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

2024-03-01 09:21魏如意陆汉时
建筑与预算 2024年1期
关键词:会审图纸部位

魏如意,陆汉时

(1.南京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599;2.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0)

近几年因经济结构转型,房地产投资规模收缩,尤其是房地产商对工程项目压价格、压工期、严质量、要求垫资等附加条件越来越多,这就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现在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中标承接工程;二是在低价中标的模式下,如何进行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项目预结算管理贯穿于项目从招投标到竣工结算的全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给予高度重视[1]。

1 设计不明确及遗漏的做法

对于建筑工程预结算,首先要做到对图纸熟悉,要熟悉图纸中的细部做法,同时,要熟悉相关节点部位的施工工艺,能对施工图纸存在的疑点进行判断。部分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不足或者设计交图时间紧,会存在局部节点设计不到位或遗漏的情况。因此,预算人员需认真查看和复核图纸,特别是需要认真核对建筑结构图,比较图纸间的差异部分,以实现精准计算。现将工程图纸中易遗漏及不明确的做法罗列如下:

(1)设计说明中钢筋连接方式有机械连接、焊接等要求,但未明确具体适用情形,需图纸会审中确认,并明确机械连接接头的等级,以利于施工和结算。

(2)结构说明中,未对筏板钢筋中设置的马镫数量作规定,根据定额或图集设置的马镫数量满足不了实际使用要求,需在图纸会审中提出、确认。特别是厚度较大的筏板基础采用多层钢筋,需设置多层马镫必须通过方案加以明确,在图纸会审中予以确认,以避免结算时扯皮。

(3)人防结构图和基础施工图的防水设计说明不一致,部分条款相矛盾,原因是人防和非人防基础的设计为不同人员,常出现防水设计不一致的情况。

(4)设计图纸中后浇带列出多种常规做法,但没有明确选用哪种做法,需通过图纸会审由设计确认具体做法。

(5)图纸细部做法说明与规范存在矛盾,需认真核对细部做法说明与相关施工规范或验收标准,发现矛盾部分,需通过图纸会审或核定单的形式进行调整。

(6)基础防水做法不明确,未明确防水材料的型号。不明确时需设计确认,否则即使按规范要求采用了II 型[2],结算时也会扯皮。

(7)外墙涂料饰面层,大部分设计未考虑留设分格缝,部分采取真石漆做法明确了分格缝的间隔,但对分格缝本身尺寸和施工要点无具体要求。在图纸会审时提出涂料饰面需设计补充分格缝做法,有利于结算。

(8)建筑图与结构图纸矛盾,存在建筑与结构在图纸说明不一致或描述不清晰;标注轴线位置不符;施工图中标注与说明不一致,或者是平面图与剖面图存在尺寸及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需设计确认。

(9)认真对照结构图、建筑图、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图,查看屋面或地下室是否存在设备基础。如果水电等安装图中有设备,而结构和建筑图中无设备基础,需在图纸会审中提出,避免结构或装饰施工完成后,安装设备时造成返工。

2 设计节点做法不合理

设计做法不合理,会造成施工困难及成本增加、计量及取费不可控等问题,因此,在施工前需认真熟悉图纸,对不合理或难以实施的做法,通过图纸会审解决,或在施工前与设计沟通解决,并办理好变更签证工作。

(1)设计HPB300 钢筋φ6 时,需改用φ6.5 或HRB400 钢筋φ6。

(2)设计墙体用砖与市场销售墙体砖规格不符(容重与强度等级和产品不匹配或规格不相容),以及存在基础砖采用非实心砖,外墙砖种类没标明,或外墙砖不符合标准,轻质墙没明确材料类型等问题。例如,某工程结构设计总说明中:“本工程采用的非承重填充墙的蒸压加气砼砌块标干密度要求不低于B05,抗压强度外墙不低于7.5 MPa,内墙不低于5.0 MPa”,如果设计要求控制容重不允许过大,则存在的问题是该设计要求强度不合理。

《蒸压加气混凝士砌块》[3](GB11968—2006)表1,强度为7.5MPa,即A7.5 的干密度合格品为B08,如果要求控制在B07,则要求为优等品A,不可能实现干密度B05 产品。干密度要求不低于B05,则最大的抗压强度只能达到A3.5(优等品A),合格品的抗压强度为A2.5。

表1 砌块的强度级别

(3)门窗框顶面标高与结构梁底间高度差是否抵触或留存高度接近过梁厚度。如有,可采取梁底吊挂设置,一次成型,需与设计沟通确认,并做好变更签证。

(4)图纸使用材料与设计说明中描述不同或做法不符,结构详图与图纸说明中选用材料、做法不符。预算人员需认真核对图纸做法,发现并提出存在问题,在图纸会审中提出,并由设计确认一种合理的做法,避免做法不统一,施工时只顾及单一图纸易造成返工或结算时扯皮现象。

(5)某设计建筑说明:“凡不同墙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顶层粉刷砂浆中掺入抗裂纤维(0.9 kg/m2)”。

设计存在问题,未明确采用何种网进行加强,实际施工中需明确网的规格型号,不然在预算计价时,会因材料不明确,造成价格的差异,结算时会有异议,需通过图纸会审或签证单进行明确。

(6)某建筑设计:“墙体定位如未注明,轴线均与墙中重合,或墙体平柱子一侧。未注明的墙垛均为100。结构柱出50 墙垛为混凝土垛。凡钢筋砼柱边及剪力墙边门垛尺寸小于100 时,应采用砼与柱或剪力墙整体浇筑”。

对于设计描述,需提出修改建议200 mm 内的墙垛均考虑与墙柱整体浇筑,或采取钢筋混凝土构造[4]。砌块的长度均大于200,对于过短的墙垛,砌筑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且施工难度大,墙体刚度差,特别是门垛,易受振动出现接缝裂纹,因此,需在图纸会审中提出修改。

(7)部分设计对后浇带做法图示存在不合理。如图1 所示,外墙侧设计存在实施难度,一般侧墙均提前进行砌筑,在后浇带封闭前需进行土方回填,因此,防水层无法实施。需采取防水层设在挡墙外侧的方式,或采用预制板、提前浇筑钢筋混凝土挡板等有一定刚度的做法才能实现内侧做防水,需设计核定确认,以利实施和结算。

图1 后浇带施工缝大样

3 部分节点施工复杂或易忽视的内容

部分设计图未考虑施工难度,画出的节点详图较难实施或者实施质量较难控制,往往会造成施工预算人员对部分工序出现少算或漏算,此外,在结算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结算审核人员否决等情况发生。因此,需通过设计在施工前明确施工工艺流程及具体做法,以避免出现结算时遗漏情况出现。

(1)图2 为节点详图。按图可以有两种做法:做法一,先施工较低标高处底板,同时将垂直部位施工至较高部位底板下的虚线部位,拆除垂直部位模板后再进行C15素砼填充,最后进行较高部位的底板的施工;做法二,先施工低标高处底板,同时将垂直部位施工至折线部位(即止水坎部位),然后在垂直部位支设模板,先浇筑C15 素砼,拆模后,再进行垂直部位钢筋及单侧支模,并同时施工较高标高部位的底板。两种做法的区别是:做法一是垂直部位一次双面支模;做法二是垂直部位进行两次单侧支模。两种做法的共同点是,均需对垂直部位采取止水措施。

图2 高低差基础节点

与设计沟通将设计进行二次填充的C15素砼改为“砼同底板”,提高了填充的混凝土强度、减少了一次一侧垂直模板支撑、减少了垂直止水措施、减少了3 道工序,并缩短了工期。对节点详图,有多种可能施工做法时,需通过与设计沟通,明确施工做法,以利于精准施工,避免结算时出现费用的扯皮。

(2)图3 为某工程图纸设计的基础无柱墩处高、低交接处做法,设计考虑高低差连接段墙外侧采用砖胎模作挡墙模板。一般的节点图会遗漏砖胎模的厚度,造成砖胎模计量的不确定。

图3 高低筏板节点

砖胎模的厚度,需根据具体的基础地质土层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一般砖胎模高度≤1.2 m时,墙厚120 mm,高度>1.2 m 时,墙厚240 mm。目前砖胎模常规采用水泥灰砂砖或烧结页岩砖,通过明确做法,以固定措施费用,避免结算时扯皮。

部分基础位于软土层,由于较高的落差,土层无法垂直开挖,需进行一定的放坡。因此,需通过设计明确土方开挖坡度,以利于具体施工和费用的结算,如图3为土方开挖放坡后砌砖胎模,在砖胎模外回填土后进行较高底板部位的基础施工。这种做法就增加了一定的土方开挖及回填量,避免施工实际做了,而结算时因无相关依据只按如图2 所示不放坡进行计算费用,造成亏损。也可以采取土方开挖按设计确认的坡度开挖,坡边采取直接浇筑垫层或者斜铺砖胎模,基础与垫层或胎模间的间隙采用基础同标号素砼与基础一起浇筑,虽然增加了砼与回填土的差价,但减少了工序、实施质量好。

(3)图4 所示为结构挑檐详图。模板施工较麻烦,存在二次施工斜坡板时,模板支撑无法拆除,形成很大的损耗,而算量时无法单次摊销计算模板费用,因此,需在图纸会审时提出有关措施,避免施工费用无法计取。一是通过将斜板部位改成预制,以避免封闭空间模板浪费;二是通过图纸会审或技术签证明确施工增加费用,以利于结算。

图4 封闭构造挑檐节点

(4)部分基坑支护与结构间出现较窄间隙无法土方夯填时,需提出合理有效的做法,这样既对施工有利,又能取得经济效益。如设计要求:控制压实系数,抗震设计时≥0.94,非抗震设计时应符合建筑地坪基层的要求,当设计没有规定时,压实系数≥0.90。基础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较小,在不能保证回填及夯实质量时,宜灌注素混凝土或流动性水泥土[5]。

4 结语

预算人员不仅要熟悉工程预算内容,熟悉单价子目价格组成,还需了解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做法的价格对比,通过与技术人员沟通了解不同施工工艺间的施工难度系数和成本增加的风险。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要求预算人员进行比较全面和细致的工作[6]。第一,预算人员在施工前,能全面有效地查阅图纸,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施工图纸中易出现遗漏和不全面的内容;第二,通过与施工技术人员发现的相应问题进行沟通,提出合理或优化的施工做法;第三,通过技术人员与设计沟通修正不合理的设计节点;第四,通过调整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避免不合理做法。通过与项目施工技术全面沟通,以利于有效地解决相应问题,避免或者减少后期结算中出现扯皮现象,这样,才能做到节约施工成本,降低亏损风险,提高结算效益。

猜你喜欢
会审图纸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论中国古代会审制度的司法价值
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时吊装研究探讨
酒店室内装修图纸深化设计浅析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会审的原则及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