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新趋势 把握新态势

2024-03-09 11:23黄楚新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共同富裕智库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在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发展的态势下,我国媒体应不断适应当今的传媒生态发展环境,从而推进我国媒体全方位、高质量、系统性地创新发展。

一、媒体将加快推进深度融合的发展

从2014年中央提出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至今,有关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随着传播生态变革和时代发展变迁而动态调整。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1]当前,各级媒体积极投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实践,已取得卓越成效。其中,中央级媒体始终保持引领性态势,例如《人民日报》以完善“中央厨房”为抓手,坚持移动优先,利用前沿技术,打造全媒体生产传播格局。在中央级媒体的有效示范下,地方媒体不断整合当地日报社、广播电视台等资源,有效提升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未来,各级媒体要在体制机制、内容生产、渠道建设等方面加快创新,融合服务,聚合用户,通过媒体融合引领新闻舆论“四力”的显著提升,并将着力点放在区域间合作,实现差异化、有序化、协同化发展。

坚持“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是媒体推进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强调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将成为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于政务领域,媒体要加强与党政部门的合作,向公开问政、政务信息公开等方面延伸,以科技赋能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打造良好数字政府形象。于服务领域,媒体要丰富产品维度,拓展功能边界,以优质民生服务聚合用户,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媒体将加强精神文明的传播

于媒体而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2],是其发展目标和客观要求。新时代媒体肩负着引导主流价值、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使命,要找准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

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核心任务。近些年,我国媒体通过产品形态创新、内容语态转变、技术应用落地等方式,在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方面形成了显著优势。尤其围绕党的二十大、脱贫攻坚、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党和国家工作的主题,众多媒体守正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立意高、创意足、内容优、形式新的优秀重大主题报道。媒体应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找准重大主题报道与受众之间的连接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传播内容,让党的主流声音第一时间直达群众,从而与人民群众实现共情、共鸣和共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其提出基于传播技术更迭、传播结构变革、传播组织变迁等时代趋势下对媒体融合发展实践的全方位布局。除了在内容层面上实现融合创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也要紧跟移动互联网发展步伐,以扩大优质内容作品的覆盖率为重点,以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端建设为支撑,充分布局“报、网、端、微、视”多终端、一体化的立体传播格局。甚至可以与MCN机构合作增加媒体品牌的用户黏性,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基础上传播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满足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产品。

三、媒体将深度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深度嵌入社会生产生活,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基础要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关系到共同富裕的成效。助力共同富裕,需要媒体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IPv6、5G、超高清、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综合信息技术支撑,以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协同承载为依托,加快各地区智慧广电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實现从传统业务应用向智能化应用转型升级。

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也意味着全体人民享有机会均等的网络资源。构建公平正义、开放包容、自由高效和多元共赢的网络空间,需要从缓解城乡鸿沟和代际鸿沟两个维度着手,进一步推进媒体服务、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与布局,帮助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高端智库是近年来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智库在国家战略、规划、布局、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媒体智库既具备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又拥有智库的思想性和深度性,因此,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共同富裕实现上具有独特优势。例如,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发起的广东乡村振兴智库,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媒介支持。未来,媒体要继续打造一大批思维全面、内容专业、反应灵敏、分析深入的高端智库,顺应形势,考虑全局,动态把握,推动智库建设与共同富裕深度融合,将其积累的内容资源、数据资源和社会影响力资源转化为在政务服务、民意调研、公共决策等领域的优势,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从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四、媒体将提升国际传播的能力

当前我国在国际上面临着国家形象他塑、舆论格局失衡等严峻挑战,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重构国际话语权格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剧增。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媒体要摒弃以往“单打独斗”的传播思维,联合政府、企业、民众等多主体齐发声、齐上阵,以多元主体打造立体国际传播格局,助力中国国家形象的立体化呈现。一方面,主流媒体要发挥示范作用,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党的二十大报道期间首次实现覆盖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其新闻内容被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家海外主流媒体转播报道。另一方面,媒体要积极利用好国外意见领袖,拉近与海外受众的距离,提升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触达率。

由于国际局势的动荡和风险危机的存在,媒体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上仍然任重道远。从叙事视角出发,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需要媒体主动回应时代命题,和国内发展需求、国际环境相结合,围绕全球健康问题、气候问题、安全问题等主动设置国际议题,形成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议程设置为目标,以传播效果为导向,回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现代化叙事体系。从话语转型来看,需要我国媒体通过语态亲民的个体叙事、交流互动的对话模式减少官方的凌厉感,实现与海外受众的情感共振。同时,媒体要继续借助影像、图片等方式促进趣味性传播和情感传播,降低文化折扣。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人才的现代化,落实到国际传播的建设上,国际化、现代性、全媒型的传媒人才是展示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的核心优势。未来,国际传播的“新战场”将成为传媒人才的“主战场”,这要求传媒队伍坚定政治立场,把握国际形势,增强对国际大事的敏锐度,积极发声,以提升对外话语权和舆论引导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EB/OL].(2020-9-26)[2023-1-4].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6/content_5547310.htm.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1-4].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作者简介: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共同富裕智库
共同富裕
中国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微智库
微智库
中国式失败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