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远期肺功能与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

2024-03-09 06:32卢田甜麦文慧王丹虹刘敏陈秀灵贾雁平
广东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胎龄早产儿维生素

卢田甜, 麦文慧, 王丹虹, 刘敏, 陈秀灵, 贾雁平△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 1新生儿科, 2检验科(海南海口 570203); 3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海南海口 570208)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是多发于新生儿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早产儿的发病率较高[1-2]。BPD患儿发病具体表现为肺纤维化、气道病变及肺间质水肿等症状,研究发现BPD可能会对患儿肺功能造成终身性的伤害,同时对患儿的心血管功能、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3-5]。目前关于BP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学界普遍认为BPD发病与新生儿极低体重、产前感染、低胎龄、机械通气等因素有关[6-7]。临床研究BPD发病的危险因素对BPD的早期预防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价值,对BPD患儿治疗及后期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维生素D是人体内的一种固醇类激素,对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存在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够通过参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影响胎儿的肺部发育,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会阻碍肺组织发育及肺功能成熟[8-9]。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本院的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与BPD及远期肺功能的关系,以期为BPD患儿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的120例早产儿,其中男68例,女52例,胎龄27~32周,平均(28.94±1.63)周。

纳入标准:(1)出生胎龄<32周;(2)在本院出生后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至少为28 d;(3)BPD诊断结果符合相关诊断标准[10];(4)新生儿家属详细知晓本次实验全部内容,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先天性畸形、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新生儿;(2)病情严重,难以存活的新生儿;(3)中途转院或放弃治疗的新生儿;(4)临床资料不全的新生儿。

根据早产儿是否患有BPD分为BPD组与非BPD组,其中BPD组早产儿49例,非BPD组71例。BPD组平均胎龄(29.76±1.31)周,平均出生体重(1 502.34±69.51)g;非BPD组平均胎龄(30.28±1.25)周,平均出生体重(1 541.26±70.47)g。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96、2.990,P<0.05)。根据矫正胎龄36周或患儿出院时的吸氧浓度对BPD组患儿进行分级[10],轻度BPD患儿无需吸氧,中度BPD患儿吸氧浓度<30%,重度BPD患儿吸氧浓度>30%或需要机械通气,其中轻度BPD组19例,中度BPD组17例,重度BPD组13例。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海口市人民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号2020-(伦审)-026]。

1.2 方法

1.2.1 血清维生素D水平检测[11]采集早产儿出生后的外周静脉血2 mL置于抗凝管中,以3 000 r/min的条件离心10 min,分离得到血清,将血清保存于-80℃的环境下待检。采用QMT8000型免疫定量分析仪(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早产儿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

1.2.2 肺功能检测 对所有早产儿于2岁时进行随访,采用MasterScreen BabyBody婴幼儿肺功能仪(德国Jaeger公司)检测其肺功能水平,检测指标包括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及呼吸峰流速(PEF)。

2 结果

2.1 BPD组与非BPD组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 与非BPD组早产儿比较,BPD组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

2.2 不同BPD等级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 不同BPD等级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PD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逐步降低。见表2。

表2 不同BPD等级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

2.3 BPD组与非BPD组早产儿2岁时肺功能比较 与非BPD组早产儿比较,BPD组早产儿2岁时肺功能指标TPTEF/TE、VTPTEF/VE、PEF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2岁时肺功能比较

2.4 不同BPD等级患儿2岁时肺功能比较 不同BPD等级患儿2岁时肺功能指标TPTEF/TE、VPTEF/VE、P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PD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儿肺功能指标TPTEF/TE、VPTEF/VE、PEF逐步降低。见表4。

表4 不同BPD等级患儿2岁时肺功能比较

2.5 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BPD的相关性分析 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BPD呈明显负相关(r=-0.659,P<0.05)。见图1。

图1 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BPD的相关性分析

2.6 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2岁时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2岁时肺功能指标TPTEF/TE、VPTEF/VE、PEF均呈明显正相关(r=0.254、0.232、0.265,P<0.05)。见图2。

图2 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2岁时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BPD是早产儿极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为肺发育不良及肺组织异常纤维化,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及呼吸道感染,严重损害了患病儿童的身心健康[12]。BPD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并未对其展开具体说明,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因素、感染、机械通气、炎症反应等引起的肺组织损伤有关[13-14]。一方面BPD临床发病率高且无有效治疗方法,另一方面BPD会对患儿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等方面造成不可逆损伤,导致BPD患儿的预后效果普遍较差。因此,研究BPD发病影响因素或早期诊断标志物,对BPD早期病情预测及后期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验室指标检查是临床诊断疾病及评估疾病发展进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检测仪器及技术的不断升级,血清指标等实验室指标检查在新生儿疾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15]。除上文中提到了BPD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早产儿BPD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与早产儿BPD及远期肺功能的相关性。机体内维生素D能够促进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分化,抑制肺纤维蛋白原细胞凋亡,刺激肺表面活性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肺功能生长成熟,当维生素D缺乏时会阻碍肺组织正常发育[16];另一方面,维生素D水平降低会增加肺部炎症反应的发生率,儿炎症反应是造成肺损伤、BPD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17-18]。余仁强等[19]研究发现BPD患儿维生素水平明显低于非BPD早产儿,并表示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导致肺泡上皮-间质细胞被破坏,进而促进BPD发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BPD组早产儿比较,BPD组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不同BPD等级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D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逐步降低。Spearman分析显示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BPD呈明显负相关(r=-0.659,P<0.05),即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早产儿BPD越严重。推测由于早产儿缺乏维生素D,一方面影响肺功能成熟,另一方面促进肺部炎症反应,造成肺组织损伤,二者共同促进BPD的发生、发展,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本研究进一步讨论了维生素D水平与早产儿远期肺功能的关系,与非BPD组早产儿比较,BPD组早产儿2岁时肺功能指标TPTEF/TE、VPTEF/TE、PEF均明显降低(P<0.05),不同BPD等级患儿2岁时肺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D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儿肺功能逐步降低,Pearson分析显示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2岁时肺功能指标TPTEF/TE、VPTEF/VE、PEF均呈明显正相关(r=0.254、0.232、0.265,P<0.05),即随着维生素D水平降低,早产儿远期肺功能越差,推测可能与BPD病情发展有关。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缺乏能够用于评估BPD发展进程并预测患儿的远期预后水平,其影响机制可能通过影响肺功能成熟及促进肺部炎症反应有关,但其具体影响机制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综上所述,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与BPD及远期肺功能均密切相关,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缺乏能够用于评估BPD发展进程并预测患儿的远期预后水平。

利益相关声明:所有作者声明,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不存在利益冲突,课题经费支持没有影响论文观点和对研究数据客观结果的统计分析及其报道。

作者贡献说明:卢田甜负责数据分析整理以及论文撰写、修改;麦文慧负责指导及论文审阅;王丹虹负责数据收集及协助论文审阅;刘敏负责分析、解释数据;陈秀灵、贾雁平负责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胎龄早产儿维生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