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三线工业遗产的活化设计策略研究

2024-03-07 07:37翁春萌陈子阳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4年1期
关键词:遗产活化符号

■翁春萌,陈子阳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65)

三线建设始于上世纪60年代,是以备战为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的超大规模工业建设运动[1];不仅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科研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布局,还给后人留下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巨大精神财富,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见证[2]。三线建设留下的工业遗产(下文简称三线工业遗产)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是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史物证,其活化利用对弘扬优秀工业文化、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积极作用[3]。从文化生产、衍播的角度审视,文化记忆与文化空间联系紧密;工业遗产的活化与其承载的工业记忆密切相关,应注重记忆传承和集体意义。将文化记忆融入三线文化空间可重现记忆之场、传承三线精神,使三线工业遗产活化呈现独特的魅力。

1 文化记忆理论与三线工业遗产活化

1.1 三线工业遗产活化的研究现状

三线工业遗产具备历史、文化、科技等多重价值,围绕其价值评估和评价标准,研究聚焦于城乡发展、史学价值、红色价值、旅游价值、地域价值特性等领域,体现多维度研究特性。目前三线工业遗产活化主要关注挖掘其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4],尤其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等方面的经济效益[5];基于三线工业遗产丰富的场域类型和建筑特征,进行空间改造和功能更新,凸显红色价值、创新旅游服务产业带动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当前主流活化方式。工业考古学、共生理论、遗产廊道、文化记忆等理论为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与研究新视角[6-9],具体包括八种保护模式[10]与“一馆三区”等[11],如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为代表的主题博物馆模式;以襄阳603文创园区、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为代表的文创园区模式;以宜昌809微度假小镇和重庆816小镇为代表的文旅小镇模式等,其中研学教育和旅游开发应用尤其广泛。

■图1 三线工业遗产文化记忆空间演变的理论解释框架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从理论层面明晰三线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特征,完成价值阐释;从实践层面探讨了目前所面临的记忆消逝问题与空间更新利用的挑战。三线工业遗产是我国记忆遗产的重要类型且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12],而三线工业遗产的活化研究与文化记忆的形成与再现紧密相连,具备内在逻辑关系、形成演变机理,为进一步推进三线工业遗产活化提供了富有洞见的理论思考、可资借鉴的研究框架和对策建议。

1.2 文化记忆理论的研究兴起与视角补充

文化记忆包括一个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必不可少且反复使用的文本、图画、仪式等内容[13],扬•阿斯曼(Jan Assmann)指出文化记忆的表征形式包括建筑、文本、语言等物质实体和实践,概括为特定时段能反复运用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和仪式系统的文化符号,且可跨越时空传承,须借助“载体”得以重现[14]。国内对该理论的关注和研究始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随后逐渐拓展到艺术学、建筑科学、考古学、旅游等学科,重点围绕乡村文化遗产和城市遗产,包括对乡村遗产地旅游发展中主客体记忆和遗产主体、媒介和空间发展对遗产旅游活化影响的探讨[15]。文化记忆理论为文化传承与保护开启新视角,有助于实现工业遗产的差异化保护与利用[16]。

目前,文化记忆视角下的三线工业遗产活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强调注重传统重构、记忆再生。三线精神作为三线工业遗产记忆再生的核心,其具备的复合功能表达以及仪式体验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利用,以营造场所精神[9]。即三线工业遗产是文化记忆的重要展演空间,承载着丰富的符号、场所、精神等文化记忆,其形成与发展具备时间、空间、功能三种维度且相互作用;借助符号实现记忆的可视化、可感化“再现”进行功能表征,以建构“凝聚性结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表征和再建构[17]。

2 三线工业遗产的文化记忆要素解析

2.1 理论解释框架:文化记忆空间

文化记忆的积淀与重构有赖于文化空间的形成与生产,三线工业遗产的活化本质上是文化记忆空间的营造,体现在时间、功能、空间三个维度,分别指向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逻辑线、作为意义的属性与具有现实意义的场所,具有互济、内嵌的逻辑。在这个特定的文化记忆空间里,载体(硬记忆和软记忆)体现了文化记忆的碎片到整体的空间联系;记忆符号的转化与链接,完成了三线工业遗产从实体空间向意义空间转化(图1)。

该空间由实体向意义的转化,需借助三线记忆载体实现,具体由文本、意象、仪式三系统组成,涵盖了三线工业遗产中档案口号、生产工艺、人物形象、社交活动等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记忆要素。同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不断推动社会文化空间向虚拟文化空间拓展,即由三线工业遗产文化记忆符号转化与呈现构建的延伸意义空间,由经验、期待和行为主导。在此空间中特定事物或人物在虚拟空间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下,借助虚拟文化符号或某种技术媒介,表达想象的或概念的空间,通过虚拟空间实践促进用户参与,反哺文化空间营造,从而达到三线工业遗产活化的最终目的。

2.2 文化记忆要素:记忆系统与符号特性

2.2.1 文本系统与场景性工业符号

三线工业遗产的文化记忆内容及对应的符号特性都是活化过程中重要的资源库。三线工业文化记忆以文本的形式诠释时代特质,在新的交流情境中传播,最具代表性的是标语。如:湖北5133厂(原江山机械厂)的操场标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809度假小镇(原华强橡胶厂)食堂标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等,还包括三线建设的工厂名字、工厂代号等一系列以文本形式出现的记忆物料。这些文本信息是每个场景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核心文化凝练综合体。

2.2.2 意象系统与感知型工业符号

三线工业文化记忆的意象系统可概括为一切可视化的视觉符号,大到建筑样式,小到设备、图案,具有强烈的导视和记忆的功能。三线建设的建筑往往具有较统一的功能配置、视觉特征,此外,大量机械设备、生活用品都是意象系统的构成要素,如工作服、军号声、灯光球场、俱乐部、闭路电视、自制食品等共同构成了特定群体的“工业乡愁”。

2.2.3 仪式系统与体验性工业符号

三线建设时期的仪式活动深刻反映着特定的组织模式和内在秩序,包括“人人应上三线、人人想上三线”的动员策略,“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走大庆、大寨的道路”的生产指引,产品下线仪式、通车仪式、开炉典礼等生产庆典,“先生产、后生活”的生活原则,“周末组织活动,节日搞大的比赛”的娱乐方式等;这些特色仪式既是成员构筑身份认同的认知符号,也为三线工业遗产记忆的动态传承与活化象征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型素材(表1)。

表1 三线工业遗产文化记忆要素及场域

3 三线工业遗产文化记忆的活化设计策略

3.1 设计营造:三线工业文化记忆空间

三线工业文化记忆空间包含着三线建设的内涵、精神,物理场域及其在行为、制度、建筑、设备、人物等符号系统;也是塑造三线文化身份认同、展示三线工业遗产文化价值和再现地方性知识的工具。

三线工业遗产的记忆符号是指在工业遗产中表现出的引起人们回忆的符号形式,以及符号内在蕴含的工业文化和工业历史等。提炼文化记忆要素内容、探寻三线工业遗产文化记忆的符号表达机制,是构建三线工业文化记忆空间的重要依托。根源于文化记忆的符号性,三线工业遗产承载着三线建设的生活记忆,从文化记忆要素的组成关系中,以文化记忆符号群共同建构一种文化空间。通过凝练文化标志符号、设计赋能使得文化记忆要素内容与工业符号相互转变,形成强烈的文化感知,更好地营造三线工业遗产文化属地认同感。如“六枝记忆”三线建设产业园依托洗煤厂旧厂房,打造一个集建筑、展陈和艺术“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空间(图2),包括源于“洗煤”工艺的接待中心(图3a),体现安全帽元素的金色大厅(图3b)和反映煤矿工具“风镐”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图3c)等;随处可见的三线建设元素构建了六枝的三线文化记忆空间。

3.2 活化路径:文化记忆要素活化再现

3.2.1 促进参与:强化记忆符号感官刺激

三线工业遗产的记忆要素转换为文化符号,具体包括空间符号、物态符号和行为符号,涵盖了从建设到活化的全过程,且存在“意图定点”,有赖于用户的参与互动、建构,形成独特的意象特征。

■图6 攀枝花三线建设精神体验教育活动——夯土、干打垒技术体验活动

推动公众由文化记忆主体向空间生产主体的角色转变,是确保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可视化、互动性地实现受众、三线产品、沉浸式场景的交互,强化五感体验,促进展示内容由物质性向非物质性(数字体验)转变,如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室外全息灯光秀(图4a),通过光电技术将三线建筑、航空技术发展集成进行视听综合体验。将文字与画面结合、工艺流程可视化、场景复原体验通过记忆符号动态展演、多维表达,增加了三线工业遗产的五感体验维度,激发了公众的主体性,转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参与互动、体验,形成“情景+交互+沉浸”的空间体验,如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导弹发射仓模拟区(图4b)、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三线子弟手印墙(图5)等,让参观者近距离体验“为国铸剑”、触摸历史的印记,激发参观者的情感共鸣、强化三线文化记忆的感知效果。

3.2.2 唤醒情感:激发记忆符号内生动力

仪式以“文化原型”情感动员的沉淀指向了具有内聚性的群体共享往事的过程与结果[18],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三线文化记忆是受众情感体验的最直接刺激来源,仪式的构建促进了受众对记忆符号的接受与消化,记忆仪式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三线建设的集体记忆,构成了他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和认同空间,该符号系统内生的空间特性有助于强化“场所精神”。

发挥三线建设历程中的特色活动、生产庆典、休息娱乐等纪念仪式的符号作用,激发符号归纳场景、隐喻情感、促成行为内生动力[19],开展相关的庆典活动、纪念大会等,借助差异化的纪念仪式强化集体记忆,如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举办包括夯土仪式、干打垒工艺(图6)等在内的体验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建立大众与三线文化的精神纽带。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指向文化认同的情绪体验,通过互动仪式建构受众对三线文化的认知,唤醒群体的情感认同。

3.2.3 形成认同:促进记忆符号多维表达

工业文化记忆的传承与认同是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正当化认同”的一部分。三线工业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亟需通过代际记忆、大众传播增强三线文化的影响力、引导力,形成广泛的“既视感”,进而实现国家民族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双向衔接,最终形成坚固牢靠的红色记忆。

■图10 三线文化虚拟空间设计过程图

挖掘三线精神中新时代大力弘扬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这一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核,记忆符号的多维呈现需借助物态空间的气氛营造和精神空间的感染力,着重营造虚拟文化空间,增强不同记忆符号之间交互性,降低其内在认知负荷。凸显三线建设历程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强化“软记忆”与“硬记忆”三线文化记忆空间内容数字化呈现。如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VR展厅(图7a),为用户提供了虚拟参观空间,可与虚拟展品进行交互;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虚拟数字博物馆(PC端)设有红色文化体验区(图7b),以人脸识别技术增加实时互动和评价反馈弹幕功能(图7c)等,以技术手段挖掘三线文化记忆的多功能表达可能性,以数字体验制造专属记忆、促进记忆延续,以符号语言的艺术性转化进一步引起情感共鸣,以具身体验完成“通向文化记忆的特别通道”,推动大众对三线文化记忆形成有效沟通与群体认同[20-21]。

3.3 设计策略:文化记忆系统性再设计

3.3.1 记忆重现:基于文本系统的数字产品设计

三线工业遗产蕴含丰富的文本符号,直观、简洁,易被理解、接受和传达。充分利用好生产和生活场景标语、口号和文献资料的显性符号,彰显其隐性价值是唤醒文化记忆的有效路径。基于三线文化记忆空间的场域语境,利用去信息化和陌生化的设计手法,突出文本系统内嵌的科普属性和红色价值取向。根据企业命名编号,将三线企业特有的企业代号进行分类、总结、再创作,完成“数说三线”系列设计(图8);精准复刻图纸、勋章等,开发数字藏品——“数藏三线”系列,通过时空再现手法强调时代记忆;筛选专有名词,依托行业特性,开发数字文创——“数忆三线”等。通过数字产品矩阵与实体文创产品联动,完成三线工业遗址与虚拟文化空间的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体验,促使受众主动完成社交传播;以年轻化、潮流化、形态新颖、内蕴深厚的创意设计,丰富三线记忆的载体,拓宽三线记忆的传播渠道[22]。

3.3.2 场景营造:基于意象系统的空间展示设计

相当数量的三线工业遗址保存较完整的厂区、厂房等原真物理空间,如宜昌809微度假小镇保留了全部的厂房,职工宿舍楼、食堂、球场等完整的社区设施,工业景观体现了强烈的时代风貌;湖北5133厂则以建设指挥部、铁路专用线、工房、工人俱乐部等核心建筑物完整呈现军工产品的生产布局、运输仓储及职工生活。依托原貌厂区、大型工程设施等形成的意象系统进行数字化采集,借助数字技术打造虚拟文化空间,可与物理现实空间形成双向互济。发展在线旅游,将俱乐部、灯光球场、厂门等代表“工业乡愁”的典型建筑样式进行全息复刻,同时展示生产设备、生活用品,利用人工智能、AR和VR等技术与互动装置设置数字展厅、红色影院、云思政空间,完成场景的功能转换,即生产功能转向教育、娱乐功能,以全息唤醒强共鸣。创建虚拟三线IP人物,以“数字人”漫步虚拟三线空间、与其他“数字人”完成虚拟任务的方式,形成角色认同。以“那年那兔忆三线”作为“三线数字人”IP形象的主题(图9),突出科技风,彰显出三线时期人民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23]。

原真物理空间展示积极运用“元宇宙+”,引入数字绘画、全息成像等技术将三线建设的技术成果、行业特征和典型意象进行多维、动态展现,设计线上三线文化集参观、互动、游戏、教育多功能“603元宇宙”展厅(图10),可通过移动端或VR眼镜进行参观,并且在特定场景模块进行交互(图11a)。设立互动打卡区,如三线知识问答打卡模块(图11b)的史料展示区、文创消费区、数字体验区。如三线主题游戏——“保家卫国”消消乐(图12),借助游戏化设计,设立排行奖励机制,让“保家卫国”的理念通过游戏入脑入心;同时对场景进行秩序整合,集视觉、听觉、触觉体验于一体,为营造“情景+交互+沉浸”的丰富体验层次打造多感官线下体验空间。

3.3.3 记忆共创:基于仪式系统的服务体验设计

三线工业遗产的制度、精神依然具备可贵的当代价值,需通过记忆的代际传递,加深群体认知,促进国家认同。充分挖掘典型节日庆典的精神内涵,如军车下线仪式、铁路通车仪式、开炉典礼、工作誓师大会等,以服务设计为三线文化记忆空间提供教育、娱乐融合的共创系统(图13),弥合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因个体差异、参与方式差异等造成的记忆差异,包括内容感知与认同强度[24];引导记忆主体在仪式体验中参与空间共同体重建,成为文化记忆空间的共创者[25]。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目标用户画像,以此优化体验流程,在体验环节过程围绕代表性礼仪,增设红歌、制度、礼仪等物理和数字触点装置,丰富内容供给。娱乐体验中打造工厂工作、学习、社交沉浸式空间,通过游戏化设计方法,融入仪式系统中的代表符号,通过三线知识问答、积分排行、角色扮演等游戏化形式,强化三线文化的认知效果,进一步建立价值评估交流社区,设立主题活动共议、内容设计共创、社交平台共话等不同板块,促使多方对体验服务、文创产品、触点反馈等进行持续、系统共创,在迭代中不断强化、构筑集体记忆,促进感官体验向内在经验转变,创新新时代语境下三线文化活动仪式的同时,创造传承新形态,增强用户对三线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形成国家、民族的情感认同。

■图13 三线文化记忆空间的共创系统设计

4 结语

记忆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正如扬·阿斯曼所言,“记忆是群体获得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而文化记忆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当下社会的某种认同需要”。深入研究三线精神、切实传承三线记忆是实现三线工业遗产活化保护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三线文化记忆空间,加强文化记忆与三线工业遗产活化在时间、空间、功能三方面的融合,拓展记忆内容和设计思路研究,从而提升三线精神在中华民族红色精神传承中的结构性力量,增强三线红色文化时代性和认知度,增强大众认同感与归属感,最终实现三线工业遗产自身价值利用与传播。

猜你喜欢
遗产活化符号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学符号,比多少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遗产怎么分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符号的由来
千万遗产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