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和感染情况的影响

2024-03-09 07:15贺宇曹君君杨朵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阶段性上肢康复训练

贺宇,曹君君,杨朵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外一科,河南 南阳 473000)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因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改变引起的内分泌紊乱现象普遍化,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1]。由于乳房并非人体维持生命的必要器官,乳腺癌患者早中期接受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过,手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受影响较大,需给予术后康复护理。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由于乳腺缺失,易存在负面情绪,依从性较差,常规康复护理不能取得满意效果,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护理方案[2]。阶段性康复护理是根据患者康复进程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康复内容,使康复护理规范化、流程化,阶段性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术后的护理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3]。本研究分析阶段性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依从性和感染情况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至2023 年5 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98 例,均满足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 年版)》[4]中的诊断标准。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9 例。常规护理组年龄34~56 岁,平均(45.56 ±5.67)岁;肿瘤部位: 左侧26 例,右侧23 例。康复护理组年龄35~56 岁,平均(45.67±5.63)岁;肿瘤部位: 左侧25 例,右侧24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 202006-19)。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包括: 术后定期查房,密切观察切口恢复情况,预防感染,叮嘱患者日常注意事项,根据患者康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等。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阶段性康复护理,方法如下: ①心理干预: 开展阶段性康复训练前进行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乳腺癌根治术的必要性、术后康复训练的意义、阶段性康复训练的大概流程;积极鼓励患者倾诉心中烦恼,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利用案例分享、语言鼓励等方式帮助其恢复康复信心。②阶段性康复训练: 康复早期: 术后1 d 即开始简单的握球和松开训练;术后2 d 时让患者进行屈腕、轻轻外展等基本活动,训练时需在旁监督,避免患者动作幅度过大,影响伤口愈合。康复中期: 术后3~4 d 指导患者使用患肢摸同侧耳朵及同侧肩膀;术后5~6 d 指导患者做肘部屈曲抬高及上举动作;术后7~9 d 指导患者进行爬墙训练,训练时记录每日刻度,让患者从刻度变化中感知到自身康复进度;术后10~11 d 进行双手握小凳训练,训练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增加训练强度;术后12~13 d 进行颈部训练,训练时头颈180°旋转,配合双侧手臂摆动动作。康复后期: 术后2 周至出院指导患者使用患侧手绕头摸健侧耳朵,并可逐步进行日常提物、举拿物品动作,物品重量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循序渐进。

1.3 观察指标 ①上肢功能。护理前及护理后采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5]及美国肩肘外科协会量表(ASES)[6]量化评估患者的上肢功能,DASH 评分总分100 分,ASES 评分总分100 分,DASH 评分与患者上肢功能呈负相关,ASES 评分与患者上肢功能呈正相关。②依从性。完全依从: 患者完全配合护理工作,期间无不依从表现;基本依从: 大部分时间配合护理工作,偶尔出现不依从;不依从: 频繁不依从护理或发生护患矛盾。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 100%。③感染情况。统计患者术后化脓性感染、淋巴炎等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上肢功能比较 护理后,康复护理组的DASH 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ASES 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DASH、ASE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DASH、ASES 评分比较(±s,分)

注: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nDASH 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康复护理组 49 60.97±6.31 48.05±5.01# 50.14±5.11 65.87±7.14#常规护理组 49 60.34±6.28 53.82±5.91# 49.96±5.05 60.24±6.79#t 0.4955.2130.1754.000 ASES 评分0.6220.0000.8610.000 P

2.2 两组的依从性比较 康复护理组的依从率为95.92%,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9.5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n(%)]

2.3 两组的感染情况比较 康复护理组的总感染率为4.08%,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6.33%(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比较 [n(%)]

3 讨论

乳腺癌手术时可能破坏手术周围肌肉、神经,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及术后放疗可能引起肌肉纤维化,患者术后易发生肩关节活动障碍[7]。康复训练是预防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的常用手段,但常规护理活动缺乏系统性,不仅不能最大程度发挥康复训练的作用,还可能增加术后伤口二次出血、感染风险。

阶段性康复护理旨在根据患者康复进程不同时间点的康复需要,制定规范、合理的护理方法,从而达到循序渐进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8]。本研究中阶段性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及阶段性康复训练两个方面: 心理护理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易出现负面情绪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心理辅导、知识讲解、案例分享等多种方式,帮助患者减轻乳房切除后的负面情绪,确保其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康复训练;阶段性康复训练围绕患者康复早期、中期、后期,囊括患者术后至出院的康复全程,其中,康复早期以轻度训练为主,随康复训练进度逐步过渡至康复中期,进一步增加训练量,并在康复后期督导患者进行日常活动训练,整个康复训练过程在不影响患者切口愈合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手、肘、肩的早期功能锻炼,改善患者上肢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护理组护理后的DASH 评分、ASES评分、依从率、总感染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表明阶段性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这是因为,女性对乳房的重视度高,乳腺癌根治术后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为后续护理工作奠定基础,而阶段性康复训练贴合患者康复进程,在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过程中,肌肉、关节功能得到充分锻炼,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因此阶段性康复护理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常规护理组。

综上所述,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上肢功能,提高依从性,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猜你喜欢
阶段性上肢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