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稻烹秋葵

2024-03-07 12:03刘世河
现代妇女 2024年2期
关键词:老胡秋葵美食家

刘世河

第一次享受秋葵美味,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但我记忆犹新。那时我刚来青岛定居不久,战友老胡特意约我在一家装修别致的海鲜馆叙旧小酌。老胡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想着我从内陆来,各种海鲜点了不少,但最吸引我眼球的却是一道蔬菜。它们盛在一个荷叶形的白瓷盘里,新鲜翠绿,很是好看。第一口下肚后,我就欲罢不能了。这道菜便是白灼秋葵。

我和老胡在部队里一直私交甚笃。他比我早几年转业,后来就辞职下海了,几年打拼,已然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我更羡慕他的另一個身份:美食家,确切地说应该叫资深吃货兼美食家。每次跟他一起共餐,除了畅享口腹之欢,还能大饱眼福和耳福。

知我是头一回吃秋葵,更是激起了他的“科普欲”:从食材的渊源到此菜的烹制步骤及要领,再到营养价值,他讲得绘声绘色,而且最后延伸到了美学领域。老胡说:“享受美食有三要素,缺一不可,即美食、美器、美境也。美境又分用餐的环境和心境,今天这道白灼秋葵就是最好的见证。环境,你看这装修风格,小桥流水的,应该是你们这文人墨客喜欢的吧。至于心境嘛,老友相逢,就更不用说了。”

就这样,秋葵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不但美味,而且雅气十足。后来吃的次数多了,又发现秋葵的雅誉非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既接地气,又不娇气,多高档的宴席也上得去,百姓餐桌更是常客。这一点,古人早已给我们做好了表率,有诗为证。最经典的当属白居易的那首《烹葵》:“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可见秋葵在唐代已是家中常备之物。白居易好像对稻米情有独钟,而且在食用米饭的时候很喜欢配上几道菜品,或荤,或素,或荤素搭配,“炊稻烹红鲤”“饭热鱼鲜香”等。而“炊稻烹秋葵”虽属素菜拌饭,白居易却吃得津津有味,否则就不会有兴致写出“绿英滑且肥”的妙句了。

“绿英滑且肥”正是形容秋葵烹煮后的漂亮外形与口感。受白居易的影响,我也经常这么搭配,果然珠联璧合。无论是白灼、油炸,还是炒肉片、炒鸡蛋,抑或蒜蓉凉拌,秋葵都十分美味。最美的就是把秋葵咬碎后,会嚼到黏滑的汁液,那种嫩滑和米饭的颗粒感交织在一起,丝丝连连又不失筋道,齿颊之间,若有若无,实在妙不可言。

(摘自《家庭百事通》)(实习编辑张芙蓉)

猜你喜欢
老胡秋葵美食家
A taste of Jiangnan
这样生活挺好
这样生活挺好
纤纤秋葵淑女指
美食家忽必烈
再补充几句
看不见的美食家
秋葵小炒
跟着锻炼
秋葵就要这样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