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末端消防系统设计探讨

2024-03-04 10:33车腾腾
重庆建筑 2024年2期
关键词:水龙灭火器软管

车腾腾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17)

0 引言

多层、高层住宅是现阶段我国最常见的家庭居住建筑,现有的规范体系下,对于住宅项目整体上的消防系统的选择及主机房的布置,规范均有比较清晰和明确的要求,而对于其末端的消防系统设计则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争议。本文主要就住宅末端消防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消防软管或轻便水龙及灭火器)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1 消防软管或轻便水龙

关于住宅消防软管或轻便水龙的设计,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做如下要求:

1)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 年版)第8.2.4 条要求:建筑面积大于200 m2的商业服务网点、建筑高度大于100 m 的超高层建筑和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设置轻便消防水龙或消防软管卷盘。高层住宅建筑的户内宜配置轻便消防水龙[1]。而关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参照《消防法》及各类规范标准,可总结得知,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常规的医院(门诊楼、病房楼)、学校建筑(教学楼、图书馆)、养老建筑及幼儿园建筑等使用人数多且重要的建筑及公共聚集场所,公共聚集场所主要包括商业、体育场馆、宾馆、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车站候车室、会堂以及其他具有健身休闲、文化娱乐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2]。

2)现行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 第7.4.14 要求:住宅户内宜在生活给水管道上预留一个DN15 轻便水龙的接口或消防软管[3]。

由上可见相关规范并未对住宅项目在公共区域设置轻便消防水龙或消防软管卷盘作出要求。由于建设单位把追求经济价值当作重点目标,设计院为满足建设单位成本控制要求,在住宅设计的室内消火栓通常不包含消防软管卷盘,仅仅是按规范要求明确户内生活给水管道上有一个消防软管或轻便水龙的接口。实际情况是在住宅的小业主入住或装修后该处接口大部分不能保留,即便是能保留此接口,为满足绿建节能相关要求,设计已采取相应措施将用水点处水压控制在0.2 MPa 以内,甚至有个别设计师错误理解规范,将入户水表处压力控制在0.2 MPa 以内。按照《消防软管卷盘》GB 15090—2005 规定,可知消防软管卷盘的出水量、射程情况和入口压力的关系如下:只有软管卷盘进口压力不小于0.40 MPa 时,其射程可达到不小于6.0 m,流量不小于24 L/min(0.4 L/s,约为3~4 个普通水龙头的出水量)的要求[4]。分析得出当消防软管卷盘进口压力低于0.4 MPa 特别是低于0.2 MPa 时,其实际的射程和流量很低,能否满足实际灭火需求(一定程度靠近火源并提供相应的水量)值得商榷。更有甚者,如管理不善或者操作不当(真空破坏器损坏或漏设等),户内的轻便水龙处可能发生回流污染造成生活用水污染,引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可见将轻便龙头系统接在生活用水系统并考虑在户内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讨论。

实际上,在住宅公共区域设置的消火栓增加消防软管卷盘难度不大,成本增加有限,因住宅公区本身设置有消火栓箱,仅需选择带有消防软管卷盘的消火栓箱即可,此时单具消火栓价格差别不大;将消防软管卷盘设置公共区域更便于维护,公共区域设施由物业统一管理,小业主不能私自改造破坏,还可定期检修。单独采用消防软管卷盘虽不能启动消防泵组,但是考虑消防水箱位置,大部分楼层的消防卷盘软管所在位置的压力均较为理想,完全满足入口压力要求,且消防水箱水量仅供消防卷盘使用也足够富裕。

所以,笔者认为,相关规范要求户内设置消防软管或轻便水龙的接口的问题值得再行讨论,同时,后续相关规范编制时,建议明确要求设置室内消火栓的住宅应选用带消防软管的消火栓箱。

2 灭火器的配置

参照《新西兰消防局发布住宅火灾隐患自查手册》,可知厨房油脂、电器设备以及日常衣物为住宅火灾的主要隐患[5],设计师在住宅项目上最常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此类灭火器可以有效扑灭A、B、C、E 类火灾。但是,前些年住宅公区及套内的灭火器的实际配置情况并不够理想。2017 年针对上海市长宁区居家环境消防安全状况及相关防护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住宅楼道内灭火器配置率为33.33%,居民家中灭火器配置率仅15.03%[6]。上述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物业对灭火器的监管效果较差,长期不检修灭火器或者灭火器遗失导致的。近年来,随着我国消防安全教育的加强以及大部分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和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灭火器的认识已经大幅改观,成年人基本都已正确掌握灭火器扑灭火灾时的使用方法。而灭火器正是扑救建筑初期火灾比较方便、有效且经济的消防工具,所以住宅消防上应重视灭火器的作用。

然而,现行的规范对住宅项目灭火器的配置标准要求不够明确又导致住宅项目上的灭火器配置出现一些问题。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 年版)第8.1.10 要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以及其他的公共建筑内均应设置灭火器[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第6.1.3 条要求: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 m2时,应配置1 具1A 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 m2时,增配1 具1A 的手提式灭火器[7]。再结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7 章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导致设计师普遍认为住宅建筑灭火器的计算单元仅为公共部位,而实际情况是住宅项目每层的公共部位面积通常只有几十平米至一百多平米,该前提下,灭火器配置标准很低,通常设置1~2 具1A 的手提式灭火器即可满足规范要求。之前就有专家明确提出,建议住宅户内增加设置灭火器以及住宅公共部位设置灭火器时应考虑保护住宅户内,考虑的是住宅楼真正的火灾隐患通常在户内,户内起火时取用灭火器更加迅速、便捷[8]。其次是户内设置灭火器更有利于灭火器的保管,虽然户内灭火器在后期维护时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通过社区及物业的统一定期维护保养的方式加强。所以,对灭火器最小需配灭火级别计算时,不应强调计算单元仅为住宅公共区域,住宅套内应一并考虑。笔者认为住宅灭火器的配置仅保护公共区域的标准偏低,未能充分发挥灭火器在扑灭火灾时技术层面的高效性。

因灭火器不需要设置配套管网、控制系统等设备设施,并且其本身价格较低,扩大住宅项目灭火器保护范围,即增加灭火器配置重量或者数量几乎不会增加建筑成本。以一住宅项目为例,假设其单层公区面积为120 m2,单层户内面积为500 m2。在设计灭火器配置时其计算单元按公共区域(方案一)以及公共区域加住宅套内(方案二)分别考虑,两种方案下灭火器配置及成本情况如表1。

表1 不同方案灭火器配置情况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把灭火配置时的保护单元从仅为公区扩大为公区以及户内,其单平米成本也仅从0.16 元提高到0.40 元,对于单平米建安成本约为2 000~4 000 元的住宅项目,这部分投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因此,灭火器设置至户内或者是计算住宅公共区域灭火器配置时其保护单元应包含户内面积,是十分必要的。

3 结语

建议规范或设计师关于住宅末端消防系统设计对以下内容进行明确或者调整:

1)对住宅户内设置消防软管或轻便水龙的接口问题进行技术论证,增加住宅公区的消火栓需配置消防软管的相关要求;

2)住宅建筑配置灭火器时,应考虑在户内配置灭火器或者是计算公共部位灭火器配置时其保护单元应包含户内面积。

猜你喜欢
水龙灭火器软管
水龙之怒
口水龙
软管式液压隔膜泵的研发与应用
发怒的水龙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如何使用灭火器
温柔的地球霸主水龙兽
透明灭火器
膜下软管微喷应用技术
辐照橡胶软管实现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