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尔穆克温泉小镇之旅

2024-03-03 11:57读书康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穆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读书康

从埃里温到杰尔穆克,单程要经过170公里左右的长途跋涉。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要我自己用Yandex叫车并完成行程,还真有点不放心。

幸运的是,所住酒店的前台小哥帮我在Yandex上叫好了车,说12点半司机会准时在楼下停车场等我。他还建议我就照着系统里的价给司机车钱,不要砍价或者加价。最后,我坐上了一辆曾经是苏联国民品牌的老款拉达车,这一类型的汽车承载了苏联和俄罗斯几代人的情感。

初探苏式工人疗养院

前往杰尔穆克的路上,有种身处我国西北的错觉:密密麻麻的葡萄架、不见一丝绿色的山坡、一眼看不到头的大路、湛蓝的天空、矮矮的云朵,天地间的路人如蚂蚁般渺小……

这种“高原风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车突然就开到了一条断头路前,打开地图一看,再往前100米就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国界了。师傅在这里带着漂移感拐了个90度的弯,径直朝北开去。

往北的路几乎一直贴着纳希切万——一块被亚美尼亚隔开的阿塞拜疆飞地。一路上,到处都是水泥路障、碉堡和哨所,连我下车休息的地方,也坐满了喝咖啡的大兵。相比之下,我这位游客装扮的东亚面孔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车开始往东北方向行进。令人讶异的是,定位系统居然显示目前我们来到了阿塞拜疆的卡尔基,可放眼窗外,既没有检查站,也没有阿塞拜疆语里的拉丁字母出现,就是普通亚美尼亚山村的模样。

了解得知,这里原本是阿塞拜疆在亚美尼亚境内的飞地,苏联解体前后,两国为了纳卡地区大动干戈,亚美尼亚占领了这块飞地。二十多年过去,该地区一丝阿塞拜疆的痕迹也不剩了。

经过这段两国对峙前沿之后,海拔会不停攀升,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全部是盘山路。在最后一段接近杰尔穆克的路上,有许多180度的急弯,坐在临窗一侧往外看去,山崖险峻令人恐惧。终于,车平稳地驶过横跨阿尔帕河谷的大桥,穿过银杏大道,停在了海拔2500米的杰尔穆克度假酒店门口。

推门而入,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整洁明丽的大堂,前台人员利落的灰色制服、简洁的发型、自然的微笑,让人迅速从之前的颠簸忐忑切换到了安静舒适的度假状态。

这家酒店只有92间客房,住客主要是本地人和来自俄罗斯以及欧洲国家的游客,我在这里再一次成了仅有的东亚面孔。走进客房,阳台朝西,午后的阳光洒进来倍添温馨氛围。推开阳台门,没有丝毫工业污染的空气,带着森林的清新,让困意和疲劳瞬间消失。

在酒店南边的山顶上,一尊银色的鹿形雕像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对杰尔穆克来说,鹿不光是自然环境优良的反映,更是整座城镇的象征。传说有位猎人曾一路追踪一只受伤的鹿,发现奄奄一息的鹿跳进杰尔穆克的泉水中后居然奇迹般地一跃而起,消失在丛林里。这个故事通过众人之口传播到四面八方,成为了整个杰尔穆克最令人好奇的地方。而人们也确实从两千多年前,就開始利用这里的矿泉水医治疾病。

1962年,杰尔穆克开了第一家疗养院。今天,走在2公里长的沙胡穆杨街上,会发现两旁布满大大小小的疗养院、酒店、小旅馆和民宿。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格拉佐疗养院。

格拉佐疗养院作为整个杰尔穆克的制高点,屹立在近百米高的悬崖边,立面规整,幕墙和阳台部分有精致的亚美尼亚民族特色纹饰。苏联解体前5年,这座外观大气的疗养院终于建成,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立刻陷入废弃状态。虽然有人尝试重新装修并在1995年再度开张,但很快又关门空置。如今的格拉佐疗养院,就像一颗时间胶囊,从内到外定格在了二十多年前的冬天。

苏联时代,工人每年都有两个礼拜的假期,他们可以前往全苏联的上千个疗养院里放松身心,改善健康,然后活力满满地回到工作岗位上。当时的许多疗养项目现在看来都是脑洞大开,比如石油浴、紫外线疗法、电疗等。而如今保留下来的疗养项目,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都很友好。

我所住酒店B1楼的桑杰尔水疗中心,除了提供大家熟悉的各部位按摩、拔罐、面部背部清洁、女士美容之外,还有体检、矿泉水浴、泥浴、氧气理疗、运动机能理疗等经典的苏式疗养项目。如果选择套餐,可以在三天内体验12项基础的疗养服务。酒店后门旁的亚美尼亚健康与水疗中心则提供种类更加多样的疗养项目和套餐,包括微电流浴、电疗、激光疗法、芳香疗法等,有些猎奇,价格也实惠,不妨一试。

缆车上一览壮美高加索

第二天吃过早餐后步出酒店,视线所及之处都是与取水、蓄水、引水相关的存在。潺潺的水流声和雀鸟、天鹅、野鸭的叫声连绵不绝。

酒店后方的人工湖旁,黄色的银杏、橙色的角树、绿色的柏树、红色的槭树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分布在山间,展现了杰尔穆克城中最丰富的色彩层次。加上空气清新,眼前水面清澈如镜,让人忍不住远望许久。

人工湖的不远处就是杰尔穆克著名的矿泉水画廊。内外两排爱奥尼克廊柱一字排开,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着4个温泉水的常用出水口,温度分别是32、37、47和57摄氏度。很多当地人会拿着自己的水壶排在47摄氏度的出水口前取水饮用。作为游客,我也有样学样接了一点点。一喝下去,口腔还残留着明显的矿物味道。在长廊的两端,会有一些本地人出售杰尔穆克风景相关的油画和纪念品。

我本以为悠远的小路前方是连绵不绝的树林,结果却出现了一栋线条刚直、规模庞大的建筑。它就是经常出现在苏联遗迹探秘博客中的杰尔穆克文化宫。

走近一看,这里所有的入口都已经被围挡封住,玻璃、混凝土碎片散落一地。透过围挡中间的缝隙往里看去,一楼泳池分区十分复杂,泳池装饰墙上的巨大名人雕像已被涂鸦或砸毁,无数金属装饰条脱落在地……往日泳池中喧嚣的打闹声,二楼影院中传出的重低音,如今换成了树林中的一片宁静。

沿着银杏大道往东北方向走,很快就能看到隔开杰尔穆克和对岸的阿尔帕峡谷。之前坐车经过时,我以为这只是一座横跨乡间小河的普通小桥。殊不知,其实桥面与河谷之间大约有80米的距离,当双脚踏上桥面,直接往桥下看,腿会发软。但这也让人得以用俯瞰视角欣赏河谷美景:山谷里层林尽染,谷底的阿尔帕河水流湍急,透出深蓝。

下桥的地方,右手边是登山缆车的方向,左手边是瀑布的方向。两地按路牌标志上的公里数计算,相隔3公里,但想直接串起两个地方走一圈,一定不顺路,所以我先选择了距离较近的登山缆车。走过一座只有两套机器的小加油站,就能看到索道的路牌。穿过马路之后抬头向右看,滑雪道蜿蜒而下。

有過滑雪经历的人应该对“露天缆车”不陌生。座椅循环运转,站在就位区等待片刻,听到工作人员的“Ready Go”,往后把整个位置坐满,拉住头顶的扶手,缆车就开始带着人缓缓爬升。

坐在离地二三十米高度的缆车中,于橡树林中徜徉,能够看见不远处的松鼠正认真地掰着橡果,准备过冬。十五分钟之后,缆车来到海拔2900米的终点。步出运转区,眼前的风景令人震撼:四周山丘延伸向天边,但并没有划破天空,视线所及是广阔无边、如波浪般起伏的柔软草甸。

少女发丝幻化瀑布的传说

缆车下山时,从上而下的视角和之前完全不同,有种在空中滑翔的感觉。

远处的山垭中,突然出现了规整的条状石子路,看起来像是飞机跑道。这时想起来,来之前在看杰尔穆克的地图时,确实发现有一处机场,而这条看上去不起眼的飞机跑道,其实曾经是亚美尼亚海拔最高的机场。

1956年这里就开通运营,比首都埃里温的机场还要早5年。1976年,原本的石子跑道换成了长1640米,宽28米的沥青跑道。当时如果乘坐苏联的安-2单发运输机从埃里温飞到杰尔穆克,用时40~45分钟,而乘坐三发的雅克-40运输机,则只需要18~20分钟,相较于今天驾车的3个半小时,便捷太多。

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离心力渐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关于纳卡地区的冲突愈演愈烈,杰尔穆克的游客数量也难以抑制地萎缩,埃里温到杰尔穆克的航班不断减少,并在1989年完全停航。

30多年后的今天,即便杰尔穆克一年到头都有比往日更多的游客到访,但复航也一直只是纸上谈兵的事。

从机场返回大路上之后,杰尔穆克国际象棋之城的大标牌屹立路边,往前不远就能看到距离瀑布1.7公里的路标,顺着路标沿盘山路下山,折返过来再顺着阿尔帕河水流方向行走大约20分钟就能到达瀑布。

一路上,阿尔帕河时而缓行,时而奔涌,小蜥蜴隔三岔五就从路边窜出,发现人类的动静后又躲了回去。渐渐地,前方传来水洒在石头上的沙沙声,登上一座石桥,掩映在河谷中的瀑布完整地呈现在面前。高处的水流像上百根银丝一样从72米高的上游顺着岩壁流下,完全没有腾起的水流或水雾,每“根”水流从头至尾都清晰可见。

这一瀑布被当地人称作“少女发丝”,潜藏着一段古老的爱情故事。

传说很久之前,瀑布上方的崖边有一座城堡,城堡主人是当地贵族,但他的女儿却误打误撞爱上了一位羊倌的儿子,为自己的家庭所不容。因此,两人只能在半夜通过女孩放下的绳索相会。后来他们的事情被发现,女孩的父亲收走了绳索,诅咒若再有这样的事发生,宁愿让自己的女儿变成一条美人鱼,永远待在同一个地方。这样一来,女孩为了见到男孩,就用自己长长的头发结绳放下山崖,让情郎顺其攀爬。最终这些发丝化作缕缕水流,汇成了今天的杰尔穆克瀑布。

往回走的时候,远处的山峰上乌云正在翻滚,想必会有一场大雨。为了快速返回酒店,我选择了走有躲雨点的溶洞。刚走进酒店大堂不久,瓢泼大雨就落了下来,矿泉水画廊的游人纷纷离开,用老鹰揽客的小贩快速收摊,湖里的黑天鹅也纷纷上岸,杰尔穆克仿佛提前入夜。

猜你喜欢
穆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总理:下月辞职
“超现实”之镜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访问陕西
阿塞拜疆警告亚美尼亚勿承认纳卡独立
从阿塞拜疆到敦煌*——袄教研究札记
樱花之音(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