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vivo12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2024-03-08 04:47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编码辅导员

陈 瑞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9)

高校辅导员肩负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责任使命,这支队伍愈发侧重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锻造职业素养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培育和提升职业素养既是辅导员自我成长的主观需要,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质量,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是经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评选的,在甘于奉献、潜心育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等方面有出色事迹、工作建树的典型代表和优秀个人。目前对我国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研究以纯思辨研究居多,使用Nvivo12软件进行编码分析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前辈学者笔耕不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大学生在线”“高校辅导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网络平台搜集2013—2022年132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整理文本资料,从细微要素着手,通过Nvivo12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体系,厘清内容构成,清晰体系架构,为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以期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相关概念梳理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有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加速了辅导员队伍建设进程。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将锻造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图景逐渐勾勒得清晰明朗。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规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作出详细规定。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等级、能力特征、职业守则、职业知识、能力标准等方面作出更加细化的规定,清晰了辅导员的工作内涵。近几年,高校辅导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体系、业务能力不断优化。2017年,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进一步定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身份,同时丰富和发展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强调了辅导员的配备选聘要求、专业培训要求以及职业发展通道。围绕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系列纲领性文件为如何深层次、有力度地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提供了全面指导、可靠支撑和方法指南。

“素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思想、知识、理论、艺术等方面一定的水平;也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职业素养包含在素养这一概念的范畴之内,是从业群体的职业信念、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等要素的总和。 辅导员职业素养实质上是职业素养在具体行业领域内的延伸,是辅导员职业信仰、职业技能、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的综合体现。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坚持质性研究的方法原则,使用Nvivo12软件等研究工具构建辅导员职业素养体系。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中获得经验、互动和文档,以研究者本身为研究工具,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方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的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扎根理论是质性研究中被诸多学者所青睐的方法论,由美国学者格拉泽和斯特劳斯在《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一书中详细介绍,主张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挖掘数据,自下而上地归纳出普适性结论。NVivo12软件是一款功能性强,以布尔逻辑为基础,支持质性研究和混合方式研究的工具软件,可以帮助研究者管理、探索、发现数据中的模式。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将从“中国大学生在线”“高校辅导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网站收集的132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保存在Word中,导入Nvivo12软件进行原始资料编码分析,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等步骤过程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体系进行构建。留有1份文本资料用于饱和度检验,未发现产生新的概念范畴,说明所获得的概念范畴基本达到饱和状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结果

对“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的语句进行开放式编码分析,归纳出概念标签,并将这些概念整合形成如表1所示的22个一级编码。在形成一级编码的基础上进行主轴编码,归纳出9个二级编码,如表2所示,分别是事业观念、政治素养、品行操守、品格修养、理论知识、实务知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科研创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展开主轴编码的生成和整合,归纳潜在的核心概念,最终提取4个核心类属,如表3所示,分别是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对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结果进行参考点数量统计,结果见表4。

表1 开放式编码结果

表2 主轴编码结果

表3 选择性编码结果

表4 节点和参考点数量统计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体系分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模型图如图1所示,事业观念和政治素养构成职业信念,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基点;品行操守和品格修养构成职业道德,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核心;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构成职业知识,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支撑;教育管理、指导服务、科研创新构成职业技能,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关键。

图1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模型图

1.以职业信念为基点

职业信念是辅导员对职业角色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基点。辅导员既要有甘于奉献、责任担当的事业观念,又要具备政治方向坚定、政治敏锐、爱国守法等政治素养。辅导员要从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战略高度来确立身份认同,以自身职业理想融入党的教育事业的价值追求来建立情感归属。大学阶段是塑造学生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黄金时期,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者,首先自身应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为土壤,立足“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但自律性差,自信未来但心灵脆弱,乐于探索但恒心不足的特点,通过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化举措,深挖育人场域,拓宽育人途径,实现育人目标。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是能力的检验,更是思想的锤炼。

情之笃笃,德之煌煌,辅导员要用责任、用深情在育人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辅导员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理应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站位和战略高度认识和理解辅导员职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崇高职业理想,献身党的教育事业,坚持育人为本,用耐心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用热心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用细心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用爱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真心、真意、真情服务学生成长,积极履行育人责任担当。如第十三届年度人物南开大学李娜坚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15年,将“培育并不平凡的学生”视为终身事业,矢志不渝扎根师生,秉承“最普通的岗位,最平凡的工作,最执着的追求”理念,把小我融入大我,找准“小切口”深耕时代新人锻造“大文章”。

2.以职业道德为核心

职业道德是行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职业守则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核心,是辅导员的行为规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规定为辅导员的职业守则,为辅导员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指明了方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辅导员通过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生心灵,涵育学生品行。他们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作用最为有力且直接。

一方面,辅导员要重视品行操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真心关爱学生,自觉约束一言一行,从主观心理层面,形成对从事工作的接纳、挚爱等心理品质,保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热忱;从工作意识层面,明确自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职业定位,增强职业幸福感,树牢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恪守为人师表的行为约束。如第六届年度人物东北师范大学王敬国,心中装着对学生的大爱,无怨无悔地放弃了无数个双休日、寒暑假、无数个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另一方面,辅导员要注重品格修养。两千多年前,孔子曾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观点,意思是如果管理者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被管理者也会实行;假若管理者品行不正,即便下达命令,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树人先树己”,辅导员要从意志层面,增强纪律观念和规律意识,发挥表率,严于律己,为人正直,作风正派;从行为层面,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廉洁自律,践行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做学生为人为学的榜样。

3.以职业知识为支撑

职业知识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支撑,既包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又包括资助奖惩政策、网络语言特点与规律、危机事件应对与管控等实务知识。具备宽口径的职业知识是辅导员扎实推进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增强育人成效,也有利于促进辅导员实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学生管理工作精准性与个性化尤为凸显,辅导员要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高超的职业技能和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才能适应和应对突发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在思想认知、价值取向、学业生活、交友择业等方面的问题。相关学科背景和深厚理论功底是辅导员发挥九大工作职责的有力支撑。如第七届年度人物复旦大学钟妮结合法学专业背景,紧扣辅导员工作实际,她的学生搬迁到相对偏远的新校区后,她就分校区学生培养、组织管理和文化建设进行探究,撰文研究高校园区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与学生权利保障的关系,获得第六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比赛一等奖。

辅导员要用乘法修炼内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断拓宽知识的丰富程度和透彻程度,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筑牢坚实基础,只有长期注重知识的向上堆积和总结消化,辅导员才能凭借职业知识的有力支撑,在实际中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游刃有余。

4.以职业技能为关键

职业技能是与某一职业相匹配的技术与能力。抽象地来看,职业技能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表征,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关键,在工作中,可以具化为党团组织建设、班级管理、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技能。不论是解决学生思想方面的疑惑,还是常规事务性工作,或是返校、返乡、就业、征兵等关键节点工作,都格外检校辅导员工作的精细度和准确度。

积蓄和掌握职业技能既是辅导员提升职业素养的强劲引擎,又是提高育人成效的突破口。辅导员必须具备精湛的职业技能,才能沉着应对日新月异的客观环境、不断变化的学生身心特点、不断延伸的教育管理范畴,才能在细碎的工作面前展现淡定与从容,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履行好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时代重任。辅导员既可以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能力大赛等多种渠道,也可以通过学习研讨、工作室建设、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如第七届年度人物陕西科技大学李萌在网络开设《萌哥有话说》辅导员专栏,使得网络这一最大变量成为积蓄辅导员职业技能的最大增量,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化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篇篇博文如滴滴雨露,实现价值传递,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

运用Nvivo12软件,自下而上地构建辅导员职业素养体系,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脉络完整的结构模型,展现了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整体特征。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一项螺旋式上升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将会随着教育领域实践的发展继续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编码辅导员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