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及评价研究

2024-03-01 09:22洪静文
建筑与预算 2024年1期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项目阶段

洪静文

(南安市建设工程造价服务站,福建 南安 362300)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城市出现了许多大规模的公共建筑,这些建筑既是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构成[1]。办公、商业、旅游、科教、文化等各类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2 万m2的,就可以将其归类为大型公共建筑。为助力城市公共产业与经济的发展,各城市都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共建设项目的发展。

投资方在进行大型公共项目建设时,对承包方最主要的考量指标就是建设投资金额。有关部门在召开了多次会议后,共同发布了公共项目造价指导文件,并在建筑市场内正式推行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范,推动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基建成本核算,提高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2]。为实现对公共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承包方在承建建设项目时,通常会向业主方承诺“不超支、不超额”,因此必须强化公共项目的造价管理。下文将以某地大型公共项目为例,开展如下研究。

1 项目案例介绍

本次所研究的工程项目为某地大型综合场馆项目,项目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公共项目基本情况

在此基础上,对此工程项目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工程项目具体结构

2 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

2.1 投资决策阶段管理

在进行大型公共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时,结合比例估算法,以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企业的实际统计数据为基础,将该数据与该时期、该地区或该企业的有关统计指标相比较,获取统计指标[3]。在前期的投资估算管理中,重点是对所用指数的时效性、区域性和关联性进行研究,若使用的指标过于陈旧,将无法符合目前的市场价格,无法提供有效的参考。对于地区差异较大的指标,不能使用当地的评估方法,更不能相互间进行对比[4]。同样,因为项目的独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投资评价的偏差,为后续决策提供条件。

2.2 设计阶段管理

在项目成本控制方面,以限额设计为主。限额设计是指在不超过预算限度的前提下,满足可供考察的需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项目在下一施工阶段,已达到原施工阶段的技术要求,并达到原施工阶段的投资、费用约束条件;第二,工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工程已经完成了设计和技术上的要求,并且在规定的投资和成本范围内。定额设计要求既是设计者对建筑结构的计算,又是对建筑布局和设备技术要求的一种设计,同时也是对工程造价的总体把握[5]。这就要求对市场情况要有足够的了解,对类似工程的设计估算指标要有足够的把握。所以,限额的设计是一个多部门共同努力的过程[6]。在进行总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工程整体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工程建设中的其他费用,包括土地费、管理费等进行计算。设计概算的构成范围包括项目全部成本,而定额设计仅包含工程建设部分的成本,这一点在具体管理时应当明确。

2.3 招标阶段管理

在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确定项目的具体承包方式,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施工总承包[7]。图1 为施工总承包模式组织结构图。

图1 施工总承包模式组织结构图

采用图1 所示的承包模式优势在于投标报价也就是合同报价,与工程实际情况比较接近,在后期变动较少,便于工程组织和管理。但其不足之处是工期较长,且需等到设计方案完全成熟后,方可进行项目投标[8]。另一种承包模式为PMC 模式,图2 和图3 均为PMC 模式组织结构图,区别在于有无项目管理部。

图2 有项目管理部参与的PMC 模式组织结构图

图3 没有项目管理部参与的PMC 模式组织结构图

在这种模式下,合理运用了“小业主,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可以大大缩减业主人员配置,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非专业干扰的问题产生。

2.4 施工阶段管理

在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变更与索赔。变更是指各种类型的合同变更,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业主或者设计的改变。如果设计内容不够详尽,将会影响到在建过程的工程进度,需要再次深化设计。在二次深化的过程中,因为招标环节的工程量清单没有将这一部分的内容纳入其中,那么就会造成对投标文件和合同条款的描述不明确,进而造成工程量清单中的缺项,最终形成提高成本的风险。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控制。在实际工程中,没有一个项目是完全没有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的,因此,在工程建设中,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设计变更、施工签证等措施。首先,要严格履行合同,在招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招标文件中所列的条款,全面控制项目的质量和造价。其次,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重要变化,要通过专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选取最合适的纠偏方法。

2.5 结算阶段管理

在结算阶段,更多的是采取全面审核法。通过应用这种方法,能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全面审核法是将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专用条款及通用条款、工程竣工图等信息综合起来,对工程量、清单项目单价以及费用的计算方法进行全面审核。但对于多学科、多结构的复杂大型项目来说,其审核周期很长。但是,它的优点在于审核全面,可以根据每一子项,分别确定相应的价格,从而得到更准确的计算结果,也可以直接计入到固定资产投资中去。

在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中,要对工程范围进行明确,对有关的合同条款进行确定,要做到不多算、不漏算,要合理合法地确定工程建设的实际投资。

3 造价管理评价

为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项目造价管理,可根据管理阶段,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具体内容见图4。

图4 项目造价管理全过程评价指标

由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涉及的步骤与环节较多,为实现对指标的规范化获取,按照图5,进行指标的采集与筛选。

图5 项目造价管理全过程评价指标的采集与筛选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阶段的评价指标构成进行详细划分,见表3。

表3 项目造价管理全过程评价指标描述

在此基础上,计算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q代表一级指标的权重;n代表指标等级;i代表第i个指标;ω代表指标集合。

在此基础上,建立针对指标的评价矩阵,矩阵表达式如下:

式中:P代表评价矩阵;m、j分别代表评价矩阵的行数与列数。根据评价矩阵,进行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的评价,评价方式如下面计算公式所示。

式中:S代表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S进行量化,根据不同阶段的评价结果,掌握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效果。其结果见表4。

表4 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评价结果

对项目造价管理全过程进行评价,其结果见表5。

表5 评价结果

4 结语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存在的“三超”问题,必须对项目造价进行全程、动态、宏观控制。实施针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可以把风险分散到每一个环节,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到招标、施工、结算阶段,每一个环节都有清晰的控制。实行风险管控与造价规范化管理,能够把造价风险降到最低,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控制,从而减少造价超额发生的可能性,节省项目的建设投资。为推进各地大型公共项目的建设与开发工作,将项目建设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从不同阶段入手,进行了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完成管理后,对该项目的造价管理成果进行分析,综合表5 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五个阶段的造价管理评价结果等级为A 级~B 级,对应管理结果极好~管理结果较好。因此,在完成上述研究后,证实了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大型公共项目在建设中全造价的规范化管理。

猜你喜欢
全过程工程项目阶段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