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2024-03-03 13:05陈佳阳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化小学数学

陈佳阳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主旋律。教师作为新课程标准的践行者,要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设计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课堂学习中高效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原则,并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的环节,针对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详细探究,旨在打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样态。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要求,倡导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这一教学建议契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突破小学数学学习困境的必然选择。因此,面对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使学生在“教学内容可视化”“教学资源丰富化”的课堂中完成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并从中获得综合性发展。

1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实施原则

新课标背景下,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辅助性原则。在新课标视域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也随之发生转变,他们逐渐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向教学活动的引领者,使学生逐渐回归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合理利用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鉴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辅助性手段,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并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高效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简单性原则。简单性原则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保障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简单的信息技术。现阶段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多媒体、电子白板、微课、翻转课堂、网络资源等。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采取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和谐性原则。所谓的和谐性原则,是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数学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并且使两者相辅相成。这一原则意味着教师在实施信息化教学时,不能采用“生搬硬套”的模式进行教学,而应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2.1课前个性化预习,拓展学习方式

预习是课前教学活动,学生的预习效果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状态,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缺乏有效的课前预习指导,没有掌握课前预习方法,致使他们的课前预习效果不理想,常常将预习等同于简单读一遍书本即可。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彻底打破了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的限制,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可依托信息技术搜集、整理相关的素材,并结合学生的预习需求对其进行加工,设计出更为合适的预习方案,并将其发布到班级微信群中,使学生在预习任务单的引领下进行预习。

另一方面,依托翻转课堂实施个性化预习指导。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彻底转变了“先教后学”的教学顺序,让学生在微视频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结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制定课堂教学方案。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翻转课堂进行课前预习时,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预习视频,并将其发布到班级网络平台上。接着,引领学生在课前自主结合视频开展预习。同时,学生在预习活动中可将自己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反馈给教師,教师则基于学生课前预习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真正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具有枯燥和抽象性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大。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大多采用“粉笔+黑板”的模式进行,未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学习始终停留在“低效化”的层面。鉴于此,面对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聚焦数学学科的育人目标,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在信息化的教学活动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分钟,却奠定了一节课的基调。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课堂导入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且导入形式十分单一,致使部分学生迟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鉴于此,面对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载体,依托动画、视频、音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导入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驱动下,快速集中注意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受思维水平的影响,在学习中面临较大的困难。以往,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大多采用反复讲解、“题海战术”的方式进行训练。但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并不明显,还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鉴于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具体来说,教师可借助电子白板,将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点进行直观化、形象化、立体化,使学生在直观的感知中内化和理解学习的重难点。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精准教学。以往,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基本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自行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和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鉴于此,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通过日常学习状态诊断、课后作业分析、学生课前预习分析等,了解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精准定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

第四,利用信息技術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一直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始终停留在教材中。而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重组、整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倡导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广泛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发展。鉴于此,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可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工具,为学生搜集、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第五,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便捷的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备“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价值功效。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和不足,并由此对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这一目标很难实现。鉴于此,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载体,以大数据的分析结果作为判断依据。具体来说,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之前,可充分借助交互学习平台,为学生推送相关的题目,并根据作业的反馈数据,找到学生的学习薄弱之处,并由此调整和完善课堂教学方案。

2.3加强课后拓展,促进学生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部分学生难以从课堂中获得提升和发展。鉴于此,面对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后拓展,使学生在课后巩固、拓展和延伸的过程中获得综合性发展。

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巩固复习。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实际学情,针对部分教学重难点内容,因受到课时的限制,学生常常难以完成对重难点知识的内化。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应聚焦于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利用线上学习平台,为其设置复习微课,使学生在微课的引领下对本章节的重难点进行巩固,或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这样,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层指导,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当前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兼顾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严重制约了班级内部所有学生的发展。因此,面对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班级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具体来说,针对班级内的学困生来说,在设计指导视频时,应以基础知识为主;针对班级内部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在设计课后指导视频时,应以拓展内容为主;针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可设计一些具备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自我挑战中获得提升。这样,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指导方式,真正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已成为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方向,遵循“辅助性、简单性、和谐性”的原则,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拓展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并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梅玉.信息化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摭谈[J].考试周刊,2023(23):79-83.

[2]白凡亮.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23(5):150-151.

[3]莫霞.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11):100-103.

[4]李柏林.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22(31):14-16.

猜你喜欢
新课程信息化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