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协同治理研究
——以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

2024-03-08 12:02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广东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电算化产教校企

文/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单 梁

一、引言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更加需要提供职能支持的岗位,会计岗位就是其中之一。但目前我国会计就业明显存在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学校每年培养大量会计行业的毕业生,企业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会计员工。究其原因是会计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要解决这种供需失衡的状况,就要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度,要从政府、学校、教师等多个维度积极推进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培养进度。虽然产教融合的概念和实践在我国已有一定基础,但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合作表面化、流程化等。本文引入协同治理的概念,通过对不同角色进行调研和分析,利用各个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新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置-学生端

笔者对学生端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调查对象为广东省10所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调查内容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主。其中学生问卷共发放300份,有效问卷数量285份,问卷有效率为95%。

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于目前专业课程的建议见图1:其中41%的学生认为他们最关心的是学校能否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28%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专业教师指导。即将近70%的学生关心的问题都与产教融合内容相关。

图1 学生对于课程的建议

(二)问卷设置-教师端

本文对教师端采用一对一开放式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调查对象为广东省10所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调查内容以开放式问题为主。包括但不限于了解学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和对于之后学校进行产教融合教学的想法。

通过对教师访谈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得出目前教师认为学校进行产教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就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并不深入,导致教学内容无法与企业实际需求进行融合。

(三)问卷设置-企业端

本文对企业端采用半开放式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调查对象为广东省部分小微企业的招聘人员,调查内容包含客观题和主观题。包括但不限于调研目前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需求情况和与学校进行产教融合的现状及目前遇到的问题。

根据对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员工的调研能够发现,目前大部分公司在招聘时都会接受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但企业也提出目前招聘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毕业生进入公司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不能够立刻上岗独立工作,这样会增加他们的成本。

三、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上文对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的调研,可以得出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产教融合发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教材实用度不高,实训课程不足

在对学生和教师的调研中都涉及了会计电算化教材的内容。在调查结果中超过50%的学生认为教材难度中等,但很明显理论课程占比较高,缺乏对实践课程的学习。有70%的教师认为目前教材虽然对会计专业的知识讲解较为全面,但是存在知识陈旧、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其中部分教师提到学校只是把实训课程当成是理论课程的拓展,给予实训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教师专业技能缺乏

在对中职学校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七成以上的会计电算化教师没有真实的企业从业经历,只有两位教师曾有过企业任职的经历但时间都少于3年。这说明虽然该专业的教师能够掌握全面的会计电算化知识,但他们却缺少真实实践的经历,导致他们教学时难免会只专注于课本内容进行讲授,无法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进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比较机械和片面。

在对学生的调研中也发现,是否能提供专业会计电算化导师的指导在学生关心的问题中占比也比较大。这从侧面说明学生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且想向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会计学习。

(三)教学模式比较传统

综合以上对学生和教师的调研能够发现,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还遵循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来说,中职学生之间差异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通过减缓教学进度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这样不仅增加了理论课的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实训课程的培养时长。中职学生的年龄偏小还不能完全进行自主学习,大部分时间是跟着教师的课堂进度进行学习,这导致他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更加无法理解真实的企业环境,导致学习的知识与岗位需求脱节。

(四)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层次较浅显

虽然绝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都有进行校企合作,但就目前学校和企业的反馈来看,双方都认为校企合作形式单一且合作并不深入。教师认为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不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接触不到会计的核心业务,只能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对学生的就业帮助不大。企业认为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并未发挥创新型作用,学校提供的合作方式单一导致企业无法探究更深入的结合方式。

四、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产教融合协同治理实现的策略

根据对企业、教师和学生三方的调研和问题总结,基于协同治理原则对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现优质产教融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校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

对于中职教育而言,教材设置的主要特点应该是实用性和及时性。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目前面临的教材实用度不高、实训课程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对教材内容进行协同治理,即共同编写教材的方式解决。

对于理论课程部分,教师应根据国家最新政策对会计专业理论部分进行更新,增加教材的适用性。同时企业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添加现实中的企业核算案例,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真实性。对于实训部分,教师可以和企业会计共同商讨实训流程,删减不必要和过时的内容,强化重点内容,增加真实会计工作环境下的高频操作教学时长。如企业提供往年真实营收数据设置流动资金报表教学,学生通过真实企业环境业务的实训会对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更加了解。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

中职教师对于实践的要求相比普通教师更为严苛。会计电算化专业目前面临的教师专业技能缺乏的问题,可以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式解决。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即使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想要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师也并不容易,需要校企双方进行协同治理,共同完成这个目标。一方面学校可以和企业进行深度项目合作,将任课教师外派到企业中进行项目实习,从而增加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置专属会计电算化教师岗位,破格为企业资深人才提供入编机会,吸引有能力、有经验的师傅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将MES教学培养模式融入会计电算化课程当中

MES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是教学任务以岗位任务为模块进行设计。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加强协同治理的理念,教师将企业中真实的任务场景结合到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程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二是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除了操作环境的真实,MES教学模式还强调教学方式的“现场感”,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上司的角色,为学生布置任务并设置评价环节。三是MES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MES教学是以满足学生需求的为主要目标。如可以实施“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如图2所示。即为学生设置学长班主任、专业班主任和教师三位角色。学长班主任以自身的经历引导学生确认自己的发展目标,更加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专业班主任和教师分别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把控,让学生能够成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

图2 “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四)校企深度合作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学校教师和企业都认为双方存在合作形式单一等问题。根据协同治理理论,当多方合作出现问题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多个主体通过协同的方式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扩展校企合作的广度。企业和学校合作一是想减少用工成本,二是想通过合作促进企业创新,三是扩大企业影响力。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可以采用多样的合作方式,例如企业牵头发起创新创业大赛,或者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创新基地,双方以项目制进行合作等。第二,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校企合作最好的结果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优质人才并直接输送到企业中,但这个结果的达成是校企双方进行不断的博弈最终达到最优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将会愈发牢固。

五、产教融合协同治理背景下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路径

本文通过对学生、教师、企业的三方调研总结提炼出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协同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学校应与企业共同编制教材,二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三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四是促进校企进行深度合作。结合以上四点建议可以创建产教融合协同治理背景下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路径。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路径

该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路径引入政府这个主体,虽然从表面上看政府并不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当中,但是政府的政策指引在中职教育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基于产教融合和协同治理理论,政府一要重视中职教育,及时根据经济数据更新相关政策法规,二要对中职教育培养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企业深化和学校的合作。

企业和中职学校的合作是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路径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产教融合概念的展示和延伸。从图3可以看出学校和企业作为协同治理的两个重要主体,必须设定共同目标,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才会让整体发挥最大作用,得到最优结果。

会计行业协会在人才培养机制中扮演监督和指导的角色。行业协会专业性较强,可以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给出指导意见,而且作为独立于学校和企业的第三方,行业协会可以更加公平公正地对人才培养作出评价。

猜你喜欢
电算化产教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