《学海》2014 年第2 期。在我国,社会保障牵涉面广,是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

(三)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两支撑”

1. 公共政策作为研究视角和运用的支撑

2023 年5 月28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下发各高校的《关于通报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指导性目录及学科简介(2023 年)的通知》中,对社会保障学科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并对社会保障学科与相关学科进行了说明。该通知强调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社会保障学科的运用。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厘定中,进一步提出,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可为社会保障学科提供基础理论和研究借鉴。

公共政策作为社会保障的研究视角和能起到运用的支撑作用,是因为社会保障是政府为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工具,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公共部门的职能范畴,可以被视为政府聚集社会资源并以此进行的利益的分配。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利益调节工具,很大程度上却异于政府所使用的其他治理工具,有着自己鲜明的伦理特质。这种伦理特质要求政府在实施社会保障时不能仅仅追寻工具理性,而应将重点放在价值理性上。①李建华、张效锋:《社会保障伦理: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哲学研究》2009 年第4 期。

2. 社会政策作为研究视角和运用的支撑

社会保障学科的复杂之处在于,不仅具有公共政策属性,还有更重要的社会政策属性。第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增进民生福祉有其特殊的社会规律。除了公共政策自上而下的政策决策和执行上的考量,还需要看到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政策实践上,要按照“社会需要”遵循自下而上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这一社会发展目标,社会政策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主体的实践工具就尤为重要。②李全利、肖富群:《价值重塑与学科自主性:社会政策时代社会保障改革进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4 期。第二,社会政策坚持价值取向,强调人文关怀。社会政策所具有的包容性致力于重点为弱势群体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同时也强调为全体国民提供服务。此外,社会政策还关注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这对增进社会参与、提升社会赋权以及提升社会凝聚力都具有积极意义。③林卡:《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演化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政策发展》,《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第20 期。第三,在中国,应从社会政策视角突出人民群众在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民福祉为中心,建构以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为特征的中国社会保障政策体系。

总之,为掌握历史主动、理论主动,中国社会保障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架构包含多方面内容:民生保障思想史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外社会保障比较、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学方法论。民生保障思想史和社会保障理论主要讨论社会保障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的逻辑推演前提。比较视野下的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强调演变与借鉴。中国社会保障的研究聚焦我国社会保障的实践。社会保障方法论则是从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视角和方法,针对特定研究议题起到工具性的作用。把这几个核心要素整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理论合力,将有力推动中国社会保障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向前发展。

四、作为交叉学科: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星丛结构

在社会保障研究中,研究者由于受到专业训练的限制,往往以单一学科方式来开展研究,从各个学科寻找其重点加以突破。例如,政治学的研究重点视社会保障为国家的义务和公民的权利;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强调效率,重视社会保障领域的成本-收益分析,力求社会保障的制度和行为具有可持续性;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关注社会保障政策的可及性和不同社会群体成员的可得性,促进社会保障政策与举措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管理学的研究重点则聚焦并通盘考虑相关各方的诉求、可供使用的资源和所受到的约束条件,尽可能地使相关各方满意,以确保社会保障政策与改革的可行性。④童星:《转型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学科发展》,《中国社会保障》2019 年第12 期。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任何单一的学科知识、方法和工具都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学科的融合和创新。现代学科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交叉趋势,深度融合交叉状态甚至已经不能用“层次结构”来描述。在此使用“星丛结构”来描述交叉性强的学科所形成的多复合体现象。星丛结构意味着一群并列的、而非整合的变化元素,它们不能被归并到一个公分母、本质性的核心或第一生成原则之下。①在哲学家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看来,星丛的空间特征可以解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非线性的张力。参见吴静:《德勒兹的“块茎”与阿多诺的“星丛”概念之比较》,《南京社会科学》2012 年第2 期。星丛结构使学科之间融合不断加强,使我们的认识更符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

社会保障问题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任何单一学科的知识、方法和工具都不足以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社会保障领域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现象成为新趋势。在这种意义上,社会保障学就是为提供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复杂性,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现代化的新的知识、方法和工具而设立的交叉学科。从交叉学科视角,社会保障学的知识来源于相关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其体系结构表现为:政治经济丛、社会经济丛、社会政治丛等(图2)。②星丛结构并不是混淆原有学科的界限,乱作一团,而是保有特性,仍随时有主从之分。这正如“物理化学”是从物理学借鉴而来,主干内容是化学,主导方向是物理;而“化学物理”是从化学借鉴而来,主干内容是物理,主导方向则是化学。

图2 社会保障作为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的星丛结构

如图2 所示,以经济学为主干,形成政治经济丛、社会经济丛;同时社会学和政治学交叉也凸显出来——社会政治丛。与此对应有三条旋转的知识主轴:一是“政府-市场”主轴,描述了社会保障主体相互作用的生成机理的知识体系,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政府、市场和家庭。③艾斯平-安德森(Gøsta Esping-Andersen)以福利国家多样性为研究问题,进一步拓展为政府、市场和家庭。自由主义福利体制是以市场角色为核心,家庭与国家角色均是边际性的;保守主义福利体制是以家庭角色最为重要,国家扮演辅助性角色,而市场只是边际性的;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是以福利国家的角色为核心,而家庭与市场角色是边际性的。参见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法律出版社,2003 年。二是“公平-效率”主轴,描述了社会保障主体作用方向的演化机理的知识体系。三是“权利-义务”主轴,描述了社会保障主体作用路径的发生机理的知识体系。很显然,三条主轴相关知识都来自多学科的知识,研究各有侧重,核心议题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目前可以观察到的是,社会保障知识领域中政治经济丛、社会经济丛、社会政治丛之间的连接在加强。如果按照不同结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而激发出来,有可能产生一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即结构效应——知识的整体涌现性(whole emergence)。①涌现在整合层次和复杂系统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连贯结构、模式或性质,即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的结果,将产生新质的东西。参见马里奥·邦格:《涌现与汇聚:新质的产生与知识的统一》,人民出版社,2019 年,第6 页。

从系统科学看来,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正处在复杂性问题导向的知识创新的关键时期。②张海波以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为例,提出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建设的悖论问题。一方面如果交叉学科形成完全独有的知识体系,则其与单一学科并无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如果无法形成独有的知识体系,则其只是简单拼凑,始终难以成长为一个成熟学科。复杂性问题导向的知识创新被认为是交叉学科一条发展道路。参见张海波:《中国自主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一个总体性框架》,《国家安全研究》2023 年第1 期。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保障成为国家一项根本性社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框架均已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解决了“有”与“没有”的问题,正在进入优化阶段——“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聚焦“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③《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2021 年2 月28日第1 版。因此,社会保障领域多学科知识整合如何在增强社会保障的整体性、系统性、耦合性上形成重大突破,将是有力支持和推动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和发展的新着力点。

今后,“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将是社会保障学研究的新平台,社会保障复杂系统的优化将成为研究重点。④林闽钢:《“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长三角社会保障一体化为例》,《社会保障评论》2022 年第3 期。从而推动社会保障知识体系重心从经济学向管理学的转变,特别是在星丛结构基础上,涌现出以管理学为基础的整合性的知识体系,形成跨学科概念体系和整合性理论框架,集中体现对中国社会保障现代化的总体回应。

五、结语与展望

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过程中,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建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在遇到各种挑战和问题时,只有实现从“方法论的自觉”到“自觉的方法论”,才能守正创新。

第一,坚持“以我为主”,强化对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建构的引导。建构中国社会保障学自主知识体系,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锚定“以中国为对象、以中国为方法”,用中国的视野去解读中国和思考世界,回答好中国要为世界创造什么社会保障知识和社会保障理念的时代命题。要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发展之路,建设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体系或中国学派。

第二,以问题为导向,把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建构在中国大地上。社会保障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实践是社会保障科学研究的重要起点与根本导向,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研究,坚持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值得关注的是,对实证研究的推崇不应沦为对模型和数据的过度迷信,要避免不解释其意义、不问实践价值的研究倾向,反对社会保障研究的“空心化”现象;另一方面还要反对“平庸的精致”——重点不在于写论文,应呼啸着奔向田野,鼓励粗粝的创新,要回归到做研究上来。①贺雪峰:《社会科学研究要面向中国时代问题》,《管理世界》2021 年第9 期。引领更多社会保障的研究者,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把学问真正做在祖国大地上。特别是紧扣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进入“系统集成、协调高效”新阶段所产生的重大实践问题、重大理论问题,加大复杂性研究方法的使用,让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更好服务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以时代为观照,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的守正创新。时代是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守正创新的出题人,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之相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特别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在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社会保障供给手段和方式也随之改变。亟需将这一系列变化置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加以研究,探索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反映社会变迁和时代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优秀研究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和思想支撑,向世界传递“中国之治”的社会保障密码。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学科体系
【学科新书导览】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超学科”来啦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