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行PICC 置管术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2024-03-09 07:15曹润华岳培茹王小盼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管术负面消化道

曹润华,岳培茹,王小盼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二科,河南 商丘 476000)

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直肠癌等,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治疗过程中反复静脉穿刺易增加患者痛苦,且可能发生化疗药物外渗风险,因此此类患者治疗中多利用PICC 导管给药[1]。但PICC 置管后需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遵照医嘱维护导管,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2]。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受病情影响,普遍存在负面情绪,遵医行为较差,需进行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围绕患者认知、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全方位满足患者护理需求[3]。本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PICC 置管术后负面情绪、遵医行为、并发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1 年3 月至2022 年12 月在我院进行PICC 置管术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260 例。纳入标准: ①经内镜穿刺组织活检确诊;②具备PICC 条件;③已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有PICC 置管术禁忌;②合并严重心衰、呼吸衰竭等疾病;③认知功能障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各130 例。综合护理组男女之比为69 ∶61;年龄40~76 岁,平均(59.06±6.33)岁;肿瘤类型: 胃癌71例,结肠癌37 例,直肠癌22 例。常规护理组男女之比为71 ∶59;年龄40~75 岁,平均(58.67±6.37)岁;肿瘤类型: 胃癌72 例,结肠癌38 例,直肠癌2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 202103-25)。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 PICC 置管术后均指导患者PICC导管日常维护注意事项,监督日常用药,进行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组: 常规护理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①认知干预: 利用健康宣传手册、多媒体PPT、影音资料、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媒介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及PICC置管术的认知,与患者积极交流,了解其知识掌握情况,纠正错误观念。②心理护理: 与患者积极交流,利用家庭式聊天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烦恼、不满,予以一对一心理疏导,分享院内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良好的病例,增强其治疗信心,让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日常照护工作中,利用家庭支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③行为干预: 置管1 d 后可进行简单肢体活动,如握拳、手臂转动活动,但置管一侧手臂不得提≥3 kg 的重物,不得举高、甩臂,洗澡时注意防护,避免弄湿敷料及穿刺部位,日常穿衣避免袖口过紧,休息时需采用健侧卧位或平卧位,避免受压。④并发症预防: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表现,指导患者日常生活需避免弄湿敷料,一旦出现污染及时予以处理,预防感染发生;每次经PICC 导管给药前及给药后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避免残留血液凝固发生堵塞,指导患者日常休息、活动时避免管道折叠,预防导管堵塞。

1.3 观察指标 ①负面情绪。护理前、护理后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化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HAMA、HAMD 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②遵医行为。利用问卷评估患者的遵医行为,调查内容包括患肢是否进行功能锻炼、置管肢体是否无负重、洗澡时是否良好防护,是为遵医,否为不遵医。③并发症。记录患者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负面情绪比较 护理后,综合护理组的HAMA、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HAMA、HAMD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HAMA、HAMD 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的遵医行为比较 综合护理组的患肢功能锻炼、置管肢体无负重、洗澡时良好防护比例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比较 [n(%)]

2.3 两组的并发症比较 综合护理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0.7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n(%)]

3 讨论

PICC 置管属于深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优点,在各类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广泛应用[4-5]。PICC 置管术可避免重复穿刺导致的痛苦,预防重复穿刺引起血管损伤,并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不过,PICC 置管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易受限制,加上认知不足、负面情绪等影响,容易发生导管移位、感染等并发症。

常规护理干预力度较弱且不全面,临床中不能满足此类患者的护理需求。综合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心理状态、治疗方式特殊性等多个方面实施护理,旨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干预效果[6-7]。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及PICC 置管术的认识,纠正错误观念,可提高患者对自身PICC 导管维护的重视程度;行为干预方面,针对负重、弄湿敷料、衣袖过紧等不利因素进行干预,确保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8];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较重,对此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通过一对一心理疏导、案例分享、家庭支持等方式缓解其负面情绪,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提高其依从性;并发症方面,针对常见的感染及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强化预防措施,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避免PICC 置管术后并发症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护理后的HAMA、HAMD 评分以及各项遵医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表明综合护理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PICC 置管术后可取得良好效果。这是因为,综合护理针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认知不高、焦虑和抑郁情绪较重、依从性较差等情况,从认知、心理、行为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干预效果,因此综合护理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可缓解PICC 置管术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遵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管术负面消化道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