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03-02 00:44李婧醒于秀丽何静哈方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程年龄

李婧醒,于秀丽,何静,哈方方

(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精神病科,安徽 太和 236600)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知觉、行为、思维及情感等功能障碍伴随神经活动明显异常的精神疾病,患者可出现幻想、妄想及思维障碍等症状,可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精神疾病[1,2]。慢性精神分裂症具有起病缓慢、可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等特点,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长期发病可导致精神衰弱、精神残疾等,损伤患者认知功能[3]。老年人群也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高发人群,可能与精神刺激、用药副作用有关。认知功能是指人们通过情感活动、感觉知觉、目标行为及记忆思维等方式反应心理变化的过程,认知功能变化可反映精神分裂症预后情况;认知功能损伤可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4],且老年人群由于身体出现机能衰弱、免疫力下降、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病共存等因素,相对于青壮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易出现认知功能减退情况,不仅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大大加重了家庭及社会的医疗经济负担。早期分析影响认知功能损伤因素并对存在高危因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预防性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并纳入同期体检中心90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观察组纳入标准:(1)符合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60岁;(3)患者已接受1年及以上药物治疗,且处于维持治疗期;(4)患者及家属知情,依从性良好,可配合检查及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2)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3)存在听觉或视觉障碍。

1.2 方法

观察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利培酮(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口服,每次剂量为2mg(每天2次,早、中服用),住院治疗7d。对照组只进行一般资料收集,未进行任何治疗。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中文版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包括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力、延时记忆5个维度,总分为5个维度相加后取平均值,RBANS量表评分在60分及以上为认知功能正常,评分在60分以下为认知功能受损。根据RBANS评分结果,将观察组分为无认知损伤组(n=51)、认知损伤组(n=39)。比较认知损伤组和无认知损伤组患者年龄、性别、学历、复发情况、居住地、精神疾病家族史、婚姻状况、病程、参与社会活动、住院次数、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分等临床资料。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观察组及对照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性25例(27.78%),女性65例(72.22%);年龄(68.13±6.62)岁;病程不详。观察组男性21例(23.33%),女性69例(76.67%);年龄(68.57±6.18)岁;病程(10.38±8.6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RBANS量表总分[(85.14±6.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5.87±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单因素分析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

认知损伤组患者年龄≥7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病程≥10年、不参与社会活动、住院次数≥3次比例明显高于无认知损伤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无认知损伤组,婚姻状况(已婚)比例明显低于无认知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学历(初中及以下)、不参与社会活动、住院次数≥3次、病程≥10年为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婚姻状况(已婚)、生活质量评分为其保护因素(P<0.05;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已成为全球15大残疾原因之一,病情反复发作且呈逐渐加重趋势,导致患者认知功能损伤[5]。认知功能是一个包括感知、推理和记忆等若干智力能力的心理过程,而认知障碍则是认知或智力能力的故障。既往有学者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损伤情况,与言行症状、阴性症状并列为精神分裂症三大症状[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RBANS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因为RBANS主要是测量被试者的认知功能,这也就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损伤情况,与Gebreegziabhere等[7]研究结果相近,该研究认为,98%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认知障碍,认知障碍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

认知功能损伤主要症状为注意障碍、记忆障碍、空间定位障碍、单侧忽略、地形定向障碍、思维障碍、躯体构图障碍及患者不能按正确顺序穿衣等,而认知功能是日常生活活动及生活质量的关键,认知功能损伤可导致个体活动的衰退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本研究中,认知损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无认知损伤组。说明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早期筛查影响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因素并给予预防性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70岁、学历(初中及以下)、不参与社会活动、住院次数≥3次、病程≥10年为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老年人是认知功能损伤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升高,机体脑组织功能减退,胆碱能系统阻滞可增加认知功能损伤风险[9];因此,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越高,出现认知功能损伤的风险越高。社会活动一般需要综合思维,交流、棋牌类等脑力活动可刺激记忆、执行功能等多个认知域,激活大脑中神经回路,延缓老年人海马体的结构及功能改变,不参与社会活动无法给予脑组织相应刺激,相较于参与社会活动患者,认知功能损伤风险更高[10]。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复发发作,且发作后病情往往较之前加重,病程长或住院次数增加可说明患者病情较重,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风险也较高[11,12]。既往研究认为,人群认知功能与文化水平密切相关,受教育程度高人群大脑皮质增厚,记忆力及空间能力较好,因此学历越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越高[13]。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婚姻状况(已婚)、生活质量为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保护因素,可能与已婚患者有心事、想法有人倾诉、遇到问题可协同解决等有关;另外老年人对于丧偶、离婚等打击也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早期筛选影响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因素[14],并对高危患者行预防性干预有助于延缓疾病的加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存在一定联系,早期筛选认知损伤高危因素患者并给予早期预防性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病程年龄
变小的年龄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