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2024-03-08 03:31张照焓窦传蕊张默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辩论研讨中职

张照焓,丁 颂,窦传蕊,张默琳

(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同时,随着多媒体教学、线上教学平台、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充分融入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足、课堂参与感不高等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多方面入手,构建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1 中职学校教学现状

1.1 学生课堂参与感不足

学习是一种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过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对知识的学习中,从而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然而,许多学生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不足等问题,很少进行独立思考,难以与教师保持同步,有的学生甚至会上课发呆、打瞌睡等[2]。这些问题导致与教师互动的学生数量逐渐减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较弱,教学质量难以提高[3]。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教育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与交流。如果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教师的教学热情会逐渐降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会逐渐减少,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1.2 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较弱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这就需要职业人才具备更高的素养。中职学校不仅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水平是决定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中职学生难以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面对新问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孤立知识个体、机械记忆等现象。这导致学生无法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被动型吸收,难以培养深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4]。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是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中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动机不足,难以主动探索和深入学习[5]。当他们面临困难时,往往不愿意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习惯性地依赖教师的帮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 构建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2.1 构建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将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基本建成,同时“技能型社会”的建设也将全面推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资源日益丰富,课程体系也更加完善和科学。尽管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这些进展,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仍然不理想,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需要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入手。良好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新型的中职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辩论式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构建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中职学校目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微视频相结合。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可以参与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然而,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具备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有效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从单独指导每个学生转变为对不同小组的整体指导,减轻了教学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分组掌握由个人到小组整体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方便进行教学反思。构建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3 构建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

为解决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教师开发企业案例,引入课堂中,构建辩论研讨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开展组内辩论和组间辩论;同时引入师生研讨,确保学生在讨论中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知识。

图1 中职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

3.1 开发企业案例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引入企业案例,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案例紧密相连,强化学生的“应用型”技能学习,帮助学生将所学技术技能与实际生产技能相匹配。企业导师结合实际的工程问题,将企业生产的零部件转化为教学案例,并发送给教师。教师进行二次筛选,挑选出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企业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企业案例进行分析。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例如选用“离合器齿轮”作为企业案例的载体,通过分析视图关系,找出各个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的位置及投影方向。根据教师的讲解,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非配合的线性尺寸是否需要标注公差、尺寸数字与视图轮廓线相交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这些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必要时,教师会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最后,教师会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零件图的绘图步骤。通过开发企业案例,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弥补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构建辩论式研讨课堂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3.2 构建辩论式研讨课堂

在辩论式研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学习,通过组内辩论、组间辩论和师生研讨等方式,增强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主体地位和课堂参与度。在组内辩论环节,学生互相指出组内成员零件图的不足之处,并指导组内成员修改零件图。对于存在争议的问题,学生展开组内辩论,通过辩论与交流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证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在组间辩论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间互评,指出对方小组零件图存在的问题,并说明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于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场外求助,引入其余小组成员对存在的问题发表意见。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师生研讨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在组内辩论与组间辩论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在研讨过程中,教师通过抛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热情。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知。

3.3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辩论式研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开展多元化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评价方式包括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组内评价是指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组间评价是指以小组为评价主体,从提出问题是否具有价值、讲解内容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使得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组间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评价是指以教师为主体,从零件图的工整度、国标规范、尺寸标注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新观点和新思想,使不同观点能相互碰撞,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给予引导纠正,避免问题扩大化,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在多元化评价过程中,积极调控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止学生“搭便车”等现象发生,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真实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

4 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设计案例

基于企业调研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机械制图特点,本文以“轴类零件画法与技术要求标注”为例(表1),进行教学设计。

表1 “轴类零件画法与技术要求标注”教学设计案例

5 结语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构建辩论式研讨教学模式,引入企业案例,创建辩论研讨课堂,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旨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足、知识迁移能力欠缺等问题。通过开发企业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辩论式研讨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思辨能力和兴趣,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中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辩论研讨中职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