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挂科”影响因素与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2024-03-04 01:23于长永齐雪婷胡静瑶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挂科独生子女大学生

于长永,齐雪婷,胡静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高素质人群,如果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那么,青年大学生则是决定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关键人才。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扩张导致的大学生数量猛增以及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的双重影响,大学教育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的“挂科”问题是其中的重要表现,这已成为教育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大现实问题[1]。因为,“挂科”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如“挂科”的大学生没有评优评先的资格、无法保送研究生以及当年不能入党或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2]等,严重的“挂科”问题有时还可能导致大学生不能正常毕业以及心理健康甚至自杀行为,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之间正相关证明了这一点[3]。因此,分析大学生“挂科”问题及其背后的影响机理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挂科”问题,既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原因,也受到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不当的影响。从大学生个人因素看,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学习目标模糊、打工分散学习精力、谈恋爱耽误学习以及沉迷网络荒废学习[4]等是“挂科”的主要原因[5]。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挂科”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素质、课程设置和社会环境[6]。还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期中复习有助于降低大学生“挂科”问题的严重性[7]。从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因素看,有学者认为:挂科率与课程安排学期、课程的性质、专业类型有关,第二学期、基础课程和会计学专业的挂科率更高[8]。也有学者对大学生“挂科”的科目进行归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挂科”在不同科目之间存在很大差异[9]。还有一些学者针对大学生“挂科”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通过减少学分、实行弹性学制、本科转专科[10]等来达到降低大学生“挂科”问题的目的。

二、数据来源、“挂科”现状与结构差异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2018 年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学习表现与社会参与现状调查。调查按照经验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兼顾全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985高校、211高校、省属高校、市属高校以及民办高校等,共抽取9 个省市的17 所高校,发放问卷1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379 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1.9%。同时,由于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省市,武汉市的调查问卷占据较大比例,较好地反映了样本分布与大学生分布之间的协调性。

(二)大学生“挂科”现状

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挂科”仍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有24.8%的大学生存在“挂科”的问题。如果大学生“挂科”率,只是反映了大学生“挂科”问题的普遍性的话,那么,大学生“挂科”数量的最大值和平均值,这反映了大学生“挂科”问题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分析大学生“挂科”的严重性,“挂科”最多的大学生竟然有20 门课程不及格,属于学校“清退”的范畴,也是大学生“挂科”问题影响较大、较难治理的“挂科”问题,而且“挂科”高达20 门,已经不能仅仅归咎于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它体现了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导师制度以及考核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挂科”最少的大学生基本上是有1门课不及格,而且中位数和众数也是1门课不及格,这对于“挂科”来讲是常见现象。

表1 大学生“挂科”水平

(三)大学生“挂科”问题的个体差异

大学生的“挂科”问题存在什么样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因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挂科”问题的个体差异,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大学生“挂科”问题的全貌,还有助于针对性治理大学生的“挂科”问题。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挂科”问题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生源地差异和学科类型差异,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的“挂科”问题更为普遍,男生的“挂科”率为33.6%,而女生的“挂科”率为20.1%;独生子女的“挂科”率较高,“挂科”率达到了24.7%,非独生子女的“挂科”率只有15.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挂科”率更高,“挂科”率达到了27.0%,而来自乡村的大学生“挂科”率为22.6%;理工科的大学生“挂科”率为36.7%,文科等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挂科”率为20.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理工科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挂科”问题。这些研究发现,为高等学校针对性治理大学生的“挂科”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决策支持。

表2 大学生“挂科”问题的个体差异

三、变量选择、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

为了进一步分析大学生“挂科”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挂科”问题的边际贡献。接下来文章将利用计量模型对大学生“挂科”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理论分析和已有的经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挂科”问题可能受到大学生自身因素和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

从大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看,大学阶段的学习和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往往是大学生不受严格监控、更多靠自律环境下的主动学习,而中学阶段的学习,则更多是在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等多主体严格监控和督导下的被动学习,因此,到了大学阶段,那些自律性比较好的大学生,往往学习更加主动认真、学习成绩较好,“挂科”问题则相对较少。自律对大学生学习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1],支持这一分析。

影响大学生自律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成长环境和父母对子女的娇惯程度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是两类差异较大的大学生,而他们的差异不是体现在智商或情商的差异,而是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更多受到长辈的“娇生惯养”和“溺爱”行为,比如有学者把“80后”(独生子女一代)比喻为“垮掉的一代”[12],这导致独生子女的自律意识相对差一些,进而影响他们的“挂科”问题。父母的职业尤其是妈妈的职业,将可能是影响大学生自律行为的又一个因素,因为妈妈是对孩子成长倾注经历最多的人,妈妈的职业越是“正规性”或“社会地位”比较高的职业,那么,为孩子创造的条件越好,可能对孩子的自律行为的养成越不利。同时,政治面貌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的表现,在很多方面也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这可能会激励大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政治面貌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挂科”行为。学习不仅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还是一种需要和师生共同交流和讨论的行为,那些心理“自卑感”较强的孩子,可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下互动的意愿较低、机会较少,这可能会导致较高的“挂科”问题。

我们有一种可以打破总是被关押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在中的思维的方法,那就是让现在在未来中缺席——即创作,或者说给观看发明另外一个东西。徐浡君的作品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药方。有一种资源在艺术中早已经被我们所熟用,那就是根源于西方文化但并非反抗西方的——感觉。感觉它自有源头。形式、话语、视角、色彩的变化,都可以是我们感觉的由来。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一:大学生是否是独生子女、妈妈职业地位高低和政治面貌和心理自卑感显著影响大学生的“挂科”率,且独生子女大学生、妈妈职业地位较低的大学生、政治面貌与一般群众更为接近和心理自卑感更强的大学生,他们的“挂科”问题将更加严重。

大学生“挂科”不仅受到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影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质量,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安排的合理性,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质量的具体体现。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大一和大二学期,往往设置了过多的课程学习任务,而大三和大四阶段,往往学习任务较轻。因此,距离毕业的时间远近,反映了大学生学习的任务轻重,可能对大学生的“挂科”率产生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二:距离毕业的年限显著影响大学生的“挂科”率,学习压力越大,大学生的“挂科”率可能越高。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变量选择如下:

1. 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是大学生的“挂科”行为,把它操作化为“你是否有课程不及格”。答案设计为“是=1”,“否=0”。

2.自变量。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包括:大学生是否是独生子女、大学生妈妈的职业地位、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大学生的自卑感以及大学生距离毕业的年限和学习压力大小。

3.控制变量。为了控制大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挂科”问题,本文把大学生的性别、年龄和性格三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回归模型。这些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将为引导大学生重视“挂科”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后果以及有针对性治理大学生“挂科”问题提供指导。变量赋值及其描述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变量名称及其基本情况的描述统计

(二)模型构建

从因变量的类型看,大学生“挂科”问题,是一个二分类因变量,不满足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要求,本文选择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来估计模型参数。设因变量为y,y 取值为1 表示大学生有“挂科”问题,取值为0 表示大学生没有“挂科”问题。影响y的m个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分别记为x1,x2,…,xm。再假设大学生“挂科”问题发生的条件概率为,那么,则表示大学生没有“挂科”的发生概率,它们均是由自变量向量X构成的非线性函数:

大学生“挂科”与没有“挂科”发生的概率之比被称为事件发生比,简写为“Odds”。Odds为正值(因为0<1),且没有上界。对Odds 进行对数变换,得到Logistics回归模型的线性表达式:

(1)式和(2)式中,α为常数项;m 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数量;是不同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系数,反映不同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对大学生“挂科”的影响方向及程度。

(三)模型估计结果及其解释

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模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本文所选择的自变量对大学生“挂科”问题能够提供较好的解释力。文章所选择的9 个自变量解释了因变量变异的19.1%。

具体来看(见表4),大学生的“挂科”受到距离毕业年限、政治面貌、是否是独生子女、妈妈职业、大学生的自卑感和学习压力的影响。其中,政治面貌、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大学生“挂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政治面貌为非党员和团员的大学生更容易“挂科”,这与前文的研究假设一相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挂科”问题更为突出,独生子女大学生“挂科”的概率发生比是非独生子女“挂科”概率发生比的1.39 倍,这也就是说独生子女大学生“挂科”的概率发生比,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挂科”的概率发生比高近40%。这与前文的假设一相符。距离毕业年限、妈妈职业对大学生“挂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距离毕业时间越近,大学生越不容易“挂科”,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挂科”问题主要发生在大一期间和大二上半学期,这主要是由于课程设置导致的。妈妈职业为务农而不是公务员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生“挂科”发生率更低,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3]这一俗话的正确性。自卑感和学习压力与大学生“挂科”问题的显著相关关系,且自卑感越强、学习压力越大,大学生的“挂科”问题越不容易发生,这与前文的研究假设相反。可能的解释是,自卑感越强的大学生越不善于社会交际,这样反倒节省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学习投入更多,学习成绩更好,“挂科”问题较少;学习压力越大,大学生面对学习任务的准备可能越充分,学习上可能更加主动,进而降低了大学生“挂科”问题的严重性。

表4 大学生“挂科”问题的影响因素

从控制变量对大学生“挂科”的影响看,性别对大学生“挂科”有显著的影响。男生更容易“挂科”,男生“挂科”的概率发生比是女生“挂科”概率发生比的2.6倍。年龄和性格因素对大学生的“挂科”问题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大学生“挂科”问题的年龄差异和性格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

四、研究结论、讨论与政策建议

文章基于全国9 个省市17 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大学生“挂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如下:

(一)研究结论与讨论

1. 大学生“挂科”问题较为突出。大学生“挂科”问题的严重性,首先表现在大学生“挂科”到底具有多大的普遍性,而“挂科”率是其中的具体体现。研究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近1400 位大学生中,有接近25%的大学生有“挂科”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较多只是定性的讨论大学生“挂科”问题,而本文基于全国1400 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所发现的大学生“挂科”率,为我们全面认识大学生“挂科”问题的严重性提供了客观的数据支持。全国2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挂科”问题,已经表明,大学生的“挂科”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人才培养问题。大学生“挂科”不仅反映了大学教育管理出现了问题,也表明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出现了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青年人才,大学生“挂科”特别是严重的“挂科”问题,将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与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

2.大学生“挂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性别、距离毕业年限长短、政治面貌、是否是独生子女、妈妈职业、大学生自卑感和学习压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挂科”问题。男生的“挂科”问题更为突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挂科”问题更为突出,政治面貌与党员更为接近的大学生“挂科”问题较轻,妈妈职业的社会地位越高的大学生“挂科”问题更为突出。大学生“挂科”主要发生在大一期间和大二上半学期;自卑感较重和学习压力较大的大学生反而“挂科”问题较轻。这一研究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有二:一方面,大学生的“挂科”问题,既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这包括大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以及作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导致的自制力较差等因素,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挂科”也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理大学生的“挂科”问题应该根据大学生“挂科”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举措。

(二)对策建议

1. 通过教学管理,积极预防大学生的“挂科”问题。预防是一种“防微杜渐”的积极治理举措,大学生“挂科”问题的最好治理策略是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被动应对,“挂科”预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大学生“挂科”问题治理效果。根据大学生“挂科”行为的影响因素,做好独生子女大学生、男生大学生、低年级大学生的学习指导,能够降低大学生“挂科”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

2.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将有效减少大学生的“挂科”问题。大学生“挂科”问题往往发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这一方面固然与大一大二课程设置较多、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学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有关,比如过多地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对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较为忽视,课程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低等。因此,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比如将更多的课程改为开卷考试,或者进行教学考试改革,例如采用论文制、小组展示等,将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的“挂科”率。

猜你喜欢
挂科独生子女大学生
超级秀场 挂科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挂科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基于校园卡消费预测学生挂科情况
大学生之歌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浅析大学生挂科现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