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蒜灸联合2HRZE/4HR方案对气阴两虚型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及痰菌阴转率的影响

2024-03-04 09:47倪磊磊国美峰李继翰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阴转率症候肺结核

倪磊磊,国美峰,李继翰

沧州市第三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肺结核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咯血、乏力与盗汗等,其发病过程较为缓慢,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不仅会对患者自身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危害大众的健康[1]。治疗肺结核的常用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其中,2HRZE/4HR方案较为常用,但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故临床上常将2HRZE/4HR方案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杨晓燕等[2]研究发现,2HRZE/4HR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用2HRZE/4HR,可以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从中医理论出发,肺结核称为“肺痨”,正气虚弱是其发病的内因,治疗时应给予益气养阴、健脾的药物。隔蒜灸是治疗慢性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清热解毒之效。据报道,其对淋巴结结核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3]。高蒙[4]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常规抗结核药相比,将其联合隔蒜灸更有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可见隔蒜灸、2HRZE/4HR方案均对肺结核患者有效,但有关二者联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隔蒜灸联合2HRZE/4HR方案对气阴两虚型肺结核患者的作用,分析其对中医症候及痰菌阴转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气阴两虚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5例,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与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肺结核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胸部CT、痰BD960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痰Xpert等结果诊断,伴有乏力、消瘦与低热等症状,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胸片提示一侧或双侧有结核样病灶[5]。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型,主症:气短声低、午后潮热和自汗盗汗;次症:咳痰清稀或痰中夹血血色淡红,咳嗽无力,畏风怕冷,神疲乏力,颧红,纳呆,面色白;舌脉:舌光淡,边有齿印,脉细弱而数。患者具备全部主症,两项及以上次症再结合个体舌脉象即可诊断[6]。

1.3 纳排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非耐药肺结核患者;③患者了解本研究并自愿参加;④均已成年。

1.3.2 排除标准 ①合并糖尿病;②具有免疫性疾病;③严重肝疾病;④精神状态不正常;⑤中途退出者;⑥入组前接受免疫相关的治疗;⑦妊娠、哺乳期。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2HRZE/4HR方案进行治疗。异烟肼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699,药品本位码:86900290000714,规格:0.1 g/片)治疗,3片/次,1次/d;利福平胶囊(杭州民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2466,药品本位码:86904568000116,规格:0.15 g/粒)治疗,3粒/次,1次/d;盐酸乙胺丁醇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758,药品本位码:86900290000592,规格:0.25 g/片)治疗,3片/次,1次/d;吡嗪酰胺片(苏州弘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4490,药品本位码:86901518000196,规格:0.25 g/片)治疗,2片/次,3次/d。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

1.4.2 研究组 采用隔蒜灸联合2HRZE/4HR方案进行治疗。2HRZE/4HR方案的使用方法同对照组,隔蒜灸方法:选取肺俞、膏肓和结核穴,取甲级艾绒用手指捏成底部直径0.6~0.8 cm,高1~1.2 cm的圆锥形艾炷,将紫皮独头蒜切成3~5 mm厚的蒜片,中间用针刺至数孔,先以酒精消毒,然后将蒜片放置于穴位,上置艾炷,点燃后施灸,每次灸3~7壮,每壮包括纯艾绒250 mg,以穴位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两天1次,连续治疗6个月。

1.5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1.5.1 中医症候积分 根据患者主症与次症的严重程度,分别计为0分(无)、2分(轻度)、4分(中度)和6分(重度)。积分越高则代表肺结核患者的症状越严重[6]。

1.5.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对经过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肺结核患者气短声低、盗汗与乏力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超过75%,视为显效;患者的气短声低、盗汗与乏力的症状得到一定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50%~75%,视为有效;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3 痰菌阴转率 收集两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痰液,进行药敏试验并记录患者痰菌转阴的例数,计算对应的转阴率。

1.5.4 炎症指标 分别抽取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留取上清液至无菌EP管中,放置-20 ℃保存待检。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jnasel,TIMP-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步骤参照说明书进行。人ELISA试剂盒:TIMP-1(货号:ab100651)、CRP(货号:ab260058)和TNF-α(货号:ab46087)均购买于Abcam公司。

1.5.5 免疫功能 分别抽取两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空腹静脉血3 mL至EDTA抗凝管中,离心后留取上清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结核患者CD4+、CD8+的百分比,并计算CD4+/CD8+的比值。

1.5.6 不良反应 在治疗期间密切关注两组肺结核患者的身体情况,并记录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结核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结核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7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痰菌阴转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结核患者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痰菌阴转率比较 [例(%)]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结核患者TIMP-1、CRP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种指标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受到抑制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结核患者CD4+、CD8+及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4+、CD4+/CD8+均升高(P<0.05),CD8+降低(P<0.05),且研究组改善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虽然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但结核病仍然对全球人民的健康构成威胁[7]。有学者指出,肺结核引起的肺部慢性炎症可能导致支气管上皮DNA的裂解,造成横向基因转移,使结核分枝杆菌的DNA整合到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从而诱导肺癌的转化[8]。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缓解肺结核患者病情、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徐爱华[9]研究发现,2HRZE/4HR方案联合抗病毒药物能够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大蒜性温,味辛,入脾、胃和肺经,有祛风、解毒杀虫的作用。《本草纲目》中指出:“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隔蒜灸最早可见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后世对隔蒜灸的运用逐渐成熟,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肺部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汪艳芳[10]研究发现,对于肺结核强化期患者而言,使用隔蒜灸联合百合固金汤进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够促进患者病情转归。为进一步探索隔蒜灸联合2HRZE/4HR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故开展本研究,探讨隔蒜灸联合2HRZE/4HR方案对气阴两虚型肺结核患者的作用,并分析其对中医症候、痰菌阴转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病情提供策略。

据报道,艾灸对肺结核咯血患者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休息状况[11],也可以缩短肺结核咳嗽患者的住院时间[12]。大蒜具有解毒、杀虫的作用,隔蒜灸能够使蒜与灸发挥协同作用,从而起到温通经络之效。章琳等[13]研究发现,部芩片联合隔蒜灸能够改善肺结核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2HRZE/4HR是一种经典的化疗方案,常用于治疗肺结核疾病[14]。本研究以隔蒜灸联合2HRZE/4HR为研究组,2HRZE/4HR为对照组,发现肺结核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0.77%)较对照组(76.92%)升高(P<0.05),该结果与曾红萍等[15]研究结果相符,这说明该治疗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强于单独使用2HRZE/4HR方案。艾灸促进抗体及免疫因子生成,大蒜杀菌抗炎、祛毒辟邪,隔蒜灸通过结合艾灸和大蒜的方法,进一步增强抗痨效果,隔蒜灸和西医结合,中西医协同作用,补肺养阴、抗炎祛毒,又可杀菌增强免疫力,因此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康复过程,疗效较好[4,16]。

冯静等[17]研究发现,对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而言,疗肺宁片与2HRZE/4HR联合治疗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时翠林等[18]研究发现,艾灸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可以有效缓解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常规艾灸相比,隔蒜灸更能加快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的排脓时间[19],隔蒜灸在缓解炎症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TIMP-1、CRP、TNF-α及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该治疗方法可以抑制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分析原因,肺结核患者通常免疫功能低下,而大蒜属免疫继发性中医用药,可用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且大蒜又可消毒解肿,因此与艾灸协同发挥作用,缓解患者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对致病菌的抵抗力,提高其免疫功能,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10,1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说明隔蒜灸联合2HRZE/4HR方案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该治疗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的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综上所述,与单独使用2HRZE/4HR方案相比,隔蒜灸联合2HRZE/4HR方案可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型肺结核患者的症状,提高痰菌阴转率,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阴转率症候肺结核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勘 误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