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六十载 创新筑梦向未来

2024-03-11 06:20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志锐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色有色有色金属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志锐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简称洛阳有色院)作为我国以有色金属加工行业规划、工程设计为主业的综合性设计科研机构,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为使命,在铝、铜、镁、锌等国内有色金属加工领域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集成优势,为国家、为行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洛阳有色院建院60周年之际,谨向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色科技)、洛阳有色院全体职工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中色科技传承弘扬洛阳有色院的精神血脉,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研发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在新征程上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行业技术不断进步作出新贡献!

——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控制专家 桂卫华

1964 年,伴随国家重点“三线建设”拉开帷幕,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简称洛阳有色院)成立,作为新中国唯一一家承担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的专门机构,六十载光辉岁月,见证了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程。

2002 年,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色科技)成立,传承着洛阳有色院的精神血脉,承接着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开启了创新发展、志于领先的新征程。

60 年砥砺奋进,60 年风雨兼程,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无数值得铭记的历史。参与国家重点“三线工程”规划设计任务,完成国家火炬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等重大科研开发项目20 余项,从设计完成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热连轧、冷连轧生产线的我国特大型铝加工企业——西南铝业、国内领先的综合性铜加工企业——中铝洛铜,到设计完成国内最大的钛及钛合金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企业——宝钛集团、世界领先的钼钨生产企业——金堆城钼业,一大批载入史册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蓬勃而起,为共和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公司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近10 项,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咨询奖30 余项,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咨询奖300 多项。

从第一台国产1400mm 四辊铝带冷轧机问世,到成功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首台套”2800mm 六辊宽幅铝带冷轧机组,打破了外国公司长期在宽幅铝板带轧制技术和装备的垄断地位,机组入选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十大进展”。研制的1000mm二辊可逆铜带热轧机组,代表我国现代化热轧生产技术的先进水平,国内市场份额90%以上,相关技术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制的铝带切边机组机列速度从200m/min 大幅提升到1200m/min,填补了我国在铝带高速切边机技术和装备领域的空白;中色科技、洛阳有色院在不断创新中一路走来,从铝铜板带压延单台设备研制到掌握全系装备核心技术,一项项重大成果竞相涌现,一台台国之重器顺利投产,对促进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高端民用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相关科技成果累计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0 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上百项,累计取得有效授权专利近千项。

从传统产业到数智融合,中色科技换道领跑,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中铝瑞闽成功打造国内首个铝板带加工“黑灯工厂”,基于物联网+AI 的安全管控创新应用项目获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名单,并获评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每一份成绩,每一点突破,每一项荣誉的背后无不彰显着中色科技、洛阳有色院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如今,中色科技、洛阳有色院已形成涵盖有色金属加工设计咨询、智能装备研制、数字化工厂、工业炉窑(以双室炉为代表)、环保设备(以全油回收和烟气净化系统为代表)、消防设备(以智能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为代表)、民用建筑(以智慧医院、智慧学校为代表)的工业和民用全产业链的专业支撑,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集成优势,作为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的主要编制单位,主持编制了国家标准《铝加工厂工艺设计规范》《铜加工厂工艺设计规范》等近百项国家、行业、团体和地方标准,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在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铝、铜、镁、钛、锌、钼、钨等国内有金属加工工程设计市场占有率90%以上,承担了近年来60%以上新建或改扩建的铜/铝板带生产企业轧制或配套设备的研制任务;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设计咨询的国内再生铝项目产能已达千万吨以上;跟随“一带一路”,聚焦“科技+国际”,自主研发的技术装备成功出口到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品牌国际化影响力逐年攀升。

新的时代,中色科技正阔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总结60 年科技创新发展脉络,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科技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为重要支撑,以研究领域、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重点的“1+4+3”科技创新体系。

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在先进材料、先进工艺、高端装备、“首台套”、智能工厂、智慧建筑、绿色环保、节能降碳、工业互联网、“5G+”等新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中色科技、洛阳有色院坚持科技人才自主培养和柔性引进,大力倡导“走出去”交流,“引进来”合作,搭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交流新平台。聚焦有色金属加工工艺、高端装备国产化、智能制造等方向,形成了以各专业技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有色金属加工先进工艺和高端装备研发团队”十余个,全面覆盖工艺设计、装备研发、装备制造、自动控制、信息智能、环保消防等专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中色科技、洛阳有色院持续集聚创新要素,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逐步形成了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材料和控制”基础研究+中色科技“加工工艺和装备”研发+生产企业“产品”研发的集成创新生态链,以“技术+服务”和“技术+装备”实现了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

使命如磐,初心如炬。面向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中铝集团、经营单元科技创新战略部署,扛牢有色金属加工“排头兵、主力军、引领者”使命,聚焦“四个特强”,围绕“战新产业”,强化重大前沿技术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技术公司,在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永续辉煌。

猜你喜欢
中色有色有色金属
北京中色测绘院有限公司
北京中色测绘院有限公司
向日葵花盘中色烯类成分研究及其不同部位中含量测定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Cross-Lingual Non-Ferrous Metals Related News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NN with A Limited Bi-Lingual Dictionary
凉爽有色
201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090万吨
三十载风华正茂 永不朽有色情怀
《有色金属设计》2014年总目次