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培训体系分析

2024-03-01 03:17韩嫣然安徽建工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1
安徽建筑 2024年2期
关键词:培训教材预制构件装配式

韩嫣然 (安徽建工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

0 培训体系建立背景及意义

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所需的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环保、节能、高效,有利于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工作简报2022 年第3 期》中指出,合肥市2020年1-9月份全市装配式新开工商品房项目459 个单体,总建筑面积434.78 万m2。全市现有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企业15家,其中混凝土部件生产企业11家,55条生产线(流水线31条,固定线24条),年生产能力达260 万m³,可建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1000万m³以上(以50%装配率计算)。

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大势所趋。与之相适应,培育一批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专业化技能队伍势在必行。人才问题正逐步成为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装配式建筑工程人员缺口较大。

目前大多设计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法、特点及构造比较陌生,同时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往往也缺乏相关的施工经验,因此现阶段装配式设计、施工人员匮乏也是制约当下装配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国内教育机构缺乏符合装配式建筑发展所需人才教育的相应资源,行业缺乏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输送渠道。

面对装配式人才培养的困境,亟待建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培训体系,通过设立培训课程,编制培训教材,打造集装配式工厂建设、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的装配式实训基地,提供建筑产业现代化PC工厂全套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1 思路和方法

通过与高校进行产学研研究,组织装配式生产厂家、装配式设计单位及生产厂家,从设计生产施工全面研究装配式教学体系,组建优秀的培训队伍,设立培训课程。编制工厂建设、深化设计、生产、施工等全系列培训教材,建设装配式实训基地,为社会提供建筑产业现代化PC工厂全套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开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制定利于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计划,不断培养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队伍。

1.1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研究内容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进行系统的培训教学体系研究。研究培训方向及内容,编制工厂建设、深化设计、生产、施工等全系列培训教材,建设装配式实训基地,提供建筑产业现代化PC工厂全套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②研究目标

编制工厂建设、深化设计、生产、施工等全系列培训教材,确定培训方案,建立实训基地,总结教学过程中重点、要点,整理完成各项研究资料。

1.2 技术方案

①人员准备

组建优秀教材编写及培训队伍,教材编制人员皆从事多年装配式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拥有丰富的装配式设计生产施工经验。

②培训教材编制

培训教材依据装配式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地方装配式相关文件编制,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其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及深化设计篇、模具篇、生产篇、施工篇等。

③硬件场地建设

设立专门培训教室,教室内配备培训所需带有绘图软件的电脑、VR 实训操作系统,同时配备投影仪、教学电脑、桌椅等相关配套硬件。实操场地为车间及货场,配备一比一实体构件及模具。

④培训方案

以教材为根本,针对一线工人及管理人员分别制定培训方案,因材施教。

2 教材结构

装配式培训教材需与当前装配式发展实际联系紧密,结合当前装配式现状和发展要求进行编制,既能反映当前装配式行业技术先进水平,又符合装配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适用性、实用性强的教材需全面统筹、精心规划,制定装配式系列教材编制计划,教材编制人员需从事多年装配式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依托丰富的装配式设计生产施工经验,建立深化设计课程体系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材培训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2.1 教材编制依据的标准规范

表1 教材依据标准规范

2.2 教材主要内容

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拆分和深化设计

从设计原理出发,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深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及方法,结构深化及水电深化的设计要点,同时介绍了构件及预埋件的受力分析计算方法。在打下理论基础后,通过对深化设计图纸内容和绘制要求的介绍,使培训人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进一步掌握平面拆分图、连接节点图及各类构件深化设计详图的绘制方法。具体包括深化设计原则及方法,深化设计总说明编写,深化设计平面拆分图绘制方法,深化设计连接节点图及节点配筋图绘制方法,深化设计节点构造详图绘制方法,预制构件型号及数量统计表绘制方法,预制构件模板图绘制方法(包含构件外形构造尺寸、体积、重量、吊装埋件、支撑埋件、水电埋件孔洞等信息),预制构件配筋图绘制方法(包括钢筋明细表、套筒型号数量、埋件型号数量等),各类构件深化设计方法及详图绘制,构件及预埋件受力计算分析等。

②模具设计

主要依据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方式及模具机加工原理,阐述模具设计原则,针对各种类型的构件,举例说明其模具的设计方法及各类构件模具图绘制方法,同时对模具生产的管理方法进行阐述。

③生产技术

主要介绍预制构件工厂生产管理技术,包括预制构件生产管理基础理论知识,预制构件生产工人培养、材料介绍、生产线设备介绍、常用工器具、辅材介绍,预制构件生产线特点、产能介绍、人员配置,叠合板、内墙板、外墙板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理论学习,生产现场实操教学,预制构件各工位生产人员岗位职责,产品验收及质量标准,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及要求,预制构件生产物资管理及模具管理生产计划、进度管理生产设备、物流管理、信息化和生产成本管理职责和要求。

④施工技术

主要介绍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的基础知识、常用埋件及使用方法、吊具使用方法、装配式施工组织与准备、装配式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同时辅以一些质量管理方法。

⑤BIM技术应用

主要介绍装配式建筑BIM软件的应用技术,包括Revit 基础建模操作、Dynamo 基础操作、Navisworks 基础操作、Lumion 基础操作,装配式建筑各种类型预制构件模型翻模,装配式建筑深化拆分建模,预制构件碰撞检查及动画制作。

3 培训实例

教学体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配套的装配式实训基地在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装配式培训中心的建立,可以为行业提供建筑产业现代化PC 工厂全套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开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制定利于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计划,不断培养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队伍。

培训中心应设立专门的多媒体培训教学教室,教室配备投影仪、教学电脑、桌椅等相关配套硬件,为理论教学提供硬件基础。打造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模拟实训平台,为学员进行理论教学及模拟实操培训。

实操场地应配备一比一吊装、灌浆构件及工器具,同时合作生产厂家及施工项目给予配合,设置生产及施工实训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训课程的设置以装配式培训教材为基础,使学员从深化设计、BIM 设计、模具设计、生产管理和施工管理等方面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授课形式依据培训对象需求可分为脱产培训及线上培训,课时依据培训内容合理规划。培训课程包括深化设计、识图制图、水电设计、BIM 设计、模具设计、生产管理、施工管理和规范学习等,同时聘请知名专家为学员作专题讲座,拓展装配式知识。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学员应深入到设计、生产、施工等岗位中去,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相结合,归纳吸收,以更好更快地适应从事的岗位。

经过系统培训,学员都应具有独立完成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构件绘制、BIM设计和模具设计的能力,同时全面了解PC 构件的生产工艺及施工工艺,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生产施工体系。

4 展望

装配式混凝土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整体、系统、长期的工程,必须在培训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并广泛听取行业内专家的意见,完善修改教材内容,做到细致、专业及实用。力争将此体系在装配式行业内全面推广,从理论和实操方面培养专业的装配工、吊装工、灌浆工等专业工种,培养更专业的装配式管理人员,打造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装配式生产施工队伍,规范生产力以达到装配式生产及施工的标准化、精细化,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品质。

猜你喜欢
培训教材预制构件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铁路营业线电务施工安全员、联络员、防护员培训教材》正式出版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图书目录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