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 知识- 信念- 行为的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24-03-09 07:15马凤梅刘春霞范洁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信念医护人员依从性

马凤梅,刘春霞,范洁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认知与运动障碍科,河南 商丘 476100)

脑卒中是脑血管系统常见疾病,是因脑部供血动脉血流减少或断供,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等。脑卒中后由于神经元的损伤,由其支配的肢体功能可出现障碍,如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1]。脑卒中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关系密切,因此脑卒中发病后除重视对患者的积极治疗外,帮助患者转变日常行为习惯同样有助于促进病情转归[2]。脑卒中患者的行为习惯转变与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关系密切,因此采用合理的方式提高患者对脑卒中的了解,可促进患者主动改变自身的行为,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是用于改变健康行为的理论模式,其通过信息收集、健康教育、坚定信念及行为转变4 个阶段,帮助患者从根本上意识到行为改变的重要性,进而主动地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3]。目前IKAP 模式已被用于老年慢性病的护理中[4]。基于此,本研究将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的护理模式用于脑卒中患者,观察其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8 月至2023 年7 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0 例。观察组年龄56~83(68.21±5.10)岁,男35 例、女15 例,体质量指数(23.64±2.40)kg/m2,受教育年限(12.34±2.56)年。对照组年龄55~80(66.77±5.34)岁,男33 例、女17 例,体质量指数(23.51±2.32)kg/m2,受教育年限(12.61±2.44)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饮食、用药、运动指导,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采用基于IKAP的护理: ①信息干预。收集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疾病资料,建立个人档案,并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需求,包括疾病知识、缓解不良情绪方法、康复锻炼方法、急救知识等。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嘱咐患者仔细阅读,存在疑问可及时询问。护士根据患者的知识需求,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并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患者复习及巩固知识。住院期间可在病房开展,出院后可利用微信视频功能开展,并向患者推送脑卒中相关的健康知识,每次信息推送前对之前的内容进行提问,保证患者掌握疾病知识。②动机干预。a.无意图期,护士引导患者倾诉自己对疾病康复的想法及担忧,确定其心理需求。b.意图期,向患者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预后恢复的重要性,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c.准备期,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邀请患者共同制订康复计划及目标;引导患者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对患者目前的健康行为进行评估,对于保持较好者给予鼓励,强化其维持健康行为的积极性。d.维持期,保持与患者及家属的联系,获取家属的支持,鼓励家属参与患者康复护理,并多陪伴、监督患者,为患者的康复营造有利环境。③行为技巧干预。a.教会患者及家属居家监测血压及心率的方法。b.监督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c.可制作用药时刻卡,标记药物的名称、用量、应用频率等,嘱咐家属做好监督。d.指导患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心情不佳时,可通过聆听舒缓音乐缓解紧张情绪。e.每月组织1 次健康讲座,邀请患者参加,通过健康讲座增强患者对疾病及康复知识的学习,同时患者可分享自身经验,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f.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制定康复计划,嘱咐患者每天遵照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家属负责监督及记录。出院后可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指导,嘱咐患者坚持遵医用药及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依从性: 完全遵循医护人员建议,积极配合完成治疗及护理为完全依从;患者基本按照医护人员建议,较好地配合治疗、护理为部分依从;出现3 次及以上不遵循医护人员建议情况为不依从。从肌张力、运动功能、躯体平衡、ADL/IADL、记忆思维、交流、情绪、参与8 个方面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0~100 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 [n(%)]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n(%)]

2.2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肌张力、运动功能、躯体平衡、ADL/IADL、记忆思维、交流、情绪、参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维度时间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P肌张力干预前41.12±5.3042.56±5.971.2760.205干预后74.61±7.28* 63.08±4.15*9.729<0.001运动功能干预前56.21±8.5555.70±8.730.2950.769干预后78.94±5.40* 72.61±5.79*5.653<0.001躯体平衡干预前43.91±4.4944.97±4.801.1400.257干预后78.16±6.84* 67.05±6.20*8.510<0.001 ADL/IADL干预前38.15±6.2238.46±7.220.2300.819干预后65.74±6.30* 57.67±6.35*6.379<0.001记忆思维干预前34.12±8.5633.61±9.050.2890.773干预后68.46±5.81* 57.90±6.02*8.925<0.001交流干预前46.69±6.1245.86±7.030.6300.530干预后77.51±7.54* 65.14±6.25*8.931<0.001情绪干预前40.03±4.2640.61±4.710.6460.520干预后69.12±7.11* 55.31±4.16* 11.854<0.001参与干预前37.84±7.1238.50±6.580.4810.631干预后74.10±6.45* 59.67±5.42* 12.111<0.001

3 讨论

脑卒中作为脑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随着老龄化人口增多,脑卒中的发病率趋于升高,对人们健康的危害逐渐加重。故对于脑卒中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外,为患者提供系统、全面的干预至关重要[5]。基于IKAP 的护理为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为其制定综合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专业护理方案。基于IKAP 的护理针对性强,可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通道,加强患者对脑卒中知识的了解。

朱艳霞等[6]的研究将基于IKAP 模式的延续性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其病情转归至关重要,依从性良好的患者,病情控制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IKAP 护理患者依从率较高,提示IKAP 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分析原因为,IKAP 护理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等方面强化对患者的干预,信息干预阶段分析患者对疾病信息的需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知识、心理疏导方式、康复护理等,为患者的行为改变奠定基础,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动机性访谈阶段与患者深入沟通,倾听患者的诉求,向患者传达健康行为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使患者明确保持健康行为对自身的益处,自觉地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接受治疗;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更多来自家庭的支持,增强患者的健康信念,积极地转变自身行为。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IKAP 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基于IKAP 的护理向患者解释行为转变,并向其讲解健康行为的形成及维持方法,引导脑卒中患者自主改变自身不良行为并维持,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及康复知识,使其充分理解健康行为对疾病转归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此外,邀请患者参与自己康复计划及目标的制定,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以可实现的阶段性小目标增强信心,坚定患者的康复信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进而全面地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基于IKAP 的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信念医护人员依从性
为了信念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