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授课模式下的孕妇学校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作用

2024-03-08 12:49谢婉莹邱晓媛姚俊雪崔洪艳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孕产孕产妇孕妇

谢婉莹,邱晓媛,姚俊雪,崔洪艳

孕妇学校是针对孕妇、产妇和家属普及妊娠期知识,帮助孕妇及产妇安全度过妊娠、分娩和产褥期而开办的健康教育基地。专业的产前孕妇培训学校从科学、专业角度对孕产妇开展集体式培训,可提高产前孕妇分娩认知、母乳喂养与新生儿护理相关操作技能,改善母婴结局[1]。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我院)作为天津市唯一的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每年有1.1 万~1.5 万的分娩量,约占天津市总分娩量的1/5~1/4,是本市孕产期健康科普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我院自2000 年开办孕妇学校以来,不断加强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逐年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在孕妇学校规范化建设及管理运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伴随着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既往传统的线下单一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服务需求,孕妇学校需要与时俱进,寻求新形式、多元化、更吸引大众的授课模式是趋势所向。在多元化的授课模式下,我院孕妇学校的关注度和科普覆盖面大幅提升,孕产妇的妊娠期保健意识和知识储备不断攀升,降低了剖宫产率,促进了自然分娩。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回顾性收集我院孕妇学校授课模式全面升级更新后,于2023 年6—8 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建档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排除标准:①多胎妊娠;②非头先露;③孕周小于37 周;④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⑤妊娠前患有严重内科合并症;⑥不能独立参与并完成调查问卷。根据是否参加过孕妇学校课程,分为研究组309 例(至少参加5 次课程)和对照组300 例(未参加过)。

1.2 研究方法

1.2.1 孕妇学校授课模式 我院促进自然分娩科普团队将孕妇学校推陈出新,开展多元化的授课模式,利用孕妇学校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及腾讯会议平台,打造智能化的科普平台——“自然分娩云课堂”,定期分享孕产期保健知识,包括图文和录播课视频;孕妇学校的精品讲座课程可通过腾讯会议直播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播放,互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则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体验课和线下课同步,并仍然保留以前的专题讲座和实操演练课两种现场授课模式。现场课均可在孕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查询、预约;线上课由孕妇学校专职管理人员按照每月初发布的“云课堂课表”,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提前发布课程预约码,每节课后记录现场签到人数及线上听课人数,具体授课模式见表1。

表1 孕妇学校授课模式与平台

1.2.2 孕妇学校课程设置 孕妇学校根据既往教学安排、学员需求及反馈情况,在2023 年6—8 月安排以下几大类授课内容:①促进自然分娩的相关课程,临产的识别、产程分期、产程中的配合技巧、顺产与剖宫产的利弊、分娩镇痛体验课、非药物性分娩镇痛;②孕产期保健知识,妊娠期风险防范、妊娠期运动、妊娠期营养与体质量管理、胎教课程;③产后康复,产后运动、科学坐月子;④母乳喂养课程,产后开奶舒适哺乳、涨奶怎么办、哺乳期乳腺疾病预防;⑤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沐浴和脐带护理、新生儿皮疹、黄疸、排便观察、早产儿喂养及家庭护理;⑥其他课程,入院百通。

1.2.3 调查问卷 入院待产时即给予患者调查问卷微信二维码进行扫码填写,要求如实填写,问卷内容如下。①一般情况:姓名、年龄、孕周、妊娠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②知识知晓情况:剖宫产与顺产的利弊、分娩镇痛分类及产程分期;③是否愿意尝试自然分娩;④对不同授课方式的满意度调查:授课形式、授课时长、内容实用性、课后知识掌握度和课程互动性,各赋分20 分,以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为条件统计,>85 分非常满意,60~85 分满意,<60 分为不满意。

1.2.4 评价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患者年龄、孕周、妊娠前BMI、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分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顺产意愿。患者分娩后,通过病历系统统计2 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妊娠期合并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肥胖、贫血)发生率和分娩镇痛(药物性及非药物性)应用率、巨大儿发生率和产后出血率。对研究组采取的5 种不同授课模式,纳入2023 年6—8 月于我院接受学习的全部人次并进行组间比较;比较研究组中不同授课模式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不同授课模式满意度的组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 H 检验,不同授课模式学习人次的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2 组产妇年龄、孕周、妊娠前BMI、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 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2.2 2 组产妇分娩知识知晓情况及顺产意愿比较研究组各项自然分娩知识正确率和顺产意愿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 组产妇分娩知识知晓情况及顺产意愿比较[例(%)]

2.3 2 组产妇重要产科指标比较2 组产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但研究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和妊娠期合并症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分娩镇痛应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巨大儿发生率和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2 组产妇重要产科指标比较

2.4 授课模式人数每节课后均有专职人员统计上课学习人次,包括线上及线下人次数量。研究组5种不同授课模式的平均学习人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55,P<0.000 1),见表5。不同授课模式之间再两两进行比较,除了微信视频号直播体验课与录播课、现场专题讲座与现场实操演练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授课模式的学习人次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录播课学习人次最高,平均每节课约596人次,其次为微信视频号直播体验课,平均每节课约280 人次。

表5 不同授课模式下学习人次比较[M(P25,P75)]

2.5 授课模式满意度参加过孕妇学校课程的产妇对不同授课模式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08,P<0.000 1),其中微信视频号直播体验课满意度达100%,且秩均值最高,录播课的满意度最低,达95.15%。见表6。

表6 不同授课模式下的满意度比较(n=309)

3 讨论

3.1 孕妇学校多元化模式授课的必要性孕妇学校是对孕产妇在备孕、妊娠和分娩时普及科学保健知识,以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为目的的公益性课堂,一般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授课。有些孕妇由于工作和家庭原因,无法到孕妇学校学习,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孕产妇从门诊就医咨询、孕妇学校等传统模式中获取孕产期保健和分娩相关专业知识的机会大大减少,她们往往会通过购买书籍或者上网获取一些碎片化的保健知识来补充健康科普知识。据统计,约88.7%的孕产妇会利用网络获取孕产期保健知识[2],而网络上的母婴健康信息的质量监管滞后,内容参差不齐,孕产妇不能对健康信息进行有效辨别[3-4],可能出现一些认识的误区,为母婴安全埋下隐患。因此,改变以往单一线下授课模式,借助新媒体技术的辅助[5],进行正规、科学、系统性、多元化的孕产期保健和分娩相关科普宣传是非常必要的。

我院孕妇学校推陈出新,将传统的孕妇学校课程升级为线上、线下同步课程,互联网技术与医疗相结合,为患者开辟了新的科普教育模式,突破了医患时间、区域等的限制[6],腾讯会议和微信视频号直播课解决了区域限制,录播课解决了时间限制,微信视频号直播体验课同时还兼具可操作、互动性。所有课程内容遵照妇产科教科书及各类指南规范制定,定期讨论授课的形式、内容与互动创新性。课程内容安排覆盖备孕期、妊娠期和产褥期,包括促进自然分娩相关知识、孕产期保健知识、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的内容,并增设运动课程、准爸爸分娩疼痛体验课、音乐曼舞、新手爸妈直通车:新生儿沐浴和脐带护理体验课等一系列孕产妇和家属关注的内容,充分调动孕产妇与家属学习的热情。

3.2 孕妇学校多元化授课模式的教学效果通过升级改进,孕妇学校听课人员数较单一线下模式明显提升,本研究结果表明录播课、微信视频号直播体验课和腾讯会议直播课三种线上课程不再受场地的限制,学员数均高于线下单一授课模式,最多时学员数可达上千人,明显高于传统的现场讲座或实操课的授课人数,大大提高了孕妇学校的关注度和科普知识的覆盖面。

三种线上模式的授课方式中,微信视频号直播体验课的满意度最高,可能是由于该课程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可通过关注后的微信视频号回放功能反复循环收看;而且该课程主要教授妊娠期运动、新生儿沐浴、母乳喂养技巧及分娩镇痛体验等被准妈妈、准爸爸们广泛关注的热点内容,操作性和互动性较强,可充分调动孕产妇和家属学习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其对围产期重要技能的掌握[7],成就感、获得感提升较快,因而满意度最高。再加上微信视频号直播体验课的平均学员数较高,约280 人次/节,没有腾讯会议参会人数的限制,也没有会议时长的限制,故值得广泛推广。录播课的学员数虽然最高,但其满意度最低,这可能与其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与实践性有关。

本研究显示,通过多元化模式的授课,孕产妇对剖宫产与顺产的利弊、分娩镇痛分类及产程分期等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这对于促进自然分娩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妊娠期保健知识的宣教、个体化的指导使孕产妇及家属通过学习掌握更多更科学的围产期保健知识,合理营养与运动,减少了妊娠期肥胖、贫血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合并症的发生。通过学习分娩方式、分娩镇痛和产程中的配合技巧,让孕妇对分娩疼痛有充分的认知和预期,熟悉减轻疼痛的方式,掌握呼吸频率和节奏,增加了顺产意愿,有效配合医务人员的指令性操作,加速产程的进展,为孕产妇分娩提供安全保障。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健康教育可提高孕产妇的认知,改善孕产妇心理焦虑,减轻压力源,从而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8]。

通过多元化授课模式的教学,孕产妇的认知得到提升,妊娠期糖尿病、肥胖、贫血等妊娠期合并症以及巨大儿的发生率下降,这不仅有利于自然分娩,伴随着这些产后出血高危因素[9]的降低,产后出血率也下降了。本研究中研究组的产后出血率为6.15%,低于对照组的11.00%。但本研究的剖宫产率在2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是由于影响分娩的因素较多,即使做好自然分娩的准备,临产后仍可能会出现胎儿窘迫、产前感染、头盆不称等需要剖宫产的情况。但研究组应用分娩镇痛的人更多,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已达到了促进自然分娩的目的,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0-12]。

3.3 不足、应对与展望当然,微信视频号直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缺乏连麦,没有腾讯会议直播中互相对话、互相视频的交流方式,线上学员仅能发送文字沟通,有时授课人员没有注意到,就不能及时互动;同时如果直播中出现一些限制性的词汇或照片,如“乳头”等敏感词汇或婴儿洗澡(露出会阴部)、哺乳的图像时,可能会面临直播中断的风险。这的确给孕妇学校的授课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难度。

针对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我们的孕妇学校授课团队安排了专人进行微信视频号的直播管理工作,在直播过程中维护授课秩序,更新学员的动态,及时回复学员线上提出的问题。在课前多进行彩排与练习,尽量减少限制性词汇的使用,找意思相近的词语替代;针对新生儿沐浴出现外阴裸露的问题,如果是真人宝宝,现场操作时护理人员会及时遮挡宝宝的隐私部位,有时也会换成新生儿模型进行操作。

未来,我院孕妇学校会从课程设计、授课师资团队建设、网络平台优化三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课程设置原则应遵循需求性、科普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13],定期进行评估与反馈,了解广大孕产妇的关注热点和对现有课程的满意度、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根据孕妇的不同需求,实时更新并设置个性化的课程,如胎教、二胎妈妈/高龄产妇孕产期实际问题分析与指导、孕产期心理疏导等,并定期举办一些新手爸妈经验交流会、孕产期趣味竞技赛等形式多样的交流会,提供个性化的妊娠期保健指导和支持。其次,不断完善授课师资团队建设,涵盖产科医生、麻醉医生、乳腺科医生、助产士、营养科医生、母婴护士、中医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等多个领域。定期参与相关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及服务能力。最后,不断优化网络平台,可在孕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如文章、视频、音频等,实时更新,以帮助孕产妇和家人深入了解妊娠期知识和技能。根据浏览数据,推送公众号内个人感兴趣的相关孕产期保健知识。授课方式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探索其他多元化的新媒体授课模式。

综上所述,孕妇学校多元化的授课模式提高了孕妇学校的关注度和科普知识的覆盖面。只有以孕产妇的需求和学习兴趣为先导,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发展多元化的授课模式,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其对孕妇学校课程的参与度及满意度的提升,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孕产妇自身的保健意识,最终达到促进自然分娩的目的。

猜你喜欢
孕产孕产妇孕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孕产·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